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fèi)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蕭德藻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詩人大全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蕭德藻 南宋人。字東夫,自號千巖老人。閩清(今屬福建)人。生卒年不詳。生平   紹興二十一年(1151)進(jìn)士。初任尤川縣丞,后為湖北參議,再調(diào)湖州烏程令。因愛當(dāng)?shù)厣剿,遂移家烏程,住縣中屏山,其地有千巖之勝,所以自號“千巖老人”,表示歸隱不仕。時為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他與楊萬里在湖南零陵旅舍中認(rèn)識(據(jù)葉渭清《楊誠齋年譜》),言論契合,遂定交為友。次早,德藻動身,作詩為別,萬里也和詩一首。德藻對萬里說:“我們定交有如定婚一樣,應(yīng)各留一詩為證。從此,二人成為詩友。但德藻早已淡于功名,無意做官。光宗朝,廣西提點(diǎn)刑獄缺員,楊萬里曾推薦他擔(dān)任,宰相王淮說;“我深知蕭東夫的性格,我曾請他作杭州太守,他稱病不就,不必說更遠(yuǎn)的廣西了!苯B熙二年(1191年),德藻既喪妻又失去兒子,既貧且病,但仍耽好作詩,苦吟不輟,后來曾一度到福州,擔(dān)任福建安撫司參議的閑職,卒年不詳。宋人方回在《瀛奎律髓》中說道:“如果蕭不早死,即楊萬里猶出其下!笨梢娝谀纤卧妷系牡匚。   蕭德藻曾向曾幾學(xué)詩。楊萬里《淳熙薦士錄》列他為第13人,說他“文學(xué)甚古,氣節(jié)甚高,其志常欲有為,其進(jìn)未嘗茍合。老而不遇,士者屈之”。楊萬里將他與尤袤、范成大、陸游并舉,稱為“四詩翁”、“四詩將”(《進(jìn)退格寄張功父姜堯章》、《謝張功父送近詩集》、《誠齋集》卷四十一、卷三十九),說:“近世詩人若范石湖之清新,尤梁溪之平淡,陸放翁之敷腴,蕭千巖之工致,余所畏也,”(《千巖擇稿》序)。詩風(fēng)古硬頓挫而有深致,樂雷發(fā)《書蕭千巖集》評其詩風(fēng)為“古似洞庭張雅樂,嚴(yán)如即墨斂殘兵”(《雪磯叢稿》)。如《古梅二絕》:“湘妃危立瘦蛟背,海月冷掛珊瑚枝。丑怪驚人能嫵媚,斷魂只有曉寒知”;“百千年蘚著枯樹,一兩點(diǎn)春供老枝。絕壁笛聲那得到,直愁斜日凍蜂知”;可窺見其特色。   蕭德藻著有《千巖擇稿》七卷,死后由楊萬里作序刊行,可惜元代時,詩版本在永州被毀,后人競無從看到他的詩集了。從清人鄭方坤《全閩詩話》所引的各家記載中只找到《古梅》(二首)、《采蓮曲》(二首)、《次韻傅唯肖》、《登岳陽樓》、《虞美人草》、《詹公祠》、《樵夫》等九首和一些零句。其中以《古梅》一首最佳,詩云:“湘妃危立凍蚊背,海月冷掛珊瑚枝。丑怪驚人能嫵媚,斷魂只有曉寒知!苯娙岁愌茉u云:“梅花詩之工,至此可嘆觀止,非林和靖所能想到(《宋詩精華錄》)。另《樵夫》一首富有勞動人民的生活真實(shí)性,詩云:“一擔(dān)乾柴古渡頭,盤纏一日頗優(yōu)游。歸來澗底磨刀斧,又作全家明日謀”。蕭詩用字造句,都立意要生硬新奇,不肯落俗套,深受江西派的影響!   大詞家姜夔(字堯章,號白石道人,江西鄱陽人)。就是蕭的侄女婿。因?yàn)榻绲母赣H姜噩,與德藻是同科進(jìn)士,曾知河陽縣,卒于官。所以姜夔以故人子的身分見蕭,蕭十分器重姜的文才,曾說:“學(xué)詩數(shù)十年,始得一友。”就把兄女嫁給他,并介紹他去見楊萬里。楊讀了姜的詩,大加稱賞,贈詩給他,中有“尤、蕭、范、陸四詩翁,此后誰當(dāng)?shù)谝还?”?a href='http://www.yy-art.cn/juzi/' target='_blank'>句子。因此,姜對蕭德藻懷有知己之感,姜有好幾首詞,如《一萼紅》、《惜紅衣》等,都是為紀(jì)念蕭而作的。其名作《揚(yáng)州慢》一詞,為感傷時事而作,姜在詞末注云:“千巖老人以為有黍離之感焉。足見對蕭的尊重。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shiren/407604.html

相關(guān)閱讀:陳師道
曹豳
劉禹錫
牛希濟(jì)
楊衡


  • 上一篇:李方膺
  •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