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浣溪沙》宋詞賞析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宋詞精選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浣溪沙   歐陽修   堤上游人逐畫船,拍堤春水四垂天①。綠楊樓外出秋千。   白發(fā)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盞頻傳②。人生何處似尊前!   【注釋】  、偎拇固欤禾炷凰拿娲沟。  、诹(yāo):古曲調名,又名《綠腰》,是曲調中聲奇美者。幺是小的意思,因為調羽弦最小,節(jié)奏繁急而得名。雙調,九十四字,仄韻。   【譯文】   堤上,游人如織,笑語喧闐;湖上,畫船輕漾,春水連天。好一幅踏青賞春的圖畫! 然而,這圖畫的點晴之處,卻不在堤上、湖上、而在湖岸邊、院墻內、高樓下。那綠楊叢中蕩起的秋千架兒、那隨著秋千飛舞而生的盈盈笑聲,才是青春少女的歡暢、才是春天氣息蕩漾的所在;唯因它曾經深錮墻內,故如今鼓蕩而出,便分外使人感染至深。船中的太守,此時也顧不得有誰在竊笑了,他情不自禁在皤然白發(fā)上插入一朵鮮花、添上一段春色,讓絲竹繁奏、將酒杯頻傳。   【賞析】   此詞寫賞春的雅興。上闋三句一句一景,寫船外的風光。春意融融,爛漫人生在春日更表現(xiàn)出鮮美的活力!熬G楊樓外出秋千”,將綠楊與少女疊入一個畫面,贊賞與羨慕洋溢著鮮活的春情。下闋寫船內賞春遣懷的豪情,“君莫笑”,則明知已態(tài)反常而偏欲為之,倍增其“戴花”的感染力。最后一句抒發(fā)作者內心萬事不如意的郁悶。全詩平易和暢,結構工整。   此詞以清麗質樸的語言,描寫作者春日載舟潁州西湖上的所見所感。詞的上片描摹明媚秀麗的春景和眾多游人的歡娛,下片寫作者畫舫中宴飲的情況,著重抒情。整首詞意境疏放清曠,婉曲蘊藉,意言外,別有意趣。   “堤上游人逐畫船”,寫所見之人:堤上踏青賞春的人隨著畫船行走。一個“逐”字,生動地道出了游人如織、熙熙攘攘、喧囂熱鬧的情形!芭牡檀核拇固臁,寫所見之景:溶溶春水,碧波浩瀚,不斷地拍打著堤岸;上空天幕四垂,遠遠望去,水天相接,廣闊無垠。第三句“綠楊樓外出秋千”,寫出了美景中人的活動。這句中的“出”字用得極妙。晁無咎說:“只一‘出’字,自是后人道不到處!(吳曾《能改齋漫錄》卷十六引)王國維則說:“余謂此本于正中(馮延巳字)《上行杯》詞‘柳外秋千出畫墻’,但歐語尤工耳!薄度碎g詞話》卷上(“出”字突出了秋千和打秋千的人,具有畫龍點睛的作用,使人們好像隱約聽到了綠楊成蔭的臨水人家傳出的笑語喧鬧之聲,仿佛看到了秋千上嬌美的身影,這樣就幽美的景色中,平添出一種盎然的生意。   “白發(fā)戴花君莫笑”,“白發(fā)”,詞人自指。這樣的老人頭插鮮花,自己不感到可笑,也不怕別人見怪,儼然畫出了他曠放不羈、樂而忘形的狂態(tài)。下句“六幺催拍盞頻傳”和上句對仗,但對得靈活,使人不覺。“六幺”即“綠腰”,曲調名!芭摹,歌的節(jié)拍。此句形象地寫出畫船上急管繁弦、樂聲四起、頻頻舉杯、觥籌交錯的場面。歇拍“人生何處似尊前”,雖是議論,但它是作者感情的升華,寫得凄愴沉郁,耐人品味。   此詞寫出歐陽修與民同樂,同慶春天蒞臨的情懷。在詞中他忘卻了貶官潁州的煩惱,他愿在春醪中沉醉,一如他的雅號“醉翁”。   堤上,游人如織,笑語喧闐;湖上,畫船輕漾,春水連天。好一幅踏青賞春的圖畫! 然而,這圖畫的點晴之處,卻不在堤上、湖上、而在湖岸邊、院墻內、高樓下。那綠楊叢中蕩起的秋千架兒、那隨著秋千飛舞而生的盈盈笑聲,才是青春少女的歡暢、才是春天氣息蕩漾的所在;唯因它曾經深錮墻內,故如今鼓蕩而出,便分外使人感染至深。船中的太守,此時也顧不得有誰在竊笑了,他情不自禁在皤然白發(fā)上插入一朵鮮花、添上一段春色。讓絲竹繁奏、將酒杯頻傳,他要與民同樂,同慶春的蒞臨。忘卻貶官潁州的煩惱吧,他愿在春醪中沉醉,一如他的雅號:"醉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songci/345276.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