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這是劉辰翁兩首可以稱之為佳作的壽詞。作者寫壽詞很多,因為受當時時代風氣的感染,宋南渡以后,人們競相寫壽詞,因此作者也不例外。當然他的一些壽詞仍不奐落入俗套,但是總起來看他的壽詞仍能抒發(fā)自己的心志和胸懷。此二詞就是其中之代表。
【原文】
鵲橋仙(1)自壽二首一
輕風澹月,年年去路。誰識小年初度。橋邊曾弄碧蓮花,悄不記、人間今古!〈岛嵔,沾衣微露。依約凌波曾步。寒機何意待人歸,但寂歷、小窗斜雨。
鵲橋仙自壽二首二
天香吹下,煙霏成路。颯颯神光暗度。橋邊猶記泛槎人,看赤岸、苔痕如古!¢L空皓月,小風斜露。寂寞江頭獨步。人間何處得飄然,歸夢入、梨花春雨。
【注釋】
(1)此調(diào)最初是詠牛郎織女在七夕藉鵲橋相會事的,故有此名。以后作一般詞牌使用。始見歐陽修詞,詞有“鵲迎橋路接天津”句,故名。仄韻格,雙調(diào),五十六字,十句。前后片各五句,都在三、五兩句用韻。前后片結(jié)尾七字句,多用上三下四句式。又名《鵲橋仙令》、《憶人人》、《金風玉露相逢曲》、《廣寒秋》、《梅已謝》、《蕙香囊》等。
【格律】
輕風澹月,年年去路。誰識小年初度。橋邊曾弄碧蓮花,悄不記、人間今古。
⊙○⊙●,⊙○⊙●!选瘛选稹选。⊙○⊙●●○○,●⊙●、○○⊙▲。
吹簫江上,沾衣微露。依約凌波曾步。寒機何意待人歸,但寂歷、小窗斜雨。
⊙○⊙●,⊙○⊙●。⊙●⊙○⊙▲。⊙○⊙●●○○,●⊙●、○○⊙▲。
天香吹下,煙霏成路。颯颯神光暗度。橋邊猶記泛槎人,看赤岸、苔痕如古。
⊙○⊙●,⊙○⊙●!选瘛选稹选!选稹选瘛瘛稹,●⊙●、○○⊙▲。
長空皓月,小風斜露。寂寞江頭獨步。人間何處得飄然,歸夢入、梨花春雨。
⊙○⊙●,⊙○⊙●。⊙●⊙○⊙▲。⊙○⊙●●○○,●⊙●、○○⊙▲。
(注:○平聲 ●仄聲 ⊙可平可仄 △平韻 ▲仄韻)
【創(chuàng)作背景】
詞人生于公元1232年(宋理宗紹定五年)夏歷十二月二十四日。“誰識小年初度”,說明了他的出生月日。初度,出自“皇覽揆余初度兮”(屈原《離騷》)后人以此為生日的代名詞。小年,指農(nóng)歷十二月二十四日,詩:“春節(jié)前三日,江鄉(xiāng)正小年(文天詳《二十四詩》)可茲證明。”詞人的誕辰正巧臨近年底,因此,每年生日之際,又是辭舊迎新之時,具有雙重意義。“輕風澹月,年年去路”,巧妙地表達詞人此時的心境,時光易逝,每值此日,作者不禁要感慨萬千。該寫些什么來為自己祝愿一下呢?
【賞析】
在第一首詞中,意在闡發(fā)詞人追溯對昔日生涯:在月朧風輕的夜晚,憶想著已逝的歲月,不由不令人神往。曾在橋邊撫弄青青碧蓮,忘懷人世間的一切煩憂。也曾泛舟在茫茫的澄江里,洞簫嗚嗚,神游馳往,任晨露沾濕衣裳,想象之際,凌波微步的少女依稀而至。詞人更不會忘記賢惠的夫人,獨自寂寞地守在寒機旁,聽那沁雨敲打小窗的聲音。
第二首詞中,詞人寫出自己的憂悶和求索,飛速度過燦爛銀河,仿佛進入了神奇的世界。來到鵲橋邊,當年那個闖進天河來的泛槎人,依稀徜徉在腦海中;赤岸邊苔痕斑斑,述說著年代久遠。詞人心情寂聊沉重回到人間,獨自在江頭躑躅。人間何處有超塵絕俗的地方?只有夢中那梨花帶雨的景色,才是他人生的歸依。
這兩首詞,描寫了一系列超離脫現(xiàn)實的人和物,橋邊曾遇到過曾銀河泣舟的“泛槎人”江上隱約見到了“凌波曾步”的仙女;有“苔痕如古”的“赤岸”(此指有“碧蓮花”)。詞人任意遐想,描繪出一幅的幽獨超絕而又飄?迷離的圖畫,編織出一幅仙氣盎然的理想云錦,創(chuàng)造了一個超脫世俗的藝術(shù)境界,以表達自己對美好世界的向往之情。
寫壽詞“盡言神仙則迂闊虛誕”,須溪深識其中的奧秘,因而,他寫壽詞,以神仙之境,寫現(xiàn)實人生,通過自己澹泊超脫的人生,態(tài)度表達自己對神的世界美好向往,“吹簫江上,沾衣微露”,從蘇軾《前赤壁賦》泛舟江上、有客吹簫倚歌的意境中化來,表現(xiàn)詞人的寬廣放達胸懷。“人間何處得飄然,歸夢入、梨花春雨”,借用白居易《長恨歌》“梨花一枝春帶雨”之意境,表現(xiàn)詞人的超脫世俗心情。然而,世事紛所,詞人又怎能忘懷?值逢佳期,他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夫人蕭氏,她對自己學業(yè)的支持和鼓勵令詞人畢業(yè)難忘。在自壽曲里,詞人運用東漢樂羊子妻斷織勸夫的典故,贊揚自己妻子的賢惠:“寒機何意待人歸,但寂歷、小窗斜雨。”正是賢妻年復一年,月復一月的操持家務(wù),自己才能完成學業(yè)。詞人又想起了國事:“長空皓月,小風斜露,寂寞江頭獨步。”詞的意境,“少陵野老吞聲哭,春日潛行曲江曲”(杜甫《哀江頭》)脫化出來。《哀江頭》是杜甫在安史之亂時被圍在長安城而寫下的表達了自己對家國遭難的悲痛之情,時地雖異,而兩位愛國文人的心卻是相通的,須溪從杜詩中找到了靈感借以表達自己的哀傷心境。想要羽化登仙,卻又不得不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徜徉;想要超塵脫俗,卻又世事難拋,超現(xiàn)實的仙境和現(xiàn)實人生,糅合在同一首詞里。這一切,看似矛盾,然而卻充分反映出須溪思想感情的復雜面貌。因此真堪稱是抒寫真性情的佳作。
藝術(shù)特點
這兩首詞關(guān)系相連,不可分割,當是同時寫成的,可謂是“聯(lián)章詞”,它們的共同藝術(shù)特點如下:
首先,意象跳躍,詞意跌宕起伏。兩詞均馳騁藝術(shù)的想象幻化成神仙境界,隨即轉(zhuǎn)到詞人過去的生活和目前的生活瑣事,從而構(gòu)成一個藝術(shù)整體,“輕風澹月”一首的下片,突出表現(xiàn)了蕭氏夫人獨守寒機;“天香吹下”一首的下片,則側(cè)重地表現(xiàn)詞人獨步江頭,從兩個不同側(cè)面,分別表現(xiàn)了全體總體情思。由于全詞迅速地交替描寫想象情景、記憶情景和眼前情景,從而形成全詞跳躍、詞意轉(zhuǎn)折的特點,更增強了詞作撲朔迷離、超絕塵世的色彩和情調(diào)。
其次,此二詞運用了寫景點染的藝術(shù)手法。“輕風澹月”句,描寫自己追憶往事時的心境,欣喜點點,哀怨微微,貼切動人,渲染了藝術(shù)氛圍。“但寂歷、小窗斜雨”句,與“寒機何意待人歸”扣合,表現(xiàn)了寂寞靜謐的環(huán)境,烘托蕭氏夫人勤勉持家的賢惠品格。“天香吹下,煙霏成路。”二句,渲染出馨香馥郁、煙霞迷漫的仙境,表現(xiàn)出詞人馳騁銀河之中的景象,非常真切。雖筆調(diào)輕淡,但點染得法,景中的情致、意蘊、躍然紙上。
再次,詞人采用了透過一層的寫情手段。以看似超脫的語調(diào)來寫難忘世事的紛煩心境,“人間何處得飄然,歸夢入、梨花春雨”一句,使人感到無處得飄然,紛懷之情倍添,以寬解語來寫殷憂,“悄不記、人間今古”事實上是時刻不忘今古,憂愁難消。筆法輕靈宛轉(zhuǎn),表現(xiàn)了國難深重時期憂懷難遣的沉痛心情,其具有很強的藝術(shù)感染力。
【作者介紹】
劉辰翁(1232-1297)南宋詞人。字會孟,號須溪,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少年時曾跟從理學家陸九淵學習,補太學生。景定進士。廷試對策時,因觸犯賈似道,置于丙等。曾任濂溪書院山長、臨安府學教授。入元不仕。其詞承辛棄疾一派,為辛派詞人“三劉”之一。風格遒勁絢爛。宋亡前后,多感傷時事的篇章。又能詩文,曾評點杜甫、王維、李賀、王安石、陸游諸家之作。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輯有《須溪記鈔》,清人輯有《須溪集》。又有《須溪詞》。更多古詩詞賞析內(nèi)容請關(guān)注“小學生學習網(wǎng)”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quansongci/616719.html
相關(guān)閱讀:李?的詞集
何桌的詞集
曹宰的詞集
錢惟演的詞集
歐陽修《踏莎行》宋詞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