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夜游宮?記夢寄師伯渾》陸游宋詞賞析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全宋詞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作品介紹】

  這首詞為陸游向志同道合的友人抒吐心懷之作。詞以寄好友師伯渾為名,發(fā)理想破滅之慨。詞中描寫的夢中所見景象“關河”“雁門”“青海”都是南宋當時重要的西北邊防重地。通過夢回當年雪夜軍旅生活情景及夢醒后的孤寂,表達了詞人執(zhí)著的為國獻身精神。

【原文】

夜游宮·記夢寄師伯渾①

雪曉清笳亂起②,夢游處,不知何地。鐵騎無聲③望似水。想關河④:雁門西,青海際。

睡覺⑤寒燈里,漏⑥聲斷,月斜窗紙。自許⑦封侯在萬里。有誰知,鬢雖殘⑧,心未死!

【注釋】

 、龠@首詞是孝宗乾道九年(1173)陸游自漢中回成都后所作。師伯渾:師渾甫,字伯渾,四川眉山人。陸游自成都去犍為,識之于眉山。他隱居不仕,陸游說他有才氣、能詩文,并為他的《師伯渾文集》作序。

 、谘⿻裕合卵┑脑绯。笳:古代號角一類的軍樂。清笳,清涼的胡笳聲。

 、蹮o聲:古代夜行軍,令士卒口中銜枚,故無聲。句意是說披著鐵甲的騎兵,銜枚無聲疾走,望去像一片流水。

 、荜P河:關塞、河防。雁門:即雁門關,在今山西省代縣西北雁門山上。青海:即青海湖,在今青海省。青海際,青海湖邊。這兩處都是古代邊防重地。

  ⑤睡覺:睡醒。

 、蘼旱温糯勉~壺盛水,壺底穿一孔,壺中水以漏漸減,所以計時。漏聲斷,滴漏聲停止,則一夜將盡,天快亮了。

 、“自許”句:是說自信能在萬里之外立功封侯!逗鬂h書·班超傳》記載,班超少有大志,投筆從戎曰:“大丈夫無他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安能久事筆硯間乎?”后來在西域建立大功,官至西域都護,封定遠侯。這里表示要取法班超。

 、圄W殘:喻衰老。

【白話譯文】

恍惚雪天的早晨,清亮的角聲此起彼落回應。

夢里我不知來到哪里,竟有這邊關風情。

驃勇的戰(zhàn)馬寂寂無聲,看著像急流滾滾向前挺進。

呵!不由我聯(lián)想起那雄關大河的邊地情景,

想起金人占領著的雁門,

還有那遙遙的青海邊境!

醒來在寒燈晃動的殘夜里睜開眼睛,

漏聲停,曉月斜映著窗紙?zhí)焐珜⒚鳌?/p>

萬里外封王拜侯我還有自信。

但現(xiàn)在誰能理解我的衷情?

時間雖然無情地摧落了我的雙鬢,

但決不會死去我那報國的雄心!  

【創(chuàng)作背景】

  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冬,陸游懷著強烈的失落感,離開南鄭前線,永遠告別了“鐵衣臥枕戈,睡覺身滿霜”的戰(zhàn)斗生活,到后方成都去就任閑職,心中充滿了報國無門的悲憤。他調(diào)離南鄭后,一直對前線的戎馬生活念念不忘;收復中原、立功報國的信念,也始終堅守不移。此詞約作于此后這一時期的成都。

【賞析】

  上片寫的是夢境。一開頭就渲染了一幅有聲有色的邊塞風光畫面:雪、笳、鐵騎等都是特定的北方事物,放在秋聲亂起和如水奔瀉的動態(tài)中寫,有力地把讀者吸引到作者的詞境里來。讓讀者一下子把聯(lián)想融于作者的描繪之中。中間突出一句點明這是夢游所在。先說是迷離惝恍的夢,不知道這是什么地方;然后才又進一步引出聯(lián)想——是在夢中的聯(lián)想;這樣的關河,必然是雁門、青海一帶了。這里,是單舉兩個地方以代表廣闊的西北領土。但是,這樣蒼莽雄偉的關河當時落在誰的手里呢?那就不忍說了。那作者為何有這樣的“夢游”呢?只因王師還未北定中原,收復故土。這壓著作者的心病,遲遲未能解除。作者深厚的愛國感情,凝聚在短短的九個字中,給人以非恢復河山不可的激勵,從而過渡到下片。

  下片寫夢醒后的感想。首先描寫了冷清孤寂的環(huán)境:漏盡更殘,寒燈一點,西沉斜照的月色映在窗前。這樣的環(huán)境,既和清笳亂起、鐵騎似水的夢境相對照,又和作者從戎報國、封侯萬里的雄心相映襯,使得全詞增添了抑揚起伏的情致。夢境中軍旅戎馬生涯逼真,而現(xiàn)實中理想抱負卻是一場幻夢。夢境何等的雄拔,現(xiàn)實卻是何等的凄涼。夢內(nèi)夢外的這種反差和錯位,令人頓生英雄陌路之慨。虛實對比,形成巨大反差,凸現(xiàn)了詞人的失落情懷。“有誰知”三字,照應“寄師伯渾”的題目,婉轉(zhuǎn)地表示了把對方視為知己摯友的意思。篇末直抒感慨,身雖老而雄心仍在,于蒼涼悲憤之中更見豪壯之氣,從而振起全篇,激揚著高亢的情調(diào)。

  人老而心不死,自己雖然離開南鄭前線回到后方,可是始終不忘要繼續(xù)參加抗金事業(yè)。“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即使是死了,也念念不忘收復故土。如此愛國熱情,是多么偉大!夢境和實感,上下片呵成一氣,有機地融為一體,使五十七字中的筆調(diào),具有壯闊的境界和教育人們?yōu)閲I身的思想內(nèi)涵。

【作者介紹】

  陸游(1125-1210)南宋詩人、詞人。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一生著作豐富,有數(shù)十個文集存世,存詩9300多首,是中國文學史上存詩最多的詩人。陸游具有多方面文學才能,尤以詩的成就為最,在思想上、藝術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稱,不僅成為南宋一代詩壇領袖,而且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詞作數(shù)量不如詩篇巨大,但和詩同樣貫穿了氣吞殘?zhí)數(shù)膼蹏髁x精神。有《放翁詞》一卷,《渭南詞》二卷。更多古詩詞賞析內(nèi)容請關注“小學生學習網(wǎng)”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quansongci/1089180.html

相關閱讀:伍梅城的詞集
趙長卿的詞集
鄭雪巖的詞集
許?的詞集
《全宋詞》之陳克的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