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這首《聲聲慢》,想必大家都是耳熟能詳?shù)陌桑痪洹霸跏浅钭至说谩狈@了多少人的心。
聲聲慢①
尋尋覓覓,
冷冷清清,
??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侯,②
最難將息。③
三杯兩盞淡酒,
怎敵他、
晚來風急?
雁過也,
正傷心,
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
憔悴損,
如今有誰堪摘?④
守著窗兒,
獨自怎生得黑!⑤
梧桐更兼細雨,
到黃昏、
點點滴滴。
這次地,⑥
怎一個愁字了得!⑦
【作者】
1084-?,號易安居士,濟南(今屬山東)人。幼有才藻,十八歲適金石家趙
明誠,夫婦感情甚篤。南渡后,趙明誠病故,她顛沛流離于江浙皖贛一帶,在
孤寂中度過晚年。她工詩能文,詩尤為宋代大家,前期詞多寫閨情相思,后期
詞融入家國之恨與身世之感,風格頓變。她兼擅令慢,每能創(chuàng)意出奇,以經(jīng)過
提煉的口語表達其獨特真切的感受,形成辛棄疾所稱道的“易安體”。有《漱
玉詞》。
【注釋】
、俅苏{原名《勝勝慢》,后蔣捷用此調詠秋聲, 全詞都以“聲”字押韻, 因
改稱《聲聲慢》。上下闋,九十九字,有平韻、仄韻兩體!、谡寒:時
而暖和,時而寒冷!、蹖⑾ⅲ吼B(yǎng)息,保養(yǎng)!、苷l:何,承上文指花。有誰
堪摘:猶言無甚可摘。一說:有誰堪與共摘。、菰跎煤冢嚎礃硬拍苻叩教
黑!、捱@次地:這光景,這情形!、吡说茫涸醯冒昧。
【品評】
此詞亦于篇末托出一個“愁”字,這種愁遠非李清照前期詞中那種輕淡的
春愁、離愁可比,它融合了亡國之痛、孀居之悲、淪落之苦,而顯得格外深廣
與厚重。開頭連用十四個疊字,細致地描繪了她痛定思痛時“憂從中來,不可
斷絕”的心理過程!皩ひ捯挕保▽に际嫷挠洃,追念如煙的往事。
這種尋覓,只能使她更感到現(xiàn)實景況的孤苦。于是,“冷冷清清”,先感于外;
“恝?慘慘戚戚”,后感于內(nèi),如此陷入愁境而不得解脫。但全詞除結句一語
道破外,都沒有直接說愁,而是從刻畫冷清蕭索的環(huán)境來烘托慘慘悲切的心境。
無論忽寒忽暖容易致病的天氣,淡薄的酒味,入夜猛起的秋風,天上的過雁,
滿地的黃花,窗外的梧桐和黃昏的細雨,無一不是生愁、助愁、牽愁的,簡直
是觸處成愁,成了愁的世界了。生活給予她精神的壓力這般深重,難怪她說不
是一個“愁”字所能包容得了的。在藝術上,此詞頗多獨到之處。前人一致贊
賞作者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了這么多的疊字,猶如“大珠小珠落玉盤”。后來有不少
詞曲仿效這種寫法, 都不如她用得出奇制勝而又自然生動!笆刂皟骸 ,
“獨自怎生得黑”等語,幾乎純屬白話,寫的又都是普通的日常生活,卻典型
地表現(xiàn)了作者晚年孤獨無依的生活境遇。詞調取名《聲聲慢》,聲調上也因此
特別講究,用了不少雙聲疊韻字,如將息,傷心,黃花,憔悴,更兼,黃昏,
點滴,都是雙聲;冷清,暖還寒,盞淡,得黑,都是疊韻。李清照作詞主張分
辨五音,此詞用齒音、舌音特別多:齒音四十一字,舌音十六字,共計五十七
字,占全詞一半以上的篇幅。尤其是篇末,“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二十余字中,舌、齒兩聲交加重疊,看來是特意
用嚙齒丁寧的口吻,來表達憂郁惝恍的心情。這些,都是經(jīng)過慘淡經(jīng)營的,卻
絕無雕琢的痕跡,同時,用心細膩而筆致奇橫,使人不能不贊嘆其藝術手腕的
高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quansongci/416583.html
相關閱讀:程準的詞集
曾曦?的詞集
定風波 蘇軾詞選
彭元遜的詞集
邵桂子的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