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玉華宮》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作品,這首五言古詩,作于肅宗至德二年(757)閏八月。當時,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剛到第三個年頭,國家破敗不堪,人民災(zāi)難深重。詩人又橫遭政治上的打擊,心頭更增凄涼之意。他自長安回陜北?州探視妻子,路過殘破的玉華宮,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詩。
【原文】
玉華宮
溪回松風長,
蒼鼠竄古瓦。
不知何王殿,
遺構(gòu)絕壁下。
陰房鬼火青,
壞道哀湍瀉。
萬籟真笙竽,
秋色正瀟灑。
美人為黃土,
況乃粉黛假。
當時侍金輿,
故物獨石馬。
憂來藉草坐,
浩歌淚盈把。
冉冉征途間,
誰是長年者?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作于肅宗至德二年(757)閏八月。時安史之亂國家破敗不堪,人民災(zāi)難深重。詩人政治上受到打擊,內(nèi)心凄涼。他自長安回陜北?州探視妻子,路過殘破的玉華宮,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詩。
詩人以凄絕之筆,記興亡之慨,抒發(fā)了悲涼深長的人生喟嘆,讀來凄楚動人。
【賞析】
詩中前八句描寫舊宮的凄涼景象。先寫舊宮外景:
“溪回松風長,蒼鼠竄古瓦”,宮前溪水回流,松風長嘯,蒼褐色的老鼠在古瓦上竄來竄去。這遺棄在絕壁之下的宮殿,不知是何代帝王所建?接著寫舊宮內(nèi)景:不知何王殿,遺構(gòu)絕壁下。那陰森的房中,青瑩的燈光仿佛夜間的鬼火一樣,年久失修的道路上流著湍急的水,水聲好象在哀鳴。而除此以外的一切自然之聲,卻象笙和竽的吹奏聲一樣,悅耳動聽,宮院內(nèi),秋色正顯得分外瀟灑。這里,作者用穿插手法,在每四句中,前兩句寫景,欲盡未盡,忽入抒情,在時斷時續(xù)的跳躍式的寫景中,插入自己的感慨,把景與情自然而然地結(jié)合起來,避免了平鋪直敘,使情景達到了高度的融合。同時,正如王嗣?在《杜臆》中所說:“萬籟笙竽,秋色瀟灑,吊古中忽入爽語,令人改觀,然適以增其凄慘耳。”即在描寫上采用了反襯法,即以樂襯哀。當此海內(nèi)烽煙四起之際,自然聲·1610·《唐詩鑒賞大典》
音、自然景物不因人事而變化,在秋色中顯得這般美好,而眼前的古殿,卻已滿目荒涼。一個“古”字、一個“正”字,透出了此中消息,表現(xiàn)了作者在遣詞用字上的匠心獨具。這樣反襯,昔盛今衰的對比更為強烈,作者的人生無常的感想也暗寓其中,為后八句作了巧妙的鋪墊。
詩歌后八句抒寫對舊宮荒涼的感慨。前四句承上而來,感嘆人與物的幻滅無常。先寫人:昔日宮中的美女,早已化為黃土,何況那些殉葬的木偶人呢!再寫物:當年陪侍太宗的金輿,多么華美,如今何在?
留存下來的,只有荒殿門前那冰冷的石馬了。從對人和物的感慨中,自然而然地引出了后四句的憂嘆。詩人難以承受這所見所感的憂傷,癱坐在草地上,時而高歌,時而痛哭,淚如雨下。在歷史的漫漫長河中,有誰能夠長存永駐呢?這浩茫無際的人生憂傷,真是無終無了!仇兆鰲在《杜詩詳注》中說:“上章(指《九成宮》)以傷亂作結(jié),本章(即《玉華宮》)以憂老作結(jié)。”其實,這首詩在憂老中,更多地包含著傷亂的心情。作此詩時杜甫已經(jīng)四十六歲,除困守長安十年外,又經(jīng)歷了三年的戰(zhàn)亂,戰(zhàn)亂的摧殘,使人感到易于衰老,生死無常,他深刻地領(lǐng)悟到人生的艱辛,更體會到戰(zhàn)爭給人們帶來的深重災(zāi)難。此時,他看到舊宮的荒涼景象,因景及人,因人而國,將個人的憂傷與國家的命運緊緊地聯(lián)系起來,憂生而又憂世,使得全詩的意義更為深廣,從而產(chǎn)生出更加沉郁的思想力量。
【作者介紹】
杜甫(712~770),字子美,嘗自稱少陵野老。舉進士不第,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是唐代最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宋以后被尊為“詩圣”,與李白并稱“李杜”。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nèi)容深刻。許多優(yōu)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zhuǎn)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shù)上,善于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于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郁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更多古詩詞賞析內(nèi)容請關(guān)注“小學生學習網(wǎng)”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shici/quantangshi/925976.html
相關(guān)閱讀:《古悠悠行》李賀唐詩鑒賞
司馬承禎的詩
喻坦之的詩
全唐詩 卷一百七十 李白
卷四百零九?元稹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