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綺羅香·紅葉》是南宋著名詞人張炎的作品。詞上片主要寫沿途及初入京城之景,下片寫身在京都而感生的家國身世之感,以人與紅葉相映,顯得自然渾化。
【原文】
綺羅香·紅葉
萬里飛霜,千林落木,寒艷不招春妒。楓冷吳江,獨客又吟愁句。正船艤、流水孤村,似花繞、斜陽歸路。甚荒溝、一片凄涼,載情不去載愁去。
長安誰問倦旅?羞見衰顏借酒,飄零如許。謾倚新妝,不入洛陽花譜。為回風(fēng)、起舞尊前,盡化作、斷霞千縷。記陰陰、綠遍江南,夜窗聽暗雨。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詞大約作于公元1290年冬。其時,張炎年四十三歲,為應(yīng)元政府寫經(jīng)之召而被迫北行。行之大都(今北京),感傷亡國之情頓上心頭,遂借眼前之“紅葉”抒發(fā)其亡國遺民的飄零身世和忠貞愛國的高尚情操。
【賞析】
起首兩句:“萬里飛霜,千林落木”,以對仗句開頭,寫氣候的寒冷和萬木之凋零。第三句:寒艷“,然而是此時春花早謝,已不可能為它們所妒。三句表面寫景,實則句句抒情,以嚴(yán)寒比之元統(tǒng)治的殘暴,以紅葉象征寧之遺民,而以春卉指斥此篇之主旨也。”楓落吳江,獨客又吟愁句。“以”楓冷吳江,既寫出停船泊岸的過程,又描寫了目睹紅葉飛舞似花而令人魂系“歸路”的心情,形神兼?zhèn),相得益彰?ldquo;甚荒溝、一片凄涼,載情不去載悉去”,茺溝。“紅葉載表”原出自唐孟?《本事詩》所記“聊聊一片葉,寄與有情人”之情詩。在此作者以反話,紅葉本是載情而去,而此時自己心情凄苦愁悶,流寫的紅葉僅能載愁了。以片為止,主要寫沿途及初入京城之景。
下片寫身在京都而感生的家國身世之感,以人與紅葉相映,顯得自然渾化。“長安認(rèn)問倦旅”,“長安”在這實指元大都,“倦旅”指自身感傷無心做事。“羞見衰顏借酒,飄零如許”,用自己烘托紅葉。前白化用前人“衰鬢霜供百,悉顏酒紅”(鄭谷)之句表現(xiàn)人生曲折,直現(xiàn)遺民身世。后句更表現(xiàn)出人之飄零、憔悴身現(xiàn)如同落葉也。“謾依新妝,不入洛陽花譜”。“洛陽”“新妝”皆暗指牡丹,“倚新妝”一語出自李白詩句“借問漢宮誰相似?可憐飛燕作新妝。”此句表面上說“紅葉”非花不能載入《洛陽牡丹記》、《群花譜》這類的花譜,實則勉勵紅葉們不要艷羨春花,隱含著作者的清高的志向和對新貴的諷刺。“為回風(fēng)、起舞尊前,盡化作、斷霞千縷。”寫紅葉隨風(fēng)飛舞落于夕照晚霞之中的飄零遭遇。紅霞雖為斷霞,無力回天,但紅葉這一光彩表明了遺民們的丹心碧血,堅貞的氣節(jié)。“記陰陰、綠遍江南,夜窗聽暗雨”,表達了紅葉雖有過綠蔭如新加坡之盛況,而此時也只能“夜窗聽暗雨”,回憶昔時的美好時光了。今昔盛衰、故國興亡之感,一語道破。
全詞圍繞紅葉,扣緊題目。似寫紅葉而實非寫紅葉,其妙處在不即不離。故此詞為一詠物之佳作。陳廷焯評之“情詞兼勝之,即景抒情,備寫其身世盛衰之感,非徒以剪紅刻悴為工”也。
【作者介紹】
張炎(1248-1319)南宋詞人。字叔夏,號玉田,又號樂笑翁。祖籍鳳翔成紀(jì)(今甘肅天水),寓居臨安(今浙江杭州)。他是貴族后裔(循王張俊六
世孫),也是南宋著名的格律派詞人,父張樞,精音律,與周密為結(jié)社詞友。張炎前半生在貴族家庭中度過。宋亡以后,家道中落,貧難自給,曾北游燕
趙謀官,失意南歸,落拓而終。曾從事詞學(xué)研究,著有《詞源》,有《山中白云詞》,存詞約三百首。文學(xué)史上把他和另一著名詞人姜夔并稱為“姜張”
。還與宋末著名詞人蔣捷、王沂孫、周密并稱“宋末四大家”。更多古詩詞賞析內(nèi)容請關(guān)注“小學(xué)生學(xué)習(xí)網(wǎng)”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quansongci/1255966.html
相關(guān)閱讀:何桌的詞集
李祁的詞集
趙以夫的詞集
《瑞腦煙殘,沉香火冷(失調(diào)名)》李清照宋詞賞析
張瓊英的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