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fèi)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三月晦日送春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古詩大全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三月正當(dāng)三十日,風(fēng)光別我苦吟身。 共君今夜不須睡,未到曉鐘猶是春。 賞析   賈島是唐代的著名的苦吟人,長于五言律詩,集中五言律詩也最多。他的律詩,字斟句酌,排比工整,常有佳句,耐人尋味。如“秋風(fēng)吹渭水,落葉滿長安”、“長江人釣月,曠野火燒風(fēng)”、“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等,或氣象雄渾,或情景幽獨(dú),頗為人們所稱誦。這是他在詩歌上的成就。不過除了一些佳句以外,他寫得好的律詩并不多,這是由于他過于醉心詞句的琢磨,往往忽視了全詩的整體的藝術(shù)境界的創(chuàng)造。因而他的五言律詩,雖然對仗工整,卻有雕琢的痕跡,不夠自然,缺乏動人的情懷,使人讀后,留不下完整的印象。倒是他的一些絕句,無意求工,寫得自然、樸素,別有情致。這里所選的《三月晦日送春》便是其中一首較優(yōu)秀的作品。   這是一首抒寫送春的七言絕句。首句“三月正當(dāng)三十日”,點(diǎn)明三月晦日,說明春日已盡。次句“風(fēng)光別我苦吟身”,意思是說:春光雖然別我而逝,但我這個苦吟詩的人,怎忍別春!帮L(fēng)光”,即春光。不說送春,而說“風(fēng)光別我”,是虛寫“送”字。這句用的是擬人手法,顯得很自然而有情味。末二句一轉(zhuǎn),說雖然已到春盡之期,無計可以留春,但只要晨鐘未動,明朝之夏未來,仍然還是春天。因此,當(dāng)這最后一夜之時,愿與友人不睡,共同苦吟飲酒,以表送別之情,這樣也還是能夠很好地享受這最后一夜的春光!蔼q是春”三字,可如宋蘇軾所說的“春宵一刻值千金”了?磥磉@首詩頗有古詩的“何不秉燭游”的意思。但細(xì)加體味,二者旨趣并不相同。古詩的作者秉燭夜游,是由于感嘆人生短暫,韶華易逝,應(yīng)及時行樂,這首詩的作者良夜不眠,則是為了流連春光,愛惜韶華,并無傷感之情,作者只意在珍惜時光,刻苦吟詩。這就從惜別春光中,引出了“鍥而不舍”的精神。   全詩語言樸素、自然,感時抒懷,高昂樂觀。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gushi/524146.html

相關(guān)閱讀:田園作
石壕吏
終身誤
題詩后
黃鶯兒?南園佳致偏宜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