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有兩個同母妹妹: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兩個公主都在很年輕的時候,自愿做了女道士。玉真公主李持盈,字玄玄(692年-762年),是武則天的孫女,她的童年,是在戰(zhàn)戰(zhàn)兢兢中度過的。
玉真公主出生不久,就沒了母親,那時候,武則天對自己立的太子,從來都不信任,生怕一不小心,就被兒子踢下臺。武則天的婢女團兒,接受收買,誣陷太子的劉皇后和德妃,說她們經(jīng)常半夜三更在屋子里做咒蠱,詛咒武則天,武則天就派人將太子的后妃殺死在后宮,然后拋尸。
那時候,玉真公主只有二三歲左右,唐玄宗當皇帝后,多次探尋他們兄妹三人的親生母親??德妃的葬身之處,都沒有結(jié)果。金仙和玉真兩姐妹成長的時候,恰好是宮廷斗爭最錯綜最血腥的時候,最積極參政最飛揚跋扈的公主,恰好下場最慘。
可以想見,這些她們都耳聞目睹,姐妹倆又沒了母親的庇護,在宮里更是處處留心,盡量遠離這些復雜的人事。她們姐妹倆,在年幼時可能十一二歲,就開始慕仙學道,向往靜修的生活,玉真公主,很像《紅樓夢》里的惜春,“堪破三春景不長”,她說:“請入數(shù)百家之產(chǎn),延十年之命”,就是說寧肯放棄一部分公主的待遇,只求延命。
浮華生活是短暫難保的,還不如多活幾年??甚至長生不死??那時很多學道的人,相信這一點。金仙公主二十三歲左右,玉真公主二十歲左右,姐妹倆一起向父親唐睿宗提出要出宮做女道士。
古代女子是很難挺到這個歲數(shù)還不出嫁的,所以有人推測,她們都曾嫁過人,但并不愿意過婚姻生活,等到父親唐睿宗一當政,她們就立刻提出離婚,過她們幼時就愿意過的生活。皇帝當然不會輕易同意,主要是怕委屈了兩位公主。
但公主很堅決,她們提出為“母親祈!钡睦碛。這大概使皇帝想起了她們橫遭不測的可憐的母親,的確是孤魂野鬼,需要超度。然而這樣一個修道的公主就讓唐朝的兩位大詩人為其爭風吃醋。
開元十七年時,李白在和玉真公主見面時,為其作《玉真仙人詞》,把玉真公主寫得像九天玄女一般浪漫。魏顥的《李翰林集序》云:“(李)白久居峨眉,與丹丘因持盈法師達。白亦因之入翰林。”這里的持盈法師指的就是玉真公主,道教在李白和玉真公主其中起了不少作用,玉真公主和李白之間對道教,尤其是上清道的知識上有不少的共鳴。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shiren/1149668.html
相關閱讀:施惠
林披
王籍
李陽冰簡介_李陽冰的資料介紹
揭秘“中國夢”一詞由來:最早使用者為南宋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