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的這首詞,《臨江仙》大家應該都耳熟能詳,但這個陳與義想必大家知道者就甚少了吧,英雄不問出生,讓我們去看看這首小編推薦的宋詞吧。
臨江仙①
夜登小樓記洛中舊游
憶昔午橋橋上飲,②
坐中多是豪英。
長溝流月去無聲。
杏花疏影里,
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夢,
此身雖在堪驚。
閑登小閣看新睛。③
古今多少事,
漁唱起三更。④
【作者】
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齊,洛陽人。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進士,歷任
府學教授、太學博士。宋室南渡后,累官至參知政事。他以詩名世,亦工詞。
有《簡齊集》。
【注釋】
、俅苏{原為唐教坊曲。最初多詠水仙。故名。后用作一般詞牌。又名《謝新恩》
《雁后歸》、《畫屏春》等。雙調,五十八字或六十字,別體甚多,皆用平韻。
②午橋:在洛陽城南。據《新唐書?裴度傳》載,裴度曾建別墅于午橋,號綠
野堂,用作與白居易、劉禹錫等人的宴飲吟唱之所!、坌虑纾褐赣旰蟪跚鐣r
的月色!、軡O唱:即漁歌。
【品評】
這是一首撫今追昔、傷時感世這作。上片“憶昔”領起,所展現(xiàn)的是當年
豪酣歡樂的生活畫面,這正是申發(fā)題中的“憶洛中舊游”之意。而畫面的中心
視點則是約會飲于“午橋”之上的“豪英”!白斜M是豪英”,表明同游者
無不英氣逼人,豪氣干云,為一時后杰。不難想象,歡飲之際,他們指點江山,
激揚文字,是何等興會淋漓!伴L溝流月”三句刻畫這群“豪英”歡會的環(huán)境,
而著力凸現(xiàn)其靜謐與幽美,以烘托與會者的雅趣和逸興。“溝”前著一“長”
字,使空間得以拓展;“天明”前著一“到”字,又使時間得以延伸,見出作
者等人歡飲達旦。同時,不說月光映水,而說“長溝流月”,造語即更為生動、
奇巧,又平添出幾分幽約與朦朧;而“去無聲”,則隱然若有華年盛事悄然而
逝的象征意味!靶踊ā本淝擅钤诓恢鴿饽夭,而致力于對“杏花疏影”的
淡勾輕勒,以切合午橋的地域特征和月夜的時域特征。涉筆至此,橋中豪英,
橋下長溝,橋畔杏花,橋上明月,已構成一幅動靜制宜、形神兼?zhèn)涞难湃烁呤?/p>
夜飲圖,而徹夜?吹的笛聲則是它的余韻悠遠的畫外音。下片折回現(xiàn)實,對靖
康之變所造成的舊交零落盛會難再的局面深致慨嘆。融入其中不只是作者個人
身世的感傷,更有國土淪喪、時局危殆的憂憤!岸嗄辍,點明下片所追
記的已是二十年多年前的往事!叭缫粔簟,則喻示了作者身經浩動、如歷惡
夢的真實心境。“此身雖在堪驚”,傳達出惡夢初醒時的魂悸魄動、膽顫心驚
之感,暗示他曾屢涉險境!伴e登小閣”句看似蕩開筆墨,實則是以雨后新睛
時的月色綰合今昔,抒寫月色雖好而歡會已矣的傷悼之情!肮沤瘛倍鋵懝
往今來多少興與亡之事盡付諸漁唱樵歌,托出超越時空的歷史感慨,使全詞的
意蘊更趨深廣與厚重。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quansongci/532565.html
相關閱讀:劉仲訥的詞集
蝶戀花 歐陽修詞選
張繼先的詞
趙從橐的詞集
衛(wèi)時敏的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