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江亭散席循柳路吟(歸官舍)》的作者是李商隱,被選入《全唐詩》的第539卷第18首。這首詩寫的是江亭飲酒席散之后,循柳路歸官舍途中回憶席間吟詩的情景,抒發(fā)自己的詩曲高和寡的感慨。
古詩名句“已遭江映柳,更被雪藏梅。”就是出自《江亭散席循柳路吟(歸官舍)》這首詩。
【原文】
江亭散席循柳路吟(歸官舍)
作者:唐·李商隱
春詠敢輕裁,銜辭入半杯。
已遭江映柳,更被雪藏梅。
寡和真徒爾,殷憂動即來。
從詩得何報,惟感二毛催。
【注釋】
①詩在梓州幕作。
②春詠:指本篇作詩時在春天,故云。
③銜辭:含辭,猶吟哦。
④宋玉《對楚王間》:“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⑤殷憂:深憂。
⑥二毛:頭發(fā)花白。語出潘岳《秋興賦》。感:全詩校:“一作看。”
【賞析】
此詩作于何時何地,注家尚無定論,但由末句“唯感二毛催”,可知當作于三十歲以后的壯年或老年。潘岳《秋興賦》云:“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見二毛。”“二毛”者,斑白的頭發(fā)也。語出《左傳·僖公二十二年》:“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晉杜預(yù)注:“二毛,頭白有二色。”
這首詩寫的是江亭飲酒席散之后,循柳路歸官舍途中回憶席間吟詩的情景,抒發(fā)自己的詩曲高和寡的感慨。首二句是說席上飲酒賦詩,詩題是“春詠”,李商隱不敢輕易吟詠,吟了半句就止住了。“敢輕裁”是反語。裁,裁答,酬唱意。是不敢輕易唱和的意思。為什么呢?緊接著三四句作了回答:詩人吟“江映柳”,遭到嘲諷;吟“雪藏梅”,更被人斥弄。李商隱《柳》詩有云:“柳映江潭底有情。”“江映柳”是寫情的;“雪藏梅”,是梅花被壓在雪下,不能見天日,難艷于世,這是寫詩人懷才不遇壓抑痛苦的人生遭際的。既然“江映柳”,“雪藏梅”都不能吟,便只好“銜辭入半杯”了。當然,“江映柳”“雪藏梅”也可解釋為詩人循柳路歸家途中之所見。但即便如此,也仍然是詩人對自己“春詠敢輕載,銜辭入半杯”暗喻性的解釋,是對自己詩歌創(chuàng)作特點的真切的概括。
五句寫詩人對平生作詩和之者寡的感慨。曲高和寡,寫了好詩也是徒然。六句寫詩人憂國憂民,自己仕途坎坷,前程渺茫,殷殷之憂,時時襲來,融景生情,見則感,感則動,發(fā)自內(nèi)心的憂憤要抒發(fā),于是禁不住又寫。
末二句,寫詩人追求的執(zhí)著?v然曲高和寡,詩不被人理解,自己從詩中也得不到什么,但是,仍然要寫,以致于年紀不是很大就生出斑白的頭發(fā),催迫自己未老先衰了。
【作者介紹】
李商隱(約812年或813年~約858年),漢族,字義山,號玉溪生,又號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詩人。他祖籍懷州河內(nèi)(今河南沁陽市),祖輩遷至滎陽(今河南鄭州)。擅長駢文寫作,詩作文學價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gòu)思新奇,風格濃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寫得纏綿悱惻,為人傳誦。但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xiāng)沁陽(今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更多古詩欣賞文章敬請關(guān)注“小學生學習網(wǎng)”的王維的詩全集欄目。(http://)
據(jù)《新唐書》有《樊南甲集》二十卷,《樊南乙集》二十卷,《玉溪生詩》三卷,《賦》一卷,《文》一卷,部分作品已佚。
【繁體對照】
江亭散席循柳路吟(?官舍)
作者:唐·李商?
春?敢?裁,??入半杯。
已遭江映柳,更被雪藏梅。
寡和真徒?,殷??即?。
??得何?,惟感二毛催。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gushi/694226.html
相關(guān)閱讀:山坡羊?潼關(guān)懷古
《霜月》【賞析】注解+譯文
《沁園春·雪》【賞析】描寫雪景的前兩句寫景后兩句抒情七律古詩
朝天子·詠喇叭
折荷有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