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鷓鴣天?鵝湖歸病起作_辛棄疾_翻譯注釋_賞析講解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宋詞精選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作品簡介】

  《鷓鴣天·鵝湖歸病起作》由蔣捷創(chuàng)作,被選入《宋詞三百首》。這首詞是辛棄疾謫居鵝湖時受盡權奸排斥,病初愈后抒情寄意之作。上闋寫鵝湖自然風光,如老人歷盡滄桑后的恬靜平淡。下闋開頭感情陡轉,對朝廷一再強加的無端迫害,感到驚異與悲憤。但隨后詞人又在大自然中找到解脫。最后兩句,傾吐出老弱多病的切膚之憾。更多宋詞賞析文章敬請關注小學生學習網的《宋詞三百首》專欄。

【原文】

  《鷓鴣天·鵝湖歸病起作①》

  作者:辛棄疾

  枕簟溪堂冷欲秋,斷云依水晚來收。紅蓮相倚渾如醉,白鳥無言定自愁。

  書咄咄②,且休休③,一丘一壑也風流。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覺新來懶上樓。

【注釋】

①鵝湖:在江西鉛山縣,辛棄疾曾謫居于此,后卒于此。
②蕈:竹席。
③咄咄(duō):嘆詞,表示驚詫。據《晉書·殷浩傳》載:殷浩被免職后,雖口無怨言,卻終日里用手在空中寫“咄咄怪事”四字。
 休休:唐司空圖晚號“耐辱居士”,隱居虞鄉(xiāng)王官谷,建“休休亭”!杜f唐書·司空圖傳》載,司空圖退休后,隱居條山,筑“休休亭”,表示對仕途失望,甘心退隱。

【翻譯】

  躺在竹席上,浮云順水悠悠,黃昏的暮色將它們漸漸斂收。紅艷艷的蓮花互相倚靠,科像姑娘喝醉了酒,羽毛雪白的水鳥安閑靜默,定然是個獨個兒在發(fā)愁。與其像殷浩朝天空書寫“咄咄怪事”發(fā)泄怒氣,人鄧小平如像司空圖尋覓美好的山林安閑,自在去隱居,一座山丘,一條谷壑,也是風流瀟灑,我不知而今衰損了多少精力,連上樓都無心無力。

【講解】

  此詞是作者罷官閑居上饒期間(45歲至53歲)的作品,由題目可知:作者游罷鵝湖歸來后,曾患過一場疾病,病愈后他登樓觀賞江村的夜景,忽然驚嘆時光的流逝,深深感到自己的筋力衰退,再一回想過去,更是百感交集,因而寫了這首詞抒發(fā)心中的悲憤。

  詞的上闋寫景,下闋抒情。但景中有情,只不過是非常含蓄而已,須細察始能體會。“枕簟”句寫氣候變化:枕簟初涼,溪堂乍冷,雖然還未入秋,但是已能感到秋意。這種清冷的感覺,既是自然環(huán)境的反映,也是詞人心緒的外射。“斷云”句寫江上風光:飄浮在水面上的片斷煙云在落日的余暉中漸漸消散,眼前出現(xiàn)了水遠天長,蒼茫無際的畫面。這景象給詞人帶來一種廣闊的美感,也引起了他的惆悵。“紅蓮”、“白鳥”二句轉寫近前景物:池塘里盛開的紅蓮互相偎倚,宛若喝醉了酒的美人。堤岸上的白鷺靜靜地兀立著,它一定正在發(fā)愁罷!“醉”字由蓮臉之紅引出,“愁”字由鳥頭之白生發(fā),這兩詞用的真是恰到好處。紅蓮白鳥互相映襯,境界雖美,但“醉”、“愁”二字表露出詞人內心的苦悶。以上的景物描寫,不但隱含著詞人憂傷抑郁的意緒,而且為下闋抒情制造了一種清冷、空虛又而沉悶的氛圍。

  下闋頭三句雖承上述氛圍和意緒,但在情感的表現(xiàn)上卻有顯著變化:變含蓄為明朗,于抑郁為曠達。這三句連用了三個典故。“書咄咄”句用殷浩事。《晉書·殷浩傳》載殷浩熱中富貴,罷官后終日手書空作“咄咄怪事”四字(意為“哎哎,這真是怪事!”)。“且休休”用司空圖事!杜f唐書·司空圖傳》載司空圖輕淡名利,隱居中條山,他作的《休休亭記》云:休,休也,美也,既休而具美存焉。(按司空圖的解釋,“休”字有二義,一為閑退,一為安適。“休休”即閑適之意。)“一丘一壑也風流”用班嗣語!稘h書·敘傳》載班嗣書簡云:“漁釣于一壑,則萬物不奸其志;棲遲于一丘,則天下不易其樂。”這三句連起來的意思是:何必終日書空作“咄咄怪事”呢?倒不如姑且安享閑居的清福罷,隱居山林那也很高雅。前一句作反問語,表示不以殷浩為然;后二句作自慰語,表示隱居也自有其樂?雌饋碓~人好象真的樂意當隱士了,但實際上這是悲憤卻故作曠達之辭,比直抒悲憤更感強烈。三個典故用在一起,不但氣勢連貫,而且意思曲折。末尾二句在情感表現(xiàn)上又有顯著變化;變坦率為委婉,曠達為悲涼。“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覺新來懶上樓”!化用劉禹錫《秋日書懷寄白賓客》詩“筋力上樓知”句意。看似寫病后衰弱的尋常感覺,實則含有“英雄江左老”(辛詞《滿江紅》)的悲憤。 更多宋詞賞析文章敬請關注小學生學習網的《宋詞三百首》專欄。

  作者一生志在恢復中原,雖遭讒毀擯斥但堅持如故,因此表現(xiàn)在這里的便不是一般驚衰嘆老的感傷,而是深恐功業(yè)難成的憂慮。劉辰翁說他“英雄感愴,有在常情之外”(《辛稼軒詞序》),乃是深知作者人格與詞意之言。

  依上所述,此詞蘊含的情感是異常深沉的,但詞人使用的語言卻又極為平淡。上闋描述氣候的清冷、云水的舒卷和花鳥的靜默,都無奇險之處,而寂寞沉悶的氣氛已足以使人愁苦,下闋出語十分曠達,但政治上失意的情緒愈令人感覺凄涼結尾二語尤其淡樸淺近,猶如野叟閑談,略不經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感慨就表現(xiàn)得極其厚重。這種以淡語寫深情的藝術,正如劉熙載說的“極煉如不煉,出色而本色,人籟悉歸天籟”(藝概·詞曲概),是一種更為精湛的藝術。

  鷓鴣天·鵝湖歸病起作,辛棄疾同名詞有兩首,另一首詞的原文如下(選自《唐宋名家詞選》:龍榆生教授編選,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零年版。)

  鷓鴣天·鵝湖歸病起作

  著意尋春懶便回,何如信步兩三杯?

  山才好處行還倦,詩未成時雨早催。

  攜竹杖,更芒鞋。

  朱朱粉粉野蒿開。

  誰家寒食歸寧女,笑語柔桑陌上來?

  信:放任。

  寒食:節(jié)令名,清明節(jié)前一天(或說清明前兩天)。相傳起于晉文公悼介之推事,以介之推抱木焚死,就定于是日禁火寒食。節(jié)后另取榆柳之火,以為飲食,謂“新火”。

  歸寧:歸家省親。多指出嫁之女歸省,亦有用于男子者也。

  鑒賞內容有限,以下鑒賞內容來自互聯(lián)網,本人感覺不太滿意,希望有高人來完善。

  鷓鴣天·鵝湖歸病起作詞賞析   這是一首尋春的小詞。尋春游春,是詩詞中一個永恒的話題。春天是年年要歸來的,而誰人不萌發(fā)尋春、游春之念呢?此種欲念產生之根源,無非來自人們在萬象更新之際對新生活更加充滿活力的一種企盼。然而在尋春之時,因每人的性情、經歷、見識各有不同,其所見所感,又必有種種差異。辛棄疾在此詞中表現(xiàn)的,又是一種什么樣的尋春意緒呢?

  作者并未開門見山地道出他的尋春感受,而是在小詞的開端,娓娓如話家常,將讀者逐漸引入勝境:“著意尋春懶便回,何如信步兩三杯?”他說,抱定了尋春的目的四處尋找,不如喝上幾杯酒,在家門附近和春光不期而遇,又省力,又愜意,何樂而不為呢?

  其實,辛稼軒自己不恰恰就是那種“著意尋春”的人么?為了尋春,他風雨無阻,陰晴不避:“莫避春陰上馬遲,春來未有不陰時。”(《鷓鴣天》)作者“柳外尋春,花邊得句”(《滿庭芳》)。他尋求、欣賞春天的妙趣,真可以說達到了“眾里尋他千百度”的程度。而令人困惑的是,在此《鷓鴣天》小詞中,他不但一開端就否定了“著意尋春”的佳處,而且還進一步辯解道:“山才好處行還倦,詩未成時雨早催。”作者又說:刻意游春之人費盡九牛二虎之力,見到“山才好處”,人卻已經疲憊不堪了,哪里還有十足的精神去賞春呢?有的時候,人的詩思還未成熟,而一場急雨卻過早地來催他做詩,那詩怎么可能做得好呢?

  怎樣理解作者此刻的心情?請看本詞的小序:“鵝湖歸,病起作。”原來,作者前不久游覽了名勝鵝湖山(今江西鉛山縣東)。從鵝湖歸來后,他生了病。這一次他病得大概還不輕,性情倔強的詞人不得不臥床休養(yǎng)了。一貫主張抗金、恢復失地的辛稼軒自被朝廷罷黜后,常常借游山水來消除心中憤懣。現(xiàn)在他大病初愈,暫且無力出游,只好大唱“著意尋春”大可不必的高調了。辛稼軒雖然不能遠游尋春,卻在病愈初時徘徊于家門附近之際,感受到了一種他從未如此強烈感受過的蓬勃春意,使他獲得了意外的驚喜。

  那么,辛稼軒尋到了一種什么樣的春意?作者在詞之上闋并未明言,而是有所保留,正見出此春意的寶貴。這也正是稼軒詞藝術表達的曲折含蓄處。若問辛稼軒如今在村頭到底有何得,可先看他南渡這多年后每年尋春都尋到了什么。翻檢稼軒長短句,會發(fā)現(xiàn)到處是這類詞句:“花徑里一番風雨,一番狼籍。”(《滿江紅·暮春》)“可惜春殘風雨又”(《蝶戀花》“點檢笙歌多釀酒”)。“聞道春歸去,更無人管飄紅雨”(《惜分飛·春思》)。在作者的春詞中,春天總是那么滿紙滿行的嬌軟脆弱!年年盼春、游春的辛稼軒,雖然飽覽著春的千姿百態(tài),但是經不起風吹雨打的嬌春卻給他帶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且看下闋,F(xiàn)在,我們的詞人移動著剛剛病愈的身體,手拄竹杖,穿上草鞋,向家門附近的田野漫步走去。“攜竹杖,更芒鞋”,創(chuàng)造出輕松而隨便的氛圍,為下面與鄉(xiāng)村春色猝然相遇時的喜悅心情做了不露痕跡的鋪墊。

  走著,走著,驀地,若干亮色映入了作者的眼睛。詞人定睛一看,原來是一些在野草中間開放的野蒿花!這些不入品流、無人護理的花兒,這兒幾朵,那兒一片,沐浴著春風,顏色鮮亮,別有一番健康秀美的魅力。“朱朱粉粉”,用語特妙。它把花兒鮮明的顏色和生氣蓬勃、隨處自由開放的特點簡潔地描繪出來,也把詞人與野花不期而遇時的喜悅心情含蓄地透露出來,大有“得來全不費功夫”的味道。

  熟悉稼軒詞的人都會知道,作者在欣賞鄉(xiāng)村花朵那無拘無束之形式美的背后,還有對它們的一種理性的思考。此次鵝湖歸來,他已從鄉(xiāng)村景物中獲得了深沉的啟示:“春入平原薺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鴉。”(《鷓鴣天·游鵝湖,醉書酒家壁》)城中嬌嫩的桃李之花是經不起風雨的,只有在鄉(xiāng)野溪頭久沐風雨、倔強生長的薺菜花一類的花朵,生命力才更為長久,才真正啟示著春天的奧秘。明曉了稼軒對人生的這種思考,我們就會接觸到他目睹野蒿花時心靈中更深一層的東西。

  當詞人正為野蒿花所吸引的時候,另一番景象又把他的視線吸引了去:一些有說有笑的歸寧女子,正沿著長滿桑樹的田間小路走過來了。這兩句寫得很美,“柔”字尤為巧妙傳神。它不但狀出桑葉之嫩,春光之新,而且襯托出村女那柔美的容貌、步態(tài)和笑聲。這些村女快要回到娘家看到親人了,所以心情是甜甜的,笑聲是美美的。她們的笑聲,感染著詞人。他不禁駐足傾聽,若有所思。這就是辛稼軒尋找到的春天。春天在鄉(xiāng)野之花中,在村女的步履中,笑聲里。

  如何解釋這村女便是春天的化身呢?

  如果我們把這“誰家寒食歸寧女,笑語柔桑陌上來”和作者同期所作另一首《鷓鴣天》(春入平原薺菜花)中的“青裙縞袂誰家女,去趁蠶生看外家”相比較,便可發(fā)現(xiàn),前者和后者在時間(寒食節(jié))、景物(桑蠶)、人物(女)、語氣(誰家)諸方面,都有著和諧的一致。所不同之處,是前者側重于其音容的純真無邪(笑語柔桑),后者則突出著其穿著的素樸無華(青裙縞袂)。然而這純真無邪的“笑語”與素樸無華的“青裙縞袂”,本是統(tǒng)一于村女之純樸的特質之中,原不可分割的。明乎此,便可斷知,彼天真無邪的“笑語柔桑”之女,原也是衣著樸素的“青裙縞袂”之女。這兩首《鷓鴣天》中的村女形象正可參照合讀。因此,讀者在此間對本篇《鷓鴣天》中的“寒食歸寧女”融入一種“青裙縞袂”的生動聯(lián)想,是極緊要的。這是探尋稼軒此刻所思所想之關鍵所在。辛稼軒在想什么呢?他想起了他平生仰慕的蘇軾的一首詩,題目叫做《于潛女》:“青裙縞袂于潛女,兩足如霜不穿屨,?沙鬢發(fā)絲穿杼,蓬沓障前走風雨。……逢郎樵歸相媚嫵,不信姬姜有齊魯。”請看,這些于潛(舊縣名,在杭州西)女,足不穿鞋,一身“青裙縞袂”,在風雨中穿行,其體魄何等強健,其風貌何其古樸,而其愛情生活又是何等真摯!她們的氣質,足使齊魯之貴族婦女相形見絀;其“青裙縞袂”,也成為了善于抗擊風雨、具有春天般活力的一類人物精神的象征。而當辛稼軒將蘇詩“青裙縞袂”之意象引入其詞章中時,他便賦予了村女一種和蘇詩中于潛女同樣的品格,和他稱頌的薺菜花、野蒿花同樣的品格——在風雨中頑強生存、獲取著持久的生命力的品格。作者被村女那普通而又不平凡的裝束和充滿生氣的笑語所觸動的秘密也就在于此。

  這種景致出現(xiàn)在稼軒詞中是有很深刻的社會生活背景的。本文前面已經說過,作者南渡以來每年都在尋春,他在大量的尋春詞章中寄寓著他的熾熱的報國理想。他曾不遺余力地寫奏折,提出抗金種種策略。然而,事實卻告訴他,南宋的偏安小朝廷,很像是城中嬌弱的桃李之花,經不住風雨的考驗,這使他感到了深深的失望。如今在罷黜閑居之時,他目接著鄉(xiāng)野之花與青裙縞袂之女,心中的希望之火又一次被點燃。他思索著,眼光與心靈變得更加深邃和寬廣。

  春,存在于神州廣大的鄉(xiāng)野之中。這是辛稼軒此次尋春之最深刻的感受。

  此詞所含的內容很豐富,詞人的感慨也很深沉,然而他下筆卻是那樣簡潔而輕松,寫人狀景又是那樣雋永傳神,使人領略到其舉重若輕、以簡馭繁的高超藝術功力和獨特的藝術風格,從而獲得藝術的享受與思想的啟迪。

【點評】

  本詞是作者病后所作,借景抒情,調子很低沉,上片繪景狀物,渲染氣氛,突出悉字,花鳥也知有情。下片剖訴心曲,通過兩具典故委婉抒發(fā)對統(tǒng)治集團迫害愛國志士的疇及自己對仕途已經失望的無可奈何的心態(tài)。有沉哀茹痛之語,無劍拔弩之勢。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覺新來懶上樓。“不知”二字,以“衰”、“懶”二字寫出詞人隱奶鵝湖,病后衰弱,不知不覺筋力疲乏之感,“但覺”復轉進一步,強調出上樓登高眺望,新近越來越見慵懶無聊,流露出“烈士暮年”無用武,“壯心不已”竟蹉跎 的悲憤和凄愴,較之其激昂慷慨之作。意象清麗,色彩鮮明,涵義雋永,精妙至極。下片用殷浩無故遭貶,司空圖無奈退隱的兩個典故,貌似曠達而實含怨忿,感慨頗深。陳廷焯評此詞云:“信筆寫去,格調自蒼勁,意味自沉厚,不必劍拔弩張,洞穿已過七扎,斯為絕技”(《白雨齋詞話》)。此詞則表現(xiàn)得深婉、沉郁,別具一格。

【賞析】

  此帶湖閑居之作。鵝湖,山名。在鉛山縣東北。本名荷湖山,有湖,多生荷。東晉時龔氏于此蓄鵝,因名鵝湖山。碧水白云,長松夾道,為當地風景勝地,稼軒詞屢談及此。
  鵝湖歸來,病體初愈。“枕簟溪堂冷欲秋,斷云依水晚來收”。躺在臨水房間的枕席上,漸感微涼;室外飄浮在水上的云煙到黃昏都消散了。“冷欲秋”,一因病弱,二因夏秋之際季節(jié)的轉換。“晚來收”,知云煙白天尚飄浮水面,傍晚之時反而更晴朗了。在另一首同題之作中云:“翠木千尋上薜蘿,東湖經雨又增波。”煙霏霧靄消失凈盡,藍天碧水,帶湖又是“千丈翠奩開”了,這時映進眼簾來的是一幅如畫一般的美景:“紅蓮相倚渾如醉,白鳥無言定自愁”。艷麗的紅蓮相互偎依,全像喝醉了酒;白鷺不鳴不動靜悄悄,準是獨自在發(fā)愁。“渾”,全或滿之意。陳師道《山口》詩:“漁屋渾環(huán)水,晴湖半落東”。“相依”而“渾”,見紅蓮之多,遍布水面。點綴以倦歸無言的白鳥,景幽色美,一片寧靜。或說風搖紅蓮是動態(tài)──即使如此,也是此時有聲似無聲。從這聯(lián)無聲、有色、形美、氣斂的工穩(wěn)對仗中,映現(xiàn)出詩人此刻身與物化,神凝世外,為自然美景所陶醉的心態(tài)。明人沈際飛評曰:“生派愁怨與花鳥,卻自然”(《草堂詩余正集》)。“生派”而“自然”之作,使物與人化,感情更深一層。如“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詩);“鸚鵡州邊鸚鵡恨,杜鵑枝上杜鵑啼”(陳允平《望江南》詞)。這兩句應說既“自然”,又瀟灑,且風流,超逸美妙,實是不可多得的佳句。更多宋詞賞析文章敬請關注小學生學習網的《宋詞三百首》專欄。
  過片換頭即抒情。“書咄咄”,典出《晉書》卷七十七《殷浩傳》:“浩雖被黜放,口無怨言,夷神委命,談詠不輟,雖家人不見其有流放之感,但終日書空,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且休休”,典出《新唐書》卷一百九十四《司空圖傳》。司空圖隱居中條山王官谷,作亭名曰“休休”,“作文以見志曰:‘休,美也,既休而美具。故量才,一宜休;揣分,二宜休;耄而聵,三宜休;又少也墮,長也率,老也迂,三者非濟時用,則又宜休。”“一丘一壑”,猶言一山一水!稘h書》卷一百上:班嗣贊“絕圣棄智”的嚴子(莊周)曰:“漁釣于一壑,則萬物不奸其志;棲遲于一丘,則天下不易其樂。”《世說新語•品藻篇》:“明帝問謝鯤:‘君自謂何如庾亮’?答曰:‘端委廟堂,使百僚準則,臣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謂過之”。辛棄疾則謂:我還學殷浩的什么書寫“咄咄怪事”,倒不如像司空圖那樣作個山林隱士,就是只有一丘一壑也瀟灑自在。而同時也表達出詩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范仲淹《岳陽樓記》)的襟懷。實際放情山水,結盟鷗鷺,并未解決現(xiàn)實與理想的矛盾,故一結曰:“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覺新來懶上樓”。黃蓼園稱:“妙在結二句放開寫,不即不離尚含住”(《蓼園詞選》)。雖“放開寫”,但恰如俞平伯先生云:“懶上層樓雖托之筋力衰減,仍有烈士暮年的感慨”(《唐宋詞選釋》)。況周頤云:“此二句入詞則佳,入詩便稍覺未合。詞與詩體格不同處,其消息即此可參”(《蕙風詞話》卷二)。這里看似信手拈來,至深之情,卻以淡語、淺語出之,明白如話,卻又是含蘊無窮的。
  黃蓼園論此詞曰:“其有《匪風》,《下泉》之思乎,可以悲其志矣”(引同上)!对娊洝分小斗孙L》篇,“傷周道不能復檜也”;《下泉》篇,“傷周無王,不足以制霸也”。兩篇共同的主題都是慨嘆周室衰微,無力給以援手。這與南宋的現(xiàn)實甚為仿佛。詞表現(xiàn)抗金愛國思想,而那些膏血、劍鋏、萬兜鍪、戰(zhàn)未休、金戈鐵馬、萬里如虎等等字面,都銷聲匿跡了。實有“不必劍拔弩張,洞穿已過七札”(《白雨齋詞話》卷一)之妙。不過如果說“‘定是’妙。壯心不已,稼軒胸中有如許不平之氣”(《放歌集》卷一),似也缺乏根據。今人增枝添葉,說:“渾似醉的白蓮,指茍且偷安的達官貴人,無言自愁的白鳥,是辛棄疾的化身”,卻未免失之穿鑿了。

【作者介紹】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zhàn)守之策,顯示其卓越軍事才能與愛國熱忱。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zhí)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作品集有《稼軒長短句》,今人輯有《辛稼軒詩文鈔存》。

  辛棄疾存詞600多首。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戰(zhàn)斗精神是辛詞的基本思想內容。他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豪放派詞人、愛國者、軍事家和政治家。更多唐詩宋詞賞析敬請關注小學生學習網的相關文章。

  辛棄疾在文學上與蘇軾齊名,號稱“蘇辛”,與李清照并稱“濟南二安”。有人這樣贊美過他:稼軒者,人中之杰,詞中之龍。劉辰翁《辛稼軒詞序》說:“自辛稼軒前,用一語如此者,必且掩口。及稼軒,橫豎爛熳,乃如禪宗棒喝,頭頭皆是;又如悲笳萬鼓,平生不平事并?酒,但覺賓主酣暢,談不暇顧。詞至此亦足矣。”

【宋詞英譯】

Partridge Sky

Written after Illness

On bamboo mat in Stream-side Hall autumn seems near;

At dusk along the stream broken clouds disappear.

Red lotus blooms lean against each other as if drunk;

A hovering white bird, mute, in grief must be sunk.

Content not with my book,

I stop reading to look

On hills and vales having a beauty of their own.

I do not know how much my physical power

Has weakened down,

But I feel too idle to mount the tower.

【詞牌簡介】

  《鷓鴣天》,詞牌名。又名《思佳客》、《思越人》、《剪朝霞》、《驪歌一疊》。雙調,五十五字,押平聲韻。前后片各三平韻,前片第三、四句與過片三言兩句多作對偶。全詞實由七絕兩首合并而成;惟后闋換頭,改第一句為三字兩句。通體平仄,除后闋首、次兩句有一定,及前闋首尾,后闋末句之第三字不能移易外,余均與七絕相通。但應仄起,不得用平起。且,詞的上闋第三、四句和下闋兩個三句一般宜對仗。

  《鷓鴣天》也是曲牌名。南曲仙呂宮、北曲大石調都有。字句格律都與詞牌相同。北曲用作小令,或用于套曲。南曲列為“引子”,多用于傳奇劇的結尾處。

【格律】

  詞牌定格

  ◎◎⊙⊙◎◎○[平韻],⊙○⊙●●○○[平韻]!颉稹选瘛选稹,⊙●○○◎●○[平韻]。

  ⊙◎●,●○○[平韻]!颉稹选瘛瘛稹餥平韻]!选稹颉瘛稹稹,⊙●○○◎●○[平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shici/songci/707844.html

相關閱讀: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
搗練子令?深院靜 賞析
生查子·元夕
訴衷情·夜來沈醉卸妝遲
《甘州 八聲甘州》譯文注釋_《甘州 八聲甘州》點評_張炎的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