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滿江紅·敲碎離愁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古詩大全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敲碎離愁,紗窗外、風搖翠竹。人去后、吹簫聲斷,倚樓人獨。滿眼不堪三月暮,舉頭已覺千山綠。但試將一紙寄來書,從頭讀。   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時足?滴羅襟點點,淚珠盈掬。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楊只礙離人目。最苦是、立盡月黃昏,闌干曲。 賞析   辛棄疾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撫時感事的愛國主義詞章,以詞風豪邁雄大著稱于世,但“稼軒詞,中調、小令亦間作嫵媚語”。(鄒祗謨:《遠志齋詞衷》)在這些“作嫵媚語”的作品中,也不乏優(yōu)秀篇章,這篇《滿江紅》就屬這類作品。   這是一首寫離人痛苦的詞。   起始三句,是“紗窗外,風搖翠竹,敲碎離愁”的倒裝,把“敲碎離愁”寫在首句,不僅是韻腳的需要,也起到開篇點明題旨,扣住讀者心弦的作用!扒谩弊质谷梭w會到,主人公的心靈受到撞擊,“碎”是“敲”的結果。也就是說,主人公本來就因為與情人離別而憂愁的心緒,被風搖動翠竹的聲音攪得更加煩亂了!叭巳ズ螅岛嵚晹,倚樓人獨!睂懗霏h(huán)境的靜寂,也描繪出主人公在情人走后形只影單,獨守空房,百無聊賴的情景!皾M眼不堪三月暮,舉頭已覺千山綠!蹦捍喝拢咽锹浠〞r節(jié),“不堪”似是傷春,實際上仍是思人,言思念之極,無法忍受;“已覺千山綠”,是說在憂愁苦悶中登山高樓,不知不覺中發(fā)現漫山遍野已經“綠”了。這兩句承上啟下,烘托氣氛。閨中人因思念外出人而無精打彩的情景歷歷在目!暗噷ⅰ⒁患埣膩頃,從頭讀。”思念情人,不能見面,于是反復把他的來信閱讀,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是經常有的,詞人把這種生活現象直接用白話寫入詞中,讀來分外親切。蘇軾有一首《沁園春》,其中有這樣幾句話:“料到伊行,時時開看,一看一回和淚收!边@是說寫信人估計收信人會“時時開看”;辛詞則直接寫收信人把不知讀了多少遍的信“從頭讀”。兩位詞人描寫的角度不同,但意境相,或者是兩位巨匠的思路共通,不謀而合;或者是稼軒受東坡的影響。   下片繼續(xù)寫相思之苦。“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時足?滴羅襟點點,淚珠盈掬。”閱讀遠方來信,表達相思之情的字“盈幅”,也就是現在口語說,“寫滿了紙”,但人卻不能見面,那分離的痛苦仍舊不得解脫,終至是滿把淚水,濕透羅襟。用“足”字說明離恨綿綿無期,用“掬”夸張地形容淚水之多,皆是傳神之筆。以上幾句極力渲染情人不能見面的痛苦。   “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楊只礙離人目。”“芳草”句很容易使人想起蘇軾的名句“天涯何處無芳草”(《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此處反其意而用之,是說異地他鄉(xiāng)的“芳草”,并不能使“行客”迷途忘返,言外之意說他終究是要歸來的;后句說楊柳的枝條阻礙了視線(因此閨中人極目遠望也無法看到自己的情人);這就形象地寫出她盼望行人歸來,望眼欲穿的情景!白羁嗍恰⒘⒈M黃昏月,欄桿曲!苯Y尾二句夸張地說因為天天等到月下黃昏,倚著欄桿翹首以望,以致把欄桿也壓彎了,這當然讓人“最苦”的。結尾與上片“倚樓人獨”相呼應,照應題目,寫盡離愁。   這篇抒寫離情別緒而陷于苦悶的詞作,無疑是南宋社會動蕩中現實生活的反映。祖國南北分裂,無數家庭離散,備受親人傷離的痛苦。辛棄疾本人也遠離故鄉(xiāng),對這種現象也深刻了解,頗有體驗,因此在他筆下才出現了這樣抒寫兒女之情,表達離人痛苦的詞章。無須穿鑿附會、望文生義地去尋找什么政治寄托,只就真實生動地反映社會生活來說,也應充分認識到它的文學價值。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gushi/559236.html

相關閱讀: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思佳客?閏中秋》
漫感
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樂游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