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經(jīng)行處,莓苔見屐痕。
白云依靜渚,芳草閉閑門。
過雨看松色,隨山到水源。
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
注釋
(1)南溪:地名,今四川南溪縣。常道士:人名。
(2)經(jīng)行:走過。
(3)莓:苔的一種。莓苔,即指苔。屐(ji基):木頭鞋,古人游山常穿這樣的鞋。這里是指足跡。
(4)渚:水中的小洲。
(5)閉:指芳草遮沒了。
(6)過雨:即雨后。
(7)隨山:沿著山地。
(8)禪意:禪理。佛教指清寂凝定的思想境界。
(9)忘言:《莊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边@里是說,彼此相對已會意,就不必言傳了。
譯文
為請教常道士我一路尋找而來,
苔痕中可清晰辨認(rèn)出我的足跡。
白云依傍著水中清靜的小洲渚,
閑適的柴門卻被奇花瑤草遮閉。
山雨過后欣賞山中蒼松的翠色,
沿著山勢行走來到溪流發(fā)源地。
溪中花影和禪意我全都能領(lǐng)悟,
見到常道士默然相對忘了話題。
賞析
這是作者尋南溪道士不遇的詩,寫得別有深趣。這首詩雖步禪趣,但寫來生意盎然,自然清新!皩ぁ弊譃樵娧郏侨姷氖闱榫索。全詩大意是說,我一路漫步前行,只見莓苔上印著清晰的足跡。大概常道土出游去了吧,當(dāng)我快要走到他的住地時,放眼望去,那絮絮白云,依戀著水中洲渚,萋萋芳草,遮掩了閑靜的門庭,一片清幽的景象。這說明道士已經(jīng)出去很久了。尋人不見,便觀覽周圍景色,以景襯人。通過環(huán)境的描寫便可了解常道士之為人,亦可折射出作者的精神境界。那雨后青松,顯得更加蒼翠可愛;趁興沿著山路走到水源,飽覽了一番這山中的秀麗景色。果然溪花開放,自然舒展,光鮮燦爛,靜靜地臨溪而立,不求人賞,頗有禪意。我與溪花相對靜觀,似亦參悟,萬慮俱寂。在這清幽靜寂中,早已心領(lǐng)神會,何必去言傳呢?一片禪機(jī)妙悟,包含了多少世滄桑的意蘊(yùn)。這雖是舊時逃避現(xiàn)實的消極思想,但也寫出了一種靜寂而澄澈的境界,清新可喜。中間兩聯(lián),寫景如畫,情致自然。全詩情景交融,景為情趨,情由景生,妙合無垠,自然渾成,結(jié)構(gòu)上也獨(dú)具匠心,趣味天成!把哉咚栽谝猓靡舛。”全詩之意在于情與景,情景交融,相對忘言。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tangshi/325999.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