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如夢令?鶯嘴啄花紅溜》秦觀詞作鑒賞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全宋詞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作品介紹】
  《如夢令·鶯嘴啄花紅溜》是北宋詞人秦觀所作的詞,通過描寫了春天的一景一物,表達作者因傷春而作懷人的感情。

【原文】
如夢令
鶯嘴啄花紅溜①,
燕尾點波綠皺②。
指冷玉笙寒,
吹徹小梅③春透。
依舊,依舊,
人與綠楊俱瘦。

【注釋】
①紅溜:形容花朵嬌紅。
②綠皺:形容春水綠波。
③《小梅》:樂曲名。唐《大角曲》里有《大梅花》、《小梅花》等曲。

【白話譯文】
  黃鶯用嘴銜過的花更加紅潤,燕子用尾點掃的水波泛起綠色的漣漪。天寒手冷,玉笙冰涼,但吹笙的人卻亢奮地吹起《小梅花》曲子,聲音宏亮悠揚, 響徹天空,聽者都感到激越、雄渾,春意盎然。人們都說,照這樣吹,這樣吹吠下去,一定會讓人和綠楊都會變得瀟灑清秀。

【創(chuàng)作背景】
  詩人因黨禍貶到杭州做官,繼而又被削職,流到湖南郴州,在詩人在這段經歷中,自己跟家人朋友聚少離多,在仕途上自己又不被重用,一再被貶職,心中憂郁,此時恰好看到春天秀麗的景色,和自己如今的境遇相對比,心中孤獨落寞,故而寫下了這首詞。

【賞析】
  這首詞諸本題作“春景”,乃因傷春而作懷人之思。首二句直筆寫春。鶯歌燕舞,花紅水綠,旨在突出自然春光之美好。三、四句卻轉作悲苦語。化用李?《山花子》“小樓吹徹玉笙寒”句。春光明媚,本應產生舒適歡暢之感受,而女主人公何以有這般與外界景物格格不入的憂傷情緒?五、六句是為點題之筆。“依舊,依舊,人與綠楊俱瘦”,柳絮楊花,標志著春色漸老,春光即逝,同時也是作為別情相思的藝術載體,飛絮蒙蒙,是那一段剪不斷理還亂的念人之情,因為有那刻骨深情的相思,所以憂思約帶、腰肢瘦損。“人與綠楊俱瘦”以生動的形象表達感情,而“為伊消得人憔悴”的含意自在其中,讓人想象到一幅花落絮飛,佳人對花興嘆、憐花自憐的圖畫。
  詞人欲借春光盛衰之過程展示流轉在節(jié)序交替中的傷春念遠之情。詞從愉快之景象敘起,反襯其心境之愈為悲苦,詞人為最大限度地達到反襯的效果,極盡雕琢氣力狀物寫景,“溜”字寫花紅之鮮艷欲滴,“皺”欲狀摹水波漾漪之態(tài),究其原委,在于它顯得雕琢、吃力。如其“天連芳草”句,如換“連”為“粘”,則失于穿鑿矣!故《吹劍錄》謂“鶯嘴”二句:“詠物形似,而少生動,與‘紅杏枝頭’費如許氣力”可謂一語中的。

名家點評
  俞陛云在《唐五代兩宋詞選釋》中云:這首紀別之作,句最工麗。

【作者介紹】
  秦觀(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虛,揚州高郵(今江蘇縣名)人。進士出身,宋哲宗元裙年間任太學博士兼國史院編修官,曾因黨禍貶到杭州做官,后又被削職,流到湖南郴州。著有《淮海居士長短旬》,又名《淮海詞》。更多古詩詞賞析內容請關注“小學生學習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quansongci/1289856.html

相關閱讀:《臨江仙》歐陽修詞作鑒賞
《高陽臺?西湖春感》張炎詞作鑒賞
傅大詢的詞集
了元的詞集
《滿江紅?雨后荒園》段克己詞作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