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調(diào)笑令·鶯鶯》是北宋著名詞人秦觀的代表作品。這首詞是秦觀十首《調(diào)笑令》中的第七首,通過靈活的表現(xiàn)手法,講述了一段復雜的愛情故事,且能做到有情有致,是宋詞當中的佳作。
【原文】
調(diào)笑令·鶯鶯
春夢,神仙洞。冉冉拂墻花影動。西廂待月知誰共?
更覺玉人情重。紅娘深夜行云送,困?釵橫金鳳。
【賞析】
《調(diào)笑令》,是北宋元?年間教坊藝人影響下面所產(chǎn)生的一種新的藝術(shù)形式,當時也叫《調(diào)笑轉(zhuǎn)踏》。
“轉(zhuǎn)踏”當是一種舞蹈的名稱。這種《調(diào)笑轉(zhuǎn)踏》,是宋詞向戲曲過渡過程中產(chǎn)生的一種藝術(shù)形式。秦觀有《調(diào)笑令》十首,分詠古代十個美女,每首之前冠以一首七言短詩,一般稱之為“致語”。
這首詞是秦觀十首《調(diào)笑令》中的第七首,詞前有詩曰:“崔家有女名鶯鶯,未識春光先有情。河橋兵亂依蕭寺,紅愁綠慘見張生。張生一見春情重,明月拂墻花影動。夜半紅娘擁抱來,脈脈驚魂若春夢。”詩詞配合,將唐元稹《會真記》中鶯鶯張生月下私期的一段故事重新演繹,成為當時教坊曲中的名段。
這首詞主要選取《會真記》中最精采的待月西廂一節(jié),約略相當于后世元雜劇《西廂記》的第三本第二折。開頭兩個短語,一句一韻,表現(xiàn)了張生來到花園外邊的急迫心情。“拂墻花影動”,本是《會真記》《明月三五夜》一詩中的成句,前面著以“冉冉”二字,便加強了花影微風中微微擺動的動態(tài)感。這三句寫景繪情,是主人公特定情境中特定心態(tài)的微妙象征。用“春夢”、“花影動”這樣的語言將一個古代書生初次去赴一個女子約會的心情刻畫得活靈活現(xiàn)。
“西廂”二句,寫張生冷靜下來,于是想到他所日夜思念的玉人西廂等待月兒上升,一天清露,花園寂寂,有誰陪伴著呢?詞中不寫張生對鶯鶯情深,而偏說玉人對他情重,從對方立意,尤覺愛之深,戀之切。結(jié)尾二句,雖也抒情,但敘事成分較多。張生熱切期待的時刻,好心的紅娘“斂衾擁枕而至”了。
“行云送”一辭,用宋玉《高唐賦》中“旦為朝云,暮為行雨”的典實,暗喻鶯鶯前來幽會。下面“困?釵橫金鳳”一句,則是以象征手法表現(xiàn)幽會后女子的慵怠情態(tài),此句雖為艷語,但“終有品格”(王國維《人間詞話》),并沒有赤裸裸地描寫色情。“釵橫金鳳”一辭亦有所本,李商隱《偶題二首》之一云:“水文簟上琥珀枕,傍有墮釵雙翠翹”,也富于象征性、暗示性。少游化用其意,使艷情蒙上一層紗幕。
這首詞既抒情,又敘事,抒情的時候用第一人稱,敘述時,則用第三人稱。以短短一首小詞,講述一段復雜的愛情故事,且能做到有情有致,證明了少游言情的才華。
【作者介紹】
秦觀(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虛,號淮海居士。揚州高郵(今江蘇高郵市)人。北宋詞人,與黃庭堅、張耒、晁補之合稱“蘇門四學士”。元豐八年(1085年)進士,初為定海主簿、蔡州教授,元?初蘇軾薦為秘書省正字,兼國史院編修官。哲宗時“新黨”執(zhí)政,被貶為監(jiān)處州酒稅,徙郴州,編管橫州,又徙雷州,至藤州而卒。其散文長于議論,《宋史》評為“文麗而思深”。其詩長于抒情,敖陶孫《詩評》說:“秦少游如時女游春,終傷婉弱。”他是北宋后期著名婉約派詞人,其詞大多描寫男女情愛和抒發(fā)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細,音律諧美,情韻兼勝。代表作為《鵲橋仙》(纖云弄巧)、《望海潮》(梅英疏淡)、《滿庭芳》(山抹微云)等。有《淮海集》。更多古詩詞賞析內(nèi)容請關(guān)注“小學生學習網(wǎng)”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shici/quansongci/616708.html
相關(guān)閱讀:《全宋詞》之晁補之的詞集
李處全的詞集
吳淑姬的詞集
梁明夫的詞集
《齊天樂》周邦彥詞作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