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寶初(742年),綦毋潛返洛陽、長安謀求復(fù)官。天寶十一年任左拾遺,享從八品,后長為著作郎,享五品。后“安史之亂”爆發(fā),他再度歸隱,但未返里,仍游于江淮一帶。此后不知所終,享年65歲左右。
綦毋潛是唐代江西最有名的詩人。前人對他的評價較高:“盛唐時,江右詩人惟潛最著”、“清回撥俗處,故是摩詰一路人”。說明他的詩風接近王維。《全唐詩》收錄他的詩1卷26首,內(nèi)容多為與上大夫?qū)び脑L隱的情趣,代表作《春泛若耶溪》選入《唐詩三百首》。
綦毋潛(約692?749年),字孝通,荊南(荊州區(qū))人。開元十四年(726年)進士,初授為宜壽縣尉后至著作郎。因四下亂,見做官環(huán)境日益險惡而辭職回鄉(xiāng)隱居。
綦毋潛詩歌章句挺拔不凡,色彩鮮明,善于抒發(fā)世俗之外的感情,如《春泛若郁溪》:“幽意無斷絕,此去隨所偶。晚風吹行舟,花落入溪口。際夜轉(zhuǎn)西壑,。隔山望南斗。潭煙飛溶溶,林月低向后。生事且彌漫,愿為持竿叟”。把山勢、溪水、晚風、小舟描寫得輕靈生動,詩歌的視野也十分開闊,際夜、南斗、潭煙、林月,仿佛把人帶到了天上的世界,浮想聯(lián)翩。 《題棲霞寺》、《茅山洞口》都被評論為有影響的好詩。辛文房《唐才子傳》稱其:荊南分野,數(shù)百年來,獨秀斯人。” 認為他創(chuàng)造了當時南方詩人的最高水平。王維在《送綦毋秘書棄官還江東》中寫道:“明時久不達,棄置與君同。天命無怨色,人生有素風!北憩F(xiàn)了太平盛世下,彼此官運都不亨通,但不怨天尤人,保持一向純樸的風范?梢钥闯觯蹙S與綦毋潛不僅人情誼、文情濃,在思想感情上也相知相通。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shiren/621186.html
相關(guān)閱讀:翁承贊
王繼勛
林嗣環(huán)
蘇軾是哪個朝代的詩人
漢樂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