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蔡松年詞作鑒賞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全宋詞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作品介紹】
  《鷓鴣天·賞荷》是金代詩人蔡松年創(chuàng)作的詞作。這首詠荷詞描寫的初秋時節(jié),黃昏月下的荷塘月色。月下荷塘,清虛騷雅,暗香襲人,天光云影間,山容水態(tài)貌給人一種幽靜溫馨的氛圍。

【原文】
鷓鴣天
秀樾橫塘十里香①,水花晚色靜年芳。胭脂膚瘦薰沉水②。翡翠盤高走夜光③。
山黛遠,月波長,暮云秋影照瀟湘。醉魂應逐凌波夢④,分付西風此夜涼。

【注釋】
①秀樾:青翠的樹蔭。
②胭脂:形容荷花紅如胭脂。沉水:沉香。指荷花香氣熏人。
③翡翠:指綠色荷葉。夜光:荷葉上的水珠。
④凌波:形容步履輕盈。“凌波微步,羅襪生塵”,見曹植《洛神賦》。

【賞析】
  這首詠荷詞描寫的初秋時節(jié),黃昏月下的荷塘月色。月下荷塘,清虛騷雅,暗香襲人,天光云影間,山容水態(tài)貌給人一種幽靜溫馨的氛圍。
  全詞運筆極有層次 。先寫出了荷塘的總體風貌,“秀樾橫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靜年芳。”“秀樾”指稀疏的樹影,“水花”則是指水中的荷花。清秀稀疏的樹影環(huán)繞著十里橫塘,入晚的荷芳幽靜獨立散發(fā)著芳香。
  此句在用杜甫《曲江對雨》詩中“城上春云覆苑墻,江亭晚色靜年芳”,荷塘美景不禁讓人留連不舍。“胭脂雪瘦熏沉水,翡翠盤高走夜光。”這句拉近了人們的視野,由遠及近。寫水中荷花,寫花下荷葉。“胭脂雪”,蘇有詩云“臥聞海棠花,泥污燕脂雪。”意紅白相雜之色。“沉水”即沉香,閨房熏用。“夜光”借指荷葉上滾動的水珠。荷花飄香,水珠著色,不由使人向往如這般皎潔秀美的姑娘。這為上片。
  下片則立意頗新,拉開鏡頭。寫水邊群山,寫荷上明月,山黛空蒙,月波流轉,倒蘸波間,融成一個清幽朦朧的境界。“山黛遠,月波長,暮云秋影蘸瀟湘。”黃庭堅有《西江月》,曰:“遠山橫黛蘸秋波”似與此同情。不由使人覺之“山眉水目,顧盼含情”的女子裊裊出現(xiàn)。“醉魂應逐凌波夢,分付西風此夜涼。”荷花又稱為凌波仙子,語出曹植《洛神賦》,“灼若芙蓉出綠波,”“凌波微步,羅襪生塵,”故得名。面對荷花香艷,涼夜清風的美景,作者不由發(fā)概嘆,良宵美景君應賞,別負青春美少年。
  這首賞荷詞,詞風清韻,如月下荷塘,清新雅舒,暗香襲人。賞荷而不僅見荷,天光云影,山容水態(tài)皆入眼簾,而處處都烘托出一種賞荷時的恬淡溫馨的氣氛。遣詞造句中,精挑細揀,“秀、靜、瘦、遠 ”字字含情。有人謂“ 蓮體實肥,不宜言瘦”,(王若虛《滹南詩話》)并嘗易“膩”字,意雖同物,而詞境界全無。

【作者介紹】
  蔡松年(1107-1159)字伯堅,號蕭閑老人,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宋宣和末,從父蔡靖守燕山府,敗績降金。金天會年間,授真定府判官,嘗隨完顏宗弼(兀術)攻宋。累官至右丞相,封衛(wèi)國公。正隆四年卒,謚文簡。《金史》卷一二五有傳。松年能詩,“文詞清麗尤工樂府”(《金史》本傳)。其詞作《蕭閑老人明秀集》六卷,有魏道明注本,今存三卷。有道光間張蓉鏡小女??閣影鈔金源舊槧本,王鵬運《四印齋所刻詞》本,吳重熹《吳氏石蓮庵匯刻九金人集》本!度鹪~》復據(jù)《中州樂府》、《陽春白雪》等輯補,凡八十四首。多贈答、感時、抒懷,常流露身寵神辱、違己交病的矛盾心境。元好問稱其《念奴嬌》(離騷痛飲)為“公樂府中最得意者。讀之則其平生自處,為可見矣”。“百年以來,樂府推伯堅與吳彥高,號吳蔡體”(《中州集》卷一)。更多古詩詞賞析內(nèi)容請關注“小學生學習網(wǎng)”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quansongci/874828.html

相關閱讀:邵緝的詞集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賞析
陳亮的詞集
黃水村的詞集
曾?的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