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和虞部盧四酬翰林錢七赤藤杖歌(元和四年作)》的作者是韓愈,被選入《全唐詩》的第339卷。
【原文】
和虞部盧四酬翰林錢七赤藤杖歌(元和四年作)
作者:唐·韓愈
赤藤為杖世未窺,臺郎始攜自滇池。
滇王掃宮避使者,跪進再拜語?咿。
繩橋拄過免傾墮,性命造次蒙扶持。
途經(jīng)百國皆莫識,君臣聚觀逐旌麾。
共傳滇神出水獻,赤龍拔須血淋漓。
又云羲和操火鞭,暝到西極睡所遺。
幾重包裹自題署,不以珍怪夸荒夷。
歸來捧贈同舍子,浮光照手欲把疑。
空堂晝眠倚牖戶,飛電著壁搜蛟螭。
南宮清深禁闈密,唱和有類吹塤篪。
妍辭麗句不可繼,見寄聊且慰分司。
【注釋】
1、虞部:《新唐書·百官志一》:工部置虞部郎中、員外郎各一人,掌京都街巷種植,山澤苑囿等事。盧四:名汀,字云夫,貞元元年進士,曾任虞部、司門、庫部郎曹,遷中書舍人,繪事中。見魏懷忠《新刊五百家注音辨昌黎先生文集》引《集注》。錢七:名徽,字蔚章,錢起之子。貞元初進士,元和初人朝,三遷祠部員外郎,召充翰林學(xué)士,卒官吏部尚書。見《舊唐書》本傳。
2、臺郎:尚書郎。滇池:在今云南。這里指稱今云南地區(qū),唐時稱南詔。
3、滇王:指南詔王。戰(zhàn)國時楚使莊躋以兵定今云南地,據(jù)地稱王,號滇王。避:避讓。指對使者自我謙卑不敢以王妄自尊大。
4、?咿:象聲詞,形容當(dāng)?shù)厝苏f話的聲音。
5、繩橋:架竹索為橋。
6、造次:危急。
7、百國:指南詔境內(nèi)諸部種。
8、逐:跟隨在后。族麾:族節(jié)與旗幡。指使者。
9、荒夷:荒遠地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
10、同舍子:同僚。舍,官署。
11、把:握持。
12、倚?戶:謂以杖倚戶。蛟螭:喻杖。
13、南宮:指尚書省。禁鬧:宮中。闈,宮中小門。
14、有類:類似,
好像。吹塤?:比喻和諧!对·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塤,仲氏吹?。”塤、?都是古樂器名。
15、妍辭麗句:杜甫《戲為六絕句》有“不薄今人愛古人,清詞麗句必為鄰”句。
16、分司:唐時稱分設(shè)在東都洛陽的中央機構(gòu)和在那里任職為分司。元和二年,韓愈以國子博士分司東都,后又在那里任都官員外郎,故稱。
【作者介紹】
韓愈(768—824) 字退之,洛陽人,文學(xué)家,世有韓昌黎、韓吏部、韓文公之稱。三歲即孤,由嫂撫養(yǎng)成人,貞元進士。曾官監(jiān)察御史、陽山令、刑部侍郎、潮州刺史、吏部侍郎,卒贈禮部侍郎。政治上既不贊成改革主張,又反對藩鎮(zhèn)割據(jù)。尊儒反佛,比較關(guān)心人民疾苦 。
韓愈在文學(xué)上主張師承秦、漢散文傳統(tǒng),積極倡導(dǎo)古文運動,提出“文以載道”、“文道合一”的觀點!稁熣f》、《進學(xué)解》等,皆為名篇。韓詩力求創(chuàng)新,氣勢雄偉,有獨特風(fēng)格,對宋詩創(chuàng)作影響較大,延及清代 。有《昌黎先生集》。更多古詩欣賞文章敬請關(guān)注“小學(xué)生學(xué)習(xí)網(wǎng)”的王維的詩全集欄目。(http://)
【繁體對照】
卷339_27【和虞部?四酬翰林?七赤藤杖歌(元和四年作)】?愈
赤藤?杖世未?,?郎始?自滇池。
滇王??避使者,跪?再拜??咿。
??拄?免??,性命造次蒙扶持。
途?百?皆莫?,君臣聚?逐旌麾。
共?滇神出水?,赤?拔?血淋漓。
又?羲和操火鞭,暝到西?睡所?。
?重包裹自?署,不以珍怪?荒夷。
??捧?同舍子,浮光照手欲把疑。
空堂?眠倚牖?,??著壁搜蛟螭。
南?清深禁?密,唱和有?吹?篪。
研??句不可?,?寄聊且慰分司。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gushi/916721.html
相關(guān)閱讀:關(guān)于描寫月色的經(jīng)典七律詩
枉凝眉
劉邦《大風(fēng)歌》賞析
悲憤詩
《清明》【賞析】注解+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