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陶者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古詩三百首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 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 譯文   挖盡了門前泥土用來做瓦,可是自己屋頂上卻沒有一片瓦,有些人寸指不沾泥土,卻居住著瓦片如魚鱗的高樓大廈。 賞析   揭露封建社會不勞而獲、反映勞動者疾苦的篇,古代有很多,但從唐人孟郊的《織婦詞》到宋人張俞《蠶婦詩》,多著眼于衣著。鄭谷的《偶書》,于?的《辛苦行》從耕者腹長饑入手。相比之下,梅堯臣此詩寫燒窯工人,就顯得十分新穎。這兩句有的本子作“十指不沾泥,”“十”字似不如“寸”字尖新,極富家子的根本不勞動。而以“鱗鱗”形容大廈,開象也非常鮮明。詩人用字簡練,含意深刻,讀之發(fā)人深省。   《陶者》屬于反映社會現(xiàn)實和民生疾苦的作品。首二句以陶者“陶盡門前土”與“屋上無片瓦”相對比,付出如彼,所得如此,人間之不公盡在其中。后二句以居者“十指不沾泥”與“鱗鱗居大廈”對比,付出如彼,所得如此,人間之不公可想而知。前二句以對比道出,后二句亦以對比道出,前二句與后二句更以對比鮮明令人驚嘆。《陶者》一詩正以這種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對比,道出了人世間的不公平,表達了對弱者的同情,風格古樸平淡。   從《陶者》即可看出,梅堯臣不斷觀察、聚焦日常生活的種種細節(jié),在生活場景和人生經(jīng)歷中開拓、尋找前人未曾注意的題材,或在寫前人寫過的題材上翻新,開宋詩好為新奇、力避陳熟的風氣。梅詩構思奇巧而取材平平,用意深遠而出之淡然,感情深厚而語句平淡,寓奇峭于樸素,外枯中膏,淡而有味,這是梅詩的創(chuàng)造與追求,也是宋詩的審美取向。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gushi300/294065.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