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柳永
一葉扁舟輕帆卷,暫泊楚江南岸。
孤城暮角,引胡笳怨。
水茫茫,平沙雁,旋驚散。
煙斂寒林簇,畫屏展。
天際遙山小,黛眉淺。
舊賞輕拋,到此成游宦。
覺客程勞,年光晚。
異鄉(xiāng)風物,忍蕭索、當愁眼。
帝城賒,秦樓阻,旅魂亂。
芳草連空闊,殘照滿。
佳人無消息,斷云遠。
【注釋】:
這首《迷神引》是柳永五十歲后宦游各地的心態(tài)寫照,是一首典型的羈旅行役之詞。這首詞深刻地反映了柳永的矛盾心理,特別是作為一名不得志的封建文人的苦悶與不滿,有一定的思想意義。
詞起句寫柳永宦游經(jīng)過楚江 ,舟人將風帆收卷,靠近江岸 ,作好停泊準備!皶翰础北硎咎焐珜⑼恚瑫呵抑顾,明朝又將繼續(xù)舟行。從起兩句來看,詞人一起筆便抓住了“帆卷”、“暫泊”的舟行特點,而且約略透露了旅途的勞頓。可見他對這種羈旅生活是很有體驗的。繼而作者以鋪敘的方法對楚江暮景作了富于特征的描寫! 孤城暮角 ,引胡笳怨”描寫的是:傍晚的角聲和笳聲本已悲咽 ,又是從孤城響起,這只能勾惹羈旅之人凄黯的情緒,使之愈感旅途的寂寞了! 暮角 ”與“胡笳”定下的愁怨情調(diào)籠罩全詞 。接著自“ 水茫!笔济枥L了茫茫江水,平沙驚雁 ,漠漠寒林 ,淡淡遠山。這樣一幅天然優(yōu)美的屏畫,也襯托出游子愁怨和寂寞之感。上片對景色層層白描,用形象來表達感受,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
下片起兩句直接抒發(fā)宦游生涯的感慨,接下來將這種感慨作層層鋪敘。旅途勞頓,風月易逝,年事衰遲,是寫行役之苦;“異鄉(xiāng)風物 ”,顯得特別蕭索,是寫旅途的愁悶心情;帝都遙遠,秦樓阻隔,前歡難斷,意亂神迷,是寫傷懷念遠的情緒。詞人深感“舊賞”與“ 游宦 ”難于兩全,為了“游宦”而不得不“舊賞輕拋”!暗鄢恰敝副彼味汲倾昃,“秦樓”借指歌樓。這些是詞人青年時代困居京華、留連坊曲的浪漫生活的象征。按宋代官制,初等地方職官要想轉(zhuǎn)為京官是相當困難的,因而在詞人看來,帝城是遙遠難至的。宋代不許朝廷命官到青樓坊曲與歌妓往來,否則會受到同僚的彈劾,于是柳永便與歌妓及舊日生活斷絕了關系 。故而詞人概嘆“帝城賒,秦樓阻”。
“芳草連空闊,殘照滿”是實景,形象地暗示了賒遠阻隔之意;在抒情中這樣突然插入景語,敘寫富于變化而生動多姿。結(jié)句“佳人無消息,斷云遠”,補足了“秦樓阻”之意。“佳人”即“秦樓”中的人,因種種原因斷絕了消息,舊情象一片斷云隨風而逝。從這首詞中可以看出作者對仕途的厭倦情緒和對早年生活的向往,內(nèi)心十分矛盾痛苦?梢哉f,這首《迷神引》是柳永個人生活的縮影:少年不得志,便客居京都,流連坊曲,以抒激憤;中年入仕卻不得重用,又隔斷秦樓難溫舊夢,心中苦不堪言?嗖豢把詤s偏要言,這首詞上片言“暫泊”之愁,下片道“游宦”之苦 。在大肆鋪敘中見出作者心中真味 ,可謂技巧嫻熟,意蘊雋永。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songci/1212702.html
相關閱讀:《湘春夜月?近清明》譯文注釋_《湘春夜月?近清明》點評_黃孝邁
《天門謠?牛渚天門險》譯文注釋_《天門謠?牛渚天門險》點評_賀
《淡黃柳?空城曉角》譯文注釋_《淡黃柳?空城曉角》點評_姜夔的
桂枝香?登臨送目_王安石_翻譯注釋_賞析講解
暗香·舊時月色 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