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此詞題為春愁,寫得蘊藉深情,表現(xiàn)出女主人公執(zhí)著純真的情感。
【原文】
燕歸梁·春愁
芳草年年惹恨幽。
想前事悠悠。
傷春傷別幾時休。
算從古、為風流。
春山總把,深勻翠黛,千疊眉頭。
不知供得幾多愁。
更斜日、憑危樓。
【賞析】
此詞題為春愁,寫得蘊藉深情,值得玩味。起首兩句,寫看見春草萌生,引起對前事的追憶。“年年”、“悠悠”兩疊詞用得好,有形象、有感情。“年年”,層次頗多:過去一對戀人廝守一起,別后年年盼歸,又年年不見歸,今后還將年年盼望下去,失望下去。如此往復,情何以堪。“悠悠”,形容“前事”遙遠,懷“想”深長,表現(xiàn)出女主人公執(zhí)著純真的情感。春天的芳草年年萌發(fā),而對往事懷想之情年年不斷,與日俱增,不知何時是盡頭。“傷春傷別幾時休”一句,把女主人公的感情直接傾訴出來。“算從古、為風流。”是說這種離別愁緒的產(chǎn)生,都是為了男女的風流韻事。至此,“春愁”之意始明。
過片三句:“春山總把,深勻翠黛,千疊眉頭。”特寫女子雙眉。“春山”是眉之色,這里寫春山把自己青翠的顏色深勻疊壓女子眉頭,造語別饒韻致。“不知供得幾多愁”一句,承上文,既關(guān)合山,又關(guān)合眉。王安石《午枕》詩:“隔水山供宛轉(zhuǎn)愁”;辛稼軒《水龍吟》詞:“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可以參照。這里是說山觸發(fā)了自己的無限愁思,而又堆集眉頭上。“更斜日、憑危樓”,與夕陽西下、江樓倚望的情景,有“多少愁”自不言之中。一日之愁就已“不知供得幾多愁”,那“芳草年年惹恨”只恐是無時無休了。
結(jié)句為景語,采用了樂府《西洲曲》“鴻飛滿西洲,望郎上青樓。樓高望不見,盡日欄干頭”的意境。把一腔春愁濃縮為一幅斜陽危樓人獨倚的剪影,一切盡不言之中。
【作者介紹】
石延年(994—1041)字曼卿,一字安仁,宋城(今河南商丘)人。屢試不中,真宗年間以右班殿直,改太常寺太祝,累遷大理寺丞。官至秘閣校理、太子中允?刀ǘ曜,年四十八!端问贰、《東都事略》有傳!全宋詞》錄其詞一首。更多古詩詞賞析內(nèi)容請關(guān)注“小學生學習網(wǎng)”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quansongci/1166656.html
相關(guān)閱讀:《阮郎歸》無名氏詞作鑒賞
王淮的詞集
黃子行的詞集
朱渙的詞集
《蝶戀花》趙令?詞作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