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行路難(小梅花)》賀鑄詞作鑒賞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全宋詞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作品介紹】

  《行路難·縛虎手》是北宋詞人賀鑄的作品。史載賀鑄枉有文才武藝,卻不得朝廷重用,只好聊以歌酒打發(fā)歲月,但又痛感光陰遽逝,功業(yè)未就,這首詞就抒寫了作者這種度日如年的苦悶。上闕寫志士們盡管文武雙全,卻不為當(dāng)權(quán)者所用,只有縱飲“美酒”。下闕緊承上闕,開懷痛飲,慨嘆人生短促,想把時光留住,但悲愁的日子又嫌長。

  這首《行路難》集前人詩句為詞,標(biāo)新立異,獨樹一幟。詞意激越,節(jié)短而韻長,調(diào)高而音凄。

【原文】

行路難(小梅花)

縛虎手①,懸河口②,車如雞棲馬如狗③。白綸巾④,撲黃塵⑤,不知我輩可是蓬蒿人?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⑥。作雷顛,不論錢,誰問旗亭美酒斗十千⑦?

酌大斗,更為壽,青鬢長青古無有。笑嫣然,舞翩然,當(dāng)壚秦女十五語如弦⑧。遺音能記秋風(fēng)曲⑨,事去千年猶恨促。攬流光,系扶桑⑩,爭奈愁來一日卻為長⑪。

【注釋】

①縛虎手:即徒手打虎。

②懸河口:言辭如河水傾瀉,滔滔不絕,即“口若懸河”,比喻人的健談。

③車如雞棲馬如狗:車蓋如雞棲之所,駿馬奔如狗。

④白綸(guān)巾:白絲頭巾。

⑤撲黃塵:奔走于風(fēng)塵之中。

⑥“衰蘭”二句: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中的句子。

⑦旗亭:即酒樓。此指送別之地。

⑧當(dāng)壚秦女:用辛延年《羽林郎》詩:“胡姬年十五,春日獨當(dāng)壚”。語如弦:韋莊詞《菩薩蠻》:“琵琶金翠羽,弦上黃鶯語。”這里指胡姬的笑語象琵琶弦上的歌聲。

⑨遺音:遺留下的歌曲。秋風(fēng)曲:指漢武帝《秋風(fēng)辭》,其結(jié)尾云:“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感嘆歡樂不長,人生苦短。

⑩扶桑:神話中神樹,古謂為日出處!痘茨献印罚“日出于?谷,浴于咸池,拂于扶桑。”系扶桑,即要留住時光,與“攬流光”意同。

⑪爭奈:怎奈。

【白話譯文】

  徒手搏猛虎,辯口若河懸,車象雞籠馳馬如狗竄。頭戴平民白絲巾,黃塵追著飛馬卷。誰知我們這些人,是否來蓬籬草民間?道邊衰蘭泣落送我出京城,蒼天有情也會衰老不忍把眼睜。誰管旗亭美酒一杯值萬錢,我要痛快淋漓傾酒壇。睡如雷鳴行如顛,只管將來,搬,搬,搬!倒大杯,滿,滿,滿!為我們健康,干,干,干!鬢發(fā)常青古未有。轉(zhuǎn)眼紅顏變蒼顏。你看賣酒秦地女,婚然一笑有多甜。翩翩起舞賽天仙,剛剛十五如花年,鶯歌燕語如琴弦。還記得漢武帝遺音《秋風(fēng)辭》,千年過去,至今猶恨人生短!抓住流逝光陰不松手,把太陽拴在扶桑顛。哎,無奈,憂愁襲來,一天一天長一天。

【創(chuàng)作背景】

  據(jù)史籍記載,賀鑄長得—表人才,身長七尺,眉目聳拔。既是一位豪爽的俠土,也是一位多情的詩人;既是一位嚴(yán)肅苦學(xué)的書生,也是一位處理政事的能手。他生活在北宋晚期的社會,史稱他“喜劇談天下事,但經(jīng)歷的都是些難展抱負(fù)的文武小職”(宛敏灝《北宋兩位承先啟后的詞人——張先和賀鑄》),這些個人特點反映在詞體創(chuàng)作中,就有“行路難”一類作品。此詞調(diào)寄《小梅花》,“行路難”實即詞題,它原系樂府詩題,多寫志士失路的悲憤(概括內(nèi)容或節(jié)取詞語制題放在調(diào)名前,乃賀詞慣例)。詞本屬樂府一支,然自《花間集》以來,文人所作,以歌筵酒席淺斟低唱者為多;而用以書憤,得樂府詩遺意的,還是詞壇較新的消息。這首詞便是作者郁憤難抑,從而以雄健之筆,抒發(fā)胸中塊壘,傾訴自己懷才不遇的無限感慨。

【賞析】

  賀鑄這一首詞就抒寫了詞人報國無門、功業(yè)難成的失意情懷。

  “縛虎手,懸河口”均借代人才。手能暴虎者為勇士,可引申為有軍事才能的人;口如懸河者為謀士,可引申為有政治才干的人。倘若逢辰,這樣的文武奇才當(dāng)高車駟馬,上黃金臺,封萬戶侯。可眼前卻窮愁潦倒,車不大,像雞窩,馬不壯,像餓狗。“車如雞棲馬如狗”極形車敝馬瘦,與“縛虎手,懸河口”的夸張描寫適成強烈對照,不平之氣溢于言表。以下正面申抱負(fù),寫感慨:“白綸巾,撲黃塵,不知我輩可是蓬蒿人?”白綸巾亦猶白衣之類,為未出仕之人所著。黃塵指京城的塵土,黃庭堅《呈外舅孫莘老》詩:“九陌黃塵烏帽底,五湖春水白鷗前。”任淵注引《三輔黃圖》:“長安城中,八街九陌。”這六字兩句參用陸機《代顧彥先贈婦》“京洛多風(fēng)塵,素衣化為緇”之意,謂白衣進京。結(jié)合下句“不知我輩可是蓬蒿人”,謂此行不知可否取得富貴。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游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yuǎn)道。會稽愚婦輕買臣,余亦辭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李詩題說“入京”,詩句說“游說萬乘(皇帝)”、“辭家西入秦”,皆賀詞“撲黃塵”注腳。詞徑取李詩末句,而易一字增二字作“不知我輩可是蓬蒿人”,雖自負(fù)而帶一種傍徨苦悶情態(tài),與李白的仰天大笑、欣喜如狂不同,讀來別有意味。以下“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則襲用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原句。但原辭是通過漢魏易代之際銅人的遷移,寫盛衰興亡之悲感,言天若有感情天也會衰老,何況乎人。此處則緊接上文抒寫不遇者奔走風(fēng)塵,“天荒地老無人識”的悲憤。以上從志士之困厄?qū)懙街臼恐悟},繼而便寫狂放飲酒。做了俠義之事不受酬金,像“雷顛”一樣;唯遇美酒則不問價。李白《行路難》云:“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值萬錢。”“作雷顛,不論錢,誰問旗亭美酒斗十干”,寫出不趨名利,縱酒放歌,乘醉起舞,一種狂放情態(tài)。其中含有無可奈何的悲憤,但寫得極有氣派,使詞情稍稍上揚。

  簡言之,此詞上片由愁寫到酒,而下片則由酒寫到愁。過片極自然。不過上片所寫的愁,主要是志士失路的憂愁;而下片則轉(zhuǎn)出另一重愁情,即人生短促的憂愁:“酌大斗,更為壽,青鬢長青古無有。”詞情為之再抑。以下說到及時行樂,自非新意,但寫得極為別致。把歌舞與美人打成一片寫來,寫笑以“嫣然”,寫舞以“翩然”,形容簡妙;“當(dāng)壚秦女十五”云云是從樂府《羽林郎》“胡姬年十五,春日正當(dāng)壚”化出,而“語如弦”三字,把秦女的聲音比作音樂一樣動人,新鮮生動,而且不必寫歌已得歌意。這里極寫生之歡愉,是再揚,同時為以下反跌出死之可悲作勢。漢武帝《秋風(fēng)辭》云:“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秋風(fēng)曲雖成“遺音”,但至今使人記憶猶新,覺“事去千年猶恨促”。由于反跌的作用,此句比“青鬢長青古無有”句更使人心驚。于是作者遂生出“攬流光,系扶桑”的奇想。似欲挽住太陽,系之于扶桑之樹,“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李賀《苦晝短》)。這種超現(xiàn)實的奇想,都恰好反映出作者無法擺脫的現(xiàn)實苦悶。“志士惜日短”,只有懷才不遇的人最易感到生命短促、光陰虛擲的痛苦。·所以下片寫生命短暫的悲愁,與上片寫志士失路的哀苦也就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行路難”的題意也已寫得淋漓盡致了。不料最末一句卻來了個大轉(zhuǎn)折:“爭奈愁來一日卻為長!”前面說想留駐日光,使人長生不死,這里卻說愁人情愿短命;前面說“事去千年猶恨促”,這里卻說一天的光陰也長得難過。一句幾乎翻轉(zhuǎn)全篇,卻更深刻地反映出志士苦悶而且矛盾的心情,將“行路難”的“難”字寫到入木三分。

  全詞藝術(shù)特點有三:“詞別是一家”,在當(dāng)時是很流行的看法,而這首詞卻寫得像詩中的歌行體。“行路難”本就是樂府歌行的題目,此其一;《小梅花》的調(diào)式也很特殊,以三字句、七字句為主,間用九字句,“三三七”、“三三九”、“七七”的句式交替使用,句句入韻,平仄韻互換,都與歌行相近,此其二;大量化用前人歌行詩句,其中以采自李白、李賀者為多,此其三。賀鑄曾說:“吾筆端驅(qū)使李商隱、溫庭筠常奔命不暇”(廚密《浩然齋雅讀》引賀語),可見善于隱括前人詩意或化用前人詩句,是賀詞的一個藝術(shù)特點,此詞表現(xiàn)很突出。

  全詞表現(xiàn)作者于失意無聊縱酒放歌之際,既感樂往悲來、流光易逝,又覺愁里光陰無法排遣的矛盾苦悶心情,但卻用剛健的筆調(diào)、高亢的聲調(diào)寫成,章法上極抑揚頓挫之能事,行文上跌宕生姿,屬于賀詞中的幽潔悲壯之作,在北宋詞壇上也是很突出的作品。

名家點評

  夏敬觀評曰:“稼軒豪邁之處從此脫胎。”

  葉夢得評曰:“掇拾人所遺棄,少加隱括,皆為新奇。”

【作者介紹】

  賀鑄(1052~1125),北宋詞人。字方回,又名賀三愁,人稱賀梅子,自號慶湖遺老。漢族,祖籍山陰(今浙江紹興),出生于衛(wèi)州(今河南衛(wèi)輝市)。出身貴族,宋太祖賀皇后族孫,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稱遠(yuǎn)祖本居山陰,是唐·賀知章后裔,以知章居慶湖(即鏡湖),故自號慶湖遺老。更多古詩詞賞析內(nèi)容請關(guān)注“小學(xué)生學(xué)習(xí)網(wǎng)”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quansongci/1054986.html

相關(guān)閱讀:《沁園春?除夕》元好問詞作鑒賞
陳允平的詞集
王易簡的詞集
李光的詞集
陳樸的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