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fèi)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_晁補(bǔ)之_翻譯注釋_賞析講解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宋詞精選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作品簡介】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由晁補(bǔ)之創(chuàng)作,被選入《宋詞三百首》。這是一篇即景抒情的佳作。作者借中秋之月,抒發(fā)人生悲涼的感嘆。開頭寫中秋夜開始時因?yàn)樵坪,未見月輪。一會兒,萬傾碧波上飛起一輪明鏡。月華明朗,灑滿階庭。此時先抑后揚(yáng),給人一種期待后的喜悅。詞人“床臥”賞月,由“露涼”而想到寒蟬,而想到自己的失意與飄零,“惟有藍(lán)橋路近”只有那些青樓歌妓能體諒我的苦衷,無限凄涼在心中!下闋寫室內(nèi)與“佳人”共賞。境界仍極凄冷。結(jié)尾三句寫登樓賞月,“玉做人間,素秋千頃”作豪放之語,表現(xiàn)出詞人超越塵世,愿欣賞千里清景的疏放情懷。此作首尾呼應(yīng),中間雖然凄清,整體上,仍屬疏放達(dá)觀之作。更多宋詞賞析文章敬請關(guān)注小學(xué)生學(xué)習(xí)網(wǎng)的《宋詞三百首》專欄。

【原文】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①》

  作者:晁補(bǔ)之

  青煙冪處⑵,碧海飛金鏡。永夜閑階臥桂影⑶。露涼時、零亂多少寒?⑷,神京遠(yuǎn)⑸,惟有藍(lán)橋路近⑹。

  水晶簾不下,云母屏開⑺,冷浸佳人淡脂粉⑻。待都將許多明,付與金尊,投曉共流霞傾盡⑼。更攜取胡床上南樓⑽,看玉做人間,素秋千傾。

【注釋】

⑴泗州:今安徽省泗縣。

⑵冪(mì):煙霧彌漫貌。

⑶永:長,兼指時間或空間。

⑷寒?(jiāng):即寒蟬,體小,秋出而鳴。

⑸神京:指北宋京城汴梁。

⑹藍(lán)橋:謂秀才裴航于藍(lán)橋會仙女云英事。唐裴?《傳奇·裴航》云:長慶中,有秀才裴航,行于湘漢。同行樊夫人,國色天姿,航欲求之,夫人與詩曰:“一飲瓊漿百感生,玄霜搗盡見云英。藍(lán)橋便是神仙宮,何必崎嶇上玉清。”后經(jīng)藍(lán)橋驛側(cè)近,因渴甚,遂下道求漿而飲,會云英,以玉杵臼為禮,結(jié)為連理。方知云英為仙女、樊夫人則云英之姐也。藍(lán)橋,今陜西省藍(lán)田縣西南藍(lán)溪之上,故名。

⑺云母屏:云母為花崗巖主要成分,可作屏風(fēng),艷麗光澤。

⑻佳人:這里指席間的女性。

⑼流霞:本天上云霞,語意雙關(guān),借指美酒!短綇V記》引《抱樸子·須曼卿》曰:蒲坂有須曼卿者曰:“在山中三年精思,有仙人來迎我,乘龍升天。龍行甚疾,頭昂尾低,令人在上危怖。及到天上,先過紫府,金床玉幾,晃晃昱昱,真貴處也。仙人以流霞一杯飲我,輒不饑渴。忽然思家,天帝前謁拜失儀,見斥來還。令更自修責(zé),乃可更往。昔淮南王劉安,升天見上帝,而箕坐大言,自稱寡人,遂見謫,守天廁三年。吾何人哉?”河?xùn)|因號曼卿為“斥仙人”。

⑽胡床:古代一種輕便坐具,可以折疊。

【翻譯】

  青色的煙云,遮住了月影,從碧海般的晴空里飛出一輪金燦燦的明鏡。長夜的空階上臥著掛樹的斜影。夜露漸涼之時,多少秋蟬零亂地嗓鳴。思念京都路遠(yuǎn),論路近唯有月宮仙境。

  高卷水晶簾兒,展開云母屏風(fēng),美人的淡淡脂粉浸潤了夜月的清冷。待我許多月色澄輝,傾入金樽,直到拂曉連同流霞全都傾盡。再攜帶一張胡床登上南樓,看白玉鋪成的人間,領(lǐng)略素白澄潔的千頃清秋。

【賞析】

  這首《洞仙歌》是晁補(bǔ)之于公元1110年(宋徽宗大觀四年)中秋作于泗州(宋時屬淮南東路)。作者時任泗州知州。此詞為作者絕筆之作。

  此詞通篇都寫賞月。上片開頭寫詞人仰望浩月初升情景。首二句化用李白詩中“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fā)”句意,“青煙”指遮蔽月光的云影。夜空像茫茫碧海,無邊無際;一輪明月穿過云層,像一面金鏡飛上碧空,金色的光輝照亮了天上人間。“飛”字寫乍見月之突然升起,使人感到似是何處飛來,充滿驚異欣喜之情。“永夜”三句,通過永夜、閑階、涼露、寒蟬等物象,極寫月夜的靜寂清冷,描繪出一幅充滿涼意的,悠長寂寞的中秋月夜圖,烘托出詞人的孤寂心境和萬千感慨,流露出詞人對美好月色的珍惜眷戀。

  以下兩句,寫因望月而生的身世感慨。詞中引用,以藍(lán)橋神仙窟代指蟾宮月窟。這兩句意思是說,京城邈遠(yuǎn)難至,倒是這一輪明月,與人為伴,對人更加親近。作者為蘇門四學(xué)十之一,曾三次任京官,后面兩次都是因牽連黨爭而去職,被貶外郡;作此詞前不久詞人雖得脫出黨籍,起任泗州知州,但朝中已無知音。“神京遠(yuǎn)”的“遠(yuǎn)”,主要是從政治的含意說的。

  上面這幾句贊美眷戀中透出了幾分凄清。這時作者已五十八歲,前次去官回家,就已修葺歸來園隱居,自號“歸來子”,忘情仕進(jìn),此詞對仕途坎坷,也僅微露悵恨而已,全詞的主調(diào),仍然是曠達(dá)豪放的。兩句明白點(diǎn)出孤寂心情,意脈緊接上文,而揚(yáng)景則由環(huán)境景物轉(zhuǎn)到望月抒懷。

  下片轉(zhuǎn)寫室內(nèi)宴飲賞月。卷簾、開屏,都是為使月光遍滿,為下文“付與金尊”預(yù)作地步,表現(xiàn)了對明月的極端愛悅。“淡指粉”的“淡”字也與月光極協(xié)調(diào)。水晶做成的簾子高高卷起,云母屏風(fēng)已經(jīng)打開,明月的冷光照入室內(nèi),宛如浸潤著佳人的淡淡脂粉。筵上的人頻頻舉懷,飲酒賞月,似乎要把明月的清輝全部納入金尊之中,待天曉時同著流霞,一道飲盡。

  這里把月下筵面的高雅素美,賞月興致的無比濃厚,都寫到極致。月光本來無形。作者卻賦予它形體,要把它“付與金尊”,真奇思妙想也。天曉時分,月尚未落,朝霞已生;將二者同時傾盡,意思是說賞月飲酒,打算直到月落霞消方罷。

  結(jié)尾寫登樓賞月,由室內(nèi)轉(zhuǎn)到室外。夜更深,月更明,雖然夜深露冷,作者賞月的興致不但沒有衰減,反而更加豪壯。這時他想起《世說新語·容止》記載的一個故事:晉庾亮武昌,嘗秋夜與諸佐吏殷浩之徒南樓賞月,據(jù)胡床詠謔。作者覺得庭中賞月不能盡興,所以要象庾亮那樣登上南樓,去觀賞那月光下如白玉做成的人無際素白澄澈的清秋氣象。古代五行說以秋配金,其色白,故稱秋天為素秋。用“玉做人間”比喻月光普照大地,可謂奇想自外飛來。它既寫月色,也暗含希望人間消除黑暗和污濁,像如玉的明月一般美好之意。“看玉做人間,素秋千頃”作豪放之語,兩句包舉八荒,麗而且壯,使通篇為之增色。   全詞從天上到人間,又從人間到天上,天上人間渾然一體,境界闊大,想象豐富,詞氣雄放,與東坡詞頗有相似之處。全詞以月起,以月結(jié),首尾呼應(yīng),渾然天成。篇中明寫、暗寫相結(jié)合,將月之色、光、形、神,人對月之憐愛迷戀,寫得極為生動入微。

  歷史評價

  清人黃蓼園評論說:“前段從無月看到有月,后段從有月看到月滿,層次井井,而詞致奇杰。各段俱有新警語,自覺冰魂玉魄,氣象萬千,興乃不淺。”(《蓼園詞選》)

  苕溪漁隱曰:凡作詩、詞,要當(dāng)如常山之蛇,救首救尾,不可偏也。如晁無咎作中秋詞《洞仙歌》辭,其首云:“青煙冪處,碧海飛金鏡,永夜閑階臥桂影。”固已佳異。其后云:“待都將許多明,付與金樽,投曉共流霞傾盡。更攜取胡床上南樓,看玉做人間,素秋千頃。”若此,可謂善救首尾者也。至朱希真作中秋《念奴嬌》,則不知出此。其首云:“插天楊柳,被何人推上,一輪明月?照我藤床涼似水,飛入瓊臺銀闕。”亦已佳矣。其后云:“洗盡凡心,滿身清露,冷浸蕭蕭發(fā)。明朝塵世,記取休向人說。”此兩句全無意味,收拾得不佳,遂并全篇?dú)馑魅灰。(《漁隱叢話后集》卷三十九)

  毛晉說:無咎雖游戲小詞,不作綺艷語,殆因法秀禪師諄諄戒山谷老人,不敢以筆墨勸淫耶?大觀四年(1110)卒于泗州官舍。自畫山水留春堂大屏上,題云:“胸中正可吞云夢,盞底何妨對圣賢?有意清秋入衡霍,為君無盡寫江天。”又詠《洞仙歌》一闋,遂絕筆。(《晁氏琴趣外篇》跋)

【作者介紹】

  晁補(bǔ)之(1053—1110年),北宋時期著名文學(xué)家。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jì)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為“蘇門四學(xué)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更多唐詩宋詞賞析敬請關(guān)注小學(xué)生學(xué)習(xí)網(wǎng)的相關(guān)文章。

  晁補(bǔ)之出身文學(xué)世家。真宗時晁炯聲名顯赫,此后,“晁氏自迥以來,家傳文學(xué),幾于人人有集”。晁補(bǔ)之從弟晁沖之也是著名江西詩派詩人。晁補(bǔ)之文風(fēng)和為人都受蘇軾影響很深。十七歲時,隨父親晁端友赴任杭州新城令,著《七述》一文,記述錢塘風(fēng)物。時任杭州通判的蘇軾是其父親好友,稱贊此文時說“吾可以擱筆矣”,又贊他“于文無所不能,博辯俊偉,絕人遠(yuǎn)甚,將必顯于世”。后來晁補(bǔ)之通判揚(yáng)州時,適逢蘇軾知揚(yáng)州,兩人有不少唱和之作。

  晁補(bǔ)之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黃庭堅、秦觀并稱蘇門四學(xué)士,與張耒并稱“晁張”。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傳世。

【宋詞英譯】

CHAO Buzhi – Lyrics to the Melody of an Immortal Who Lived in a

Cave (written on the day of Mid-Autumn Festival in Sizhou)


Mist shrouds over green waters, from the blue sea a golden mirror rises.

On a long night across the deserted stairs the shadow of cinnamon trees recline.

Dewdrops a chill spread, sporadically here and there hum insects in the cold,

Distant is the immortal capital, except for the road to the Bridge of Azure.


Not yet let down is the beaded crystal screen, extended is the mica shield,

With a depiction of the lightly powdered Moon Goddess and her desolation.

Let us gather every nuance of moonlight

So as to instil them into cups of drinks,

Then let us pick up a cane chair each and the South Tower climb,

To admire the bright jade as it cast flawless rays over thousands of square miles.

【詞牌簡介】

  《洞仙歌》,原唐教坊曲,后用為詞牌!稑氛录芳嫒“中呂”、“仙呂”、“般涉”三調(diào),句逗亦參差不一。晁補(bǔ)之此詞為變格,前片第二句作上二、下三句法,后片第四句加襯字。

【格律】

  青煙冪處,碧海飛金鏡。永夜閑階臥桂影。

  ○○●●,●●○○▲!瘛瘛稹稹瘛瘛

  露涼時、零亂多少寒?,神京遠(yuǎn),惟有藍(lán)橋路近。

  ●○○、○●○●○○,○○●,○●○○●▲

  水晶簾不下,云母屏開,冷浸佳人淡脂粉。

  ●○○○●,○●○○,●●○○●○▲

  待都將許多明,付與金尊,投曉共、流霞傾盡。

  ●○○●○○,●●○○,○●●、○○○▲

  更攜取、胡床上南樓,看玉做人間,素秋千傾。

  ⊙○●、○○●○○,●●●○○,●○○△

 。ㄕf明:○平聲 ●仄聲 ⊙可平可仄 △平韻 ▲仄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songci/821711.html

相關(guān)閱讀:《千秋歲》 【賞析】
南鄉(xiāng)子?冬夜【賞析】注解+譯文
宋詞精選《書江西造口壁》辛棄疾 賞析
少年游?長安古道馬遲遲_柳永_翻譯注釋_賞析講解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