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fèi)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江邊柳》雍裕之唐詩鑒賞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全唐詩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原文】

江邊柳

裊裊古堤邊,

青青一樹煙。

若為絲不斷,

留取系郎船。

【賞析】

  古人常借詠柳以賦別,這首詩也沒有脫離離情的舊旨,但構(gòu)思新穎,想象奇特而又切合情景。

  詩的一、二句,寥寥幾筆,繪出了一幅美麗的古堤春柳圖。古堤兩旁,垂柳成行,晴光照耀,通體蒼翠,蓊蓊郁郁,裊裊婷婷,遠(yuǎn)遠(yuǎn)望去,恰似一縷縷煙霞在飄舞。“裊裊”、“青青”,連用兩個(gè)疊字,一寫江邊柳的輕柔婀娜之態(tài),一寫其蔥蘢蒼翠的顏色,洗煉而鮮明。前人多以“翠柳如煙”、“楊柳含煙”、“含煙惹霧”等來形容柳的輕盈和春的?麗,這里徑直用“一樹煙”來稱呼柳樹,想象奇特,造語新穎。只此三字,便勾出了柳條婆娑裊娜之狀,烘托出春光的綺麗明媚,并為下面寫離情作了反襯。

  三、四兩句直接寫離情。詠柳惜別,詩人們一般都從折枝相贈(zèng)上著想,如“傷見路旁楊柳春,一重折盡一重新。今年還折去年處,不送去年離別人”(施肩吾《折楊柳》);“曾栽楊柳江南岸,一別江南兩度春。遙憶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白居易《憶江柳》)等等。雍裕之卻不屑作這種別人用過的詩句,而從折枝上翻出新意。“若為絲不斷,留取系郎船”,詩人筆下的女主人公不僅沒有折柳贈(zèng)別,倒希望柳絲綿綿不斷,以便把情人的船兒系住,永不分離。這一方面是想得奇,說出了別人沒有說過的語句,把惜別這種抽象的感情表現(xiàn)得十分具體、深刻而不一般化;同時(shí),這種想象又是很自然的,切合江邊柳這一特定情景。大江中,船只來往如梭;堤岸上,煙柳絲絲弄碧;柳蔭下畫船待發(fā),枝枝柔條正拂在那行舟上。景以情合,情因景生,此時(shí)此刻,萌發(fā)出“系郎船”的天真幻想,合情合理,自然可信。這里沒有一個(gè)“別”字“愁”字,但癡情到要用柳條兒系住郎船,則離愁之重,別恨之深,已經(jīng)不言而喻了。這里也沒有一個(gè)“江”字、“柳”字,而江邊柳“遠(yuǎn)映征帆近拂堤”(溫庭筠《楊柳枝》)的獨(dú)特形象,也是鮮明如畫。至此,“古堤邊”三字才有了著落,全詩也渾然一體了。

  中唐戴叔倫寫過一首《堤上柳》:“垂柳萬條絲,春來織別離。行人攀折處,是妾斷腸時(shí)。”由“絲”而聯(lián)想到“織”,頗為新穎,但后兩句卻未能由此加以生發(fā),而落入了窠臼;它沒有寫出堤上柳與別處柳的不同之處,如果把題目換成路邊柳、樓頭柳也一樣適用。其原因在于詩人的描寫,脫離了彼時(shí)彼地的特定情境。兩相比較,雍裕之的這首《江邊柳》匠心獨(dú)運(yùn)、高出一籌。

【作者介紹】

  雍裕之,中唐詩人,存詩一卷,著有《新唐書藝文志》傳于世。他的所有作品:雜曲歌辭·自君之出矣,游絲,柳絮,殘鶯,江上山,聽彈沈湘,蘆花,豪家夏,冰詠,農(nóng)家望晴,了語,折柳贈(zèng)行人,題蒲葵扇,贈(zèng)苦行僧,兩頭纖纖,早蟬,秋蛩,江上聞猿,不了語,宮人斜,曲江池上,宿棣華館聞雁,江邊柳,剪彩花,春晦送客,四氣,四色,大言,細(xì)言,山中桂。更多古詩詞賞析內(nèi)容請(qǐng)關(guān)注“小學(xué)生學(xué)習(xí)網(wǎng)”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quantangshi/1068568.html

相關(guān)閱讀:李百藥的詩
卷四百三十九?白居易的詩
《聽鄭五?彈琴》孟浩然唐詩鑒賞
《鸚鵡》羅隱唐詩鑒賞
趙起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