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秋興八首
其一
玉露凋傷楓樹林1,巫山巫峽氣蕭森2。
江間波浪兼天涌3,塞上風(fēng)云接地陰4。
叢菊兩開他日淚5,孤舟一系故園心6。
寒衣處處催刀尺7,白帝城高急暮砧8。
【注釋】
1.玉露:秋天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凋傷:使草木凋落衰敗。
2.巫山巫峽:即指夔州(今奉節(jié))一帶的長江和峽谷。蕭森:蕭瑟陰森。
3.兼天涌:波浪滔天。
4.塞上:指巫山。接地陰:風(fēng)云蓋地。“接地”又作“匝地”。
5.叢菊兩開:杜甫此前一年秋天在云安,此年秋天在夔州,從離開成都算起,已歷兩秋,故云“兩開”。“開”字雙關(guān),一謂菊花開,又言淚眼開。他日:往日,指多年來的艱難歲月。
6.故園:此處當指長安。
7.催刀尺:指趕裁冬衣。“處處催”,見得家家如此。
8.白帝城:即今奉節(jié)城,在瞿塘峽上口北岸的山上,與夔門隔岸相對。急暮砧:黃昏時急促的搗衣聲。 砧:搗衣石。急暮砧:黃昏時急促的搗衣聲。砧,搗衣石。
【白話譯文】
楓樹在深秋露水的侵蝕下逐漸凋零、殘傷,巫山和巫峽也籠罩在蕭瑟陰森的迷霧中。巫峽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烏云則像是要壓到地面上來似的,天地一片陰沉。花開花落已兩載,看著盛開的花,想到兩年未曾回家,就不免傷心落淚。小船還系在岸邊,雖然我不能東歸,飄零在外的我,心卻長系故園。又在趕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搗制寒衣的砧聲一陣緊似一陣?磥碛忠荒赀^去了,我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
【賞析】
《秋興》八首是杜甫寄居四川夔州(四川奉節(jié)縣)時(大歷二年——767年)的作品,是杜甫的七言律詩的代表作。《秋興》八首為次第相連首尾呼應(yīng)的組詩,杜甫時處夔府西閣,因秋而起興,分詠為八首,合則為一組。詩人以寄居夔州北望長安為主題,表現(xiàn)對祖國興衰動亂的無限關(guān)切。
這第一首,為八詩之總領(lǐng),因秋起興,觸景傷情,思致纏綿,斷而復(fù)續(xù),總為秋興所感。
起聯(lián)直點秋景。開始就呈現(xiàn)出秋風(fēng)蕭瑟冷落凄清的悲涼景色。玉露,楓林,霜打楓林,林葉轉(zhuǎn)紅,山峽之間秋氣凜然,中間加一“凋傷”,秋意全出。巫山、巫峽是夔地之景!端(jīng)注》:“江水歷峽,東逕新崩灘..其下十余里有大巫山,..其間首尾百六十里,謂之巫峽,蓋因山為名也。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此時,詩人正值晚年多病,知交零落,離開成都后本想沿江而下,不意滯留夔州,心境抑郁,望秋傷情,寫出孤寂肅殺的詩句。三四句緊承起聯(lián)對秋景作進一層渲染。江間、塞上緊扣夔府;浪涌、云陰緊承秋意。江間承巫峽,塞上承巫山。巫峽江中,波浪勢若兼天,寫江水倒流,自天而下;巫山塞上,風(fēng)云接地,寫陰霾由地而升。“波浪兼天涌”為自下而上一片秋色;“風(fēng)云接地陰”為自上而下一片秋色;這兩句以飛動、狀闊的筆觸敘寫詩人憂郁的情懷,使情景交融,創(chuàng)造了一個新的動人意境。三聯(lián)承二聯(lián)一轉(zhuǎn),江間承峽,塞上承山,菊開山間,舟系江中,這四句錯綜相映;而江間塞上,狀其悲愁,叢菊孤舟,寫其凄緊。杜甫在夔州,已經(jīng)過兩個秋天,所以說“叢菊兩開”;故園心指回到長安杜陵的愿望,詩人原擬棹孤舟而出峽,一葉小舟寄托著返回故里的希望,如今卻還牢系在江邊,不能東下。結(jié)聯(lián)轉(zhuǎn)入秋思,進一步把秋思寫足。秋已深,家家都在趕制寒衣,準備越冬了,剛剛換下來的舊衣也在搗洗,準備收藏起來,而詩人客居他鄉(xiāng),貧寒孤寂,不勝悲涼。“刀尺”而說“催”,“暮砧”而說“急”,處處寫出寄寓他鄉(xiāng)之感和思念家鄉(xiāng)之情。“處處催”,是寫眼前一片秋景催人;“ 催”字,“急”字,刀尺催而砧聲急,形象地寫出詩人急不可耐的思念故園、心懷家國的迫切心情。
全詩因秋起興,交織著深秋的冷落蕭條心情的寂寞凄楚,以及對國事的憂傷。三四句承接二句;觸景傷懷,五六句轉(zhuǎn)七八句。起伏回環(huán),回腸蕩氣。
【作者介紹】
杜甫(712~770),字子美,嘗自稱少陵野老。舉進士不第,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是唐代最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宋以后被尊為“詩圣”,與李白并稱“李杜”。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nèi)容深刻。許多優(yōu)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zhuǎn)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shù)上,善于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于律詩;風(fēng)格多樣,而以沉郁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更多古詩詞賞析內(nèi)容請關(guān)注“小學(xué)生學(xué)習(xí)網(wǎng)”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quantangshi/664329.html
相關(guān)閱讀:全唐詩 卷一百一十七 張旭
《贈闕下裴舍人》錢起唐詩鑒賞
沈?期的詩
陸暢的詩
蘇拯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