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青門引?乍暖還輕冷_張先_翻譯注釋_賞析講解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宋詞精選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作品簡介】

  《青門引·乍暖還輕冷》由張先創(chuàng)作,被選入《宋詞三百首》。這是一首傷春之作。將近清明,乍暖還寒,風(fēng)風(fēng)雨雨,百花摧落。從黃昏時的風(fēng)雨初定到月明之夜,詞人因寂寞傷春而醉酒,這“病”跟“去年”一樣,可想見明年的情懷。淡淡寫來,極盡沉痛哀傷索寞。上闋從大處著眼,下闋從細節(jié)落筆。“樓頭畫角風(fēng)吹醒”,語言奇特,含無限思緒。醒后正凄涼難耐,誰知明月照在隔墻院落,將那充滿青春活力的秋千之影又送入眼簾。這正是詞人倍感孤獨的主要原因。觸物感懷,傷春戀舊,多愁善感,意味雋永。


【原文】


  青門引·乍暖還輕冷


  作者:張先


  乍暖還輕冷,風(fēng)雨晚來方定。庭軒寂寞近清明,殘花中酒①,又是去年、凇

  樓頭畫角③風(fēng)吹醒,入夜重門靜。那④堪更被明月,隔墻送過秋千影⑤。


【注釋】

①中(zhòng)酒:見《史記·樊噲傳》,亦見《漢書》,酒酣也,意即醉了!稘h書》顏師古注:“飲酒之中也,不醉不醒故謂之中。中音竹仲反。“其說稍異。杜牧《睦州四韻》:”殘春杜陵客,中酒落花前“,與此詞意近。

②病:字承上”中酒“來,言酒病。

③畫角:古代軍號,以竹木或牛角制成,亦有用銅制者,外漆飾彩繪,故稱“畫角”。

④那:為”奈何“之合音,讀平聲,亦讀上聲。

⑤秋千影:言秋千影,人影可知。蓋值寒食佳節(jié),明月中有人在打秋千。一說秋千架的影兒被明月送過墻來,是懷人寂寞境界,亦通。但此處以動態(tài)結(jié)靜境,有人影似較好。薛能《寒食日題》:“夜半無燈還有睡,秋千懸在月明中。“這秋千也空著,卻與”隔墻送影“不同。


【譯文】

  轉(zhuǎn)暖還有輕寒的季節(jié)。一天里風(fēng)雨交加。庭院中寂寞冷清,又到了清明。在殘花中飲酒,與去年是一樣的的心病。樓頭上畫角嘶鳴,在風(fēng)聲中更令人心驚,我被這聲音吹醒,這才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入夜。層層大門關(guān)閉,庭院中更加寂靜。必緒本來就紛亂不寧,月光襲人,照著隔墻那面又送過蕩秋千的姑娘身影,更引起我無盡的情思,令我神往,久久不能讓心思寧靜。


【簡析】

  這首詞構(gòu)思別致、精巧。用從氣候的忽冷忽暖,風(fēng)雨時至,烘托作者的心緒不安;殘花中酒展現(xiàn)作者的失意感傷;不說酒意被角聲所驚而漸醒,卻說是被風(fēng)吹醒;入夜月明人靜,只見隔墻送來秋千之影。再現(xiàn)作者瞬間隱約之喜。全詞含蓄宛轉(zhuǎn),麗辭膩聲,表現(xiàn)出張詞的風(fēng)格。

  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詞選釋》:殘春病酒,已覺堪傷,況情懷依舊,愁與年增,乃加倍寫法。結(jié)句之意,一見深夜寂寥之景,一見別院欣戚之殊。夢窗因秋千而憶凝香纖手,此則因隔院秋千而觸緒有懷,別有人在,乃側(cè)面寫法。沈際飛《草堂詩余正集》:懷則自觸,觸則愈懷,未有觸之至此極者。黃蓼園《蓼園詞選》:落寞情懷,寫來幽雋無匹,不得志于時者,往往借閨情以寫其幽思。角聲而曰風(fēng)吹醒"醒"字極尖刻。末句那堪送影,真見描神之筆,極希微?渺之致。


【賞析】

  此為春日懷人之作。詞中所寫時間是寒食節(jié)近清明時,地點是詞人獨處的家中。全詞抒寫了詞人感于自己生活孤獨寂寞,因外景而引發(fā)的懷舊情懷和憂苦心境。

  上片起首兩句,寫詞人對春日里天氣頻繁變化的感受。“乍暖”,見出是由春寒忽然變暖。“還”字一轉(zhuǎn),引出又一次變化:風(fēng)雨忽來,輕冷襲人。輕寒的風(fēng)雨,一直到晚才止住了。詞人感觸之敏銳,不但體現(xiàn)對天氣變化的頻繁上,更體現(xiàn)天氣每次變化的精確上。天暖之感為“乍”;天冷之感為“輕”;風(fēng)雨之定為“方”。遣詞精細確切,暗切微妙人情。

  人們對自然現(xiàn)象變換的感觸,最容易暗暗引起對人事滄桑的悲傷。“庭軒”一句,由天氣轉(zhuǎn)寫現(xiàn)境,并點出清明這一氣候變化多端的特定時節(jié)。至此,這“寂寞”之感就進而屬于內(nèi)心的感受了。歇拍二句,層層逼出主題:春已遲暮,花已凋零,自然界的變遷,象喻著人事的滄桑,美好事物的破滅,種下了心靈的病根。此病無藥可治,唯有借酒澆愁而已,但醉了酒,失去理性的自制,只會加重心頭的愁恨。更使人感觸的是這樣的經(jīng)驗已不是頭一遭。前一年如此,這一年也不例外,“又是去年病”點明詞旨。過片承醉酒之后而來。“樓頭畫角風(fēng)吹醒”,兼寫兩種感覺。凄厲的角聲,輕冷的晚風(fēng),使酣醉的人清醒過來。黃蓼園評云:“角聲而曰風(fēng)吹醒,醒字極尖刻。”(《蓼園詞選》)這一個“醒”字,表現(xiàn)出角聲晚風(fēng)并至而醉人不得不蘇醒的一剎那間反應(yīng),同時也暗示酒醉之深和愁恨之重。傷心人被迫醒來自是痛苦不堪,“入夜”一句,即以現(xiàn)境象征痛苦的心境。夜色降臨,心情更加黯然,更加沉重。而重重深閉的院門更象喻著不得開啟的心扉。結(jié)句指出重門也阻隔不了觸景傷懷,溶溶月光居然把隔墻的秋千影子送了過來。黃蓼園對此句也甚為激賞:“末句那堪送影,真是描神之筆,極希微?渺之致。”(《蓼園詞選》)月光下的秋千影子是幽微的,描寫這一感觸,也深刻地表現(xiàn)詞人抑郁的心靈。“那堪”二字,重揭示為秋千影所觸動的情懷。

  此詞用景表情,寓情于景,“懷則自觸,觸則愈懷,未有觸之至此極者”(沈際飛《草堂詩余正集》)。尤其是詞之末句,寫人卻言物,寫物卻只寫物之影,影是人,人又如影之虛之無,確實寫出了雋永的詞味。總之,張先詞藝術(shù)上的含蓄和韻味,此詞中得到了充分體現(xiàn)。


【作者介紹】

  張先(990-1078),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吳興)人。北宋時期著名的詞人,曾任安陸縣的知縣,因此人稱“張安陸”。天圣八年進士,官至尚書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間。曾與梅堯臣、歐陽修、蘇軾等游。善作慢詞,與柳永齊名,造語工巧,曾因三處善用“影”字,世稱張三影。更多唐詩宋詞賞析敬請關(guān)注小學(xué)生學(xué)習(xí)網(wǎng)的相關(guān)文章。

  張先之父張維,好讀書,以吟詠詩詞為樂。張先于天圣八年(1030年)中進士。明道元年(1032年)為宿州掾?刀ㄔ辏1040年)以秘書丞知吳江縣,次年為嘉禾(今浙江嘉興)判官。皇?二年(1050年),晏殊知永興軍(今陜西西安),辟為通判。四年以屯田員外郎知渝州。嘉?四年(1059年),知虢州。以嘗知安陸,故人稱張安陸。治平元年(1064年)以尚書都官郎中致仕。此后常往來于杭州、吳興之間,以垂釣和創(chuàng)作詩詞自娛,并與趙?、蘇軾、蔡襄、鄭獬、李常諸名士登山臨水,吟唱往還。元豐元年卒,年八十九。

  《宋史》無傳,《宋史翼》卷二六載其事。著有《張子野詞》(一名安陸詞),存詞一百八十多首。


【宋詞英譯】


Song of Green Door

Spring Grief

Zhang Xian


Light cold is lingering;

Wind and rain abate in the evening.

The Mountain Day draws near,

In my lonely bower

I’m drunk before the faded flowers

Just as last year.


Waked up by the horn

Blowing from city tower,

I feel forlorn

Within the double door in midnight hour.

How can I bear the bright moon bring

Over the wall the shadow of her swing!


【詞牌簡介】

  《青門引》,詞牌名之一,調(diào)見《樂府雅詞》及《天機余錦》詞。屬小令,雙調(diào)五十二字,上片五句,下片四句。


【格律】

  中仄平平仄(韻),平仄仄平平仄(韻)。

  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仄仄仄平仄(韻)。

  中平中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韻)。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中中平平仄(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songci/823904.html

相關(guān)閱讀:戚氏?晚秋天_柳永_翻譯注釋_賞析講解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宋詞精選《點絳唇?蹴罷秋千》李清照
揚州慢?淮左名都_姜夔_翻譯注釋_賞析講解
宋詞精選《唐多令?惜別》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