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簡介】
《宮詞》由朱慶余創(chuàng)作,被選入《唐詩三百首》。這首宮怨詩,構(gòu)思獨(dú)特,新辟蹊徑。一般宮怨詩,主人公是一位孤凄的宮女。但這首詩卻寫兩位宮女,足見失寵者并非一人。詩從寫景開篇,以景襯情,以熱襯冷。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guān)注“小學(xué)生學(xué)習(xí)網(wǎng)”的唐詩三百首欄目。百花盛開的陽春,應(yīng)是熱鬧非凡,然而宮門卻寂寂鎖閉。宮女賞春,本是歡欣樂事,然而久已失寵,感懷無限,心中郁悶,極愿互吐,卻恐鸚鵡饒舌,竟不敢言。怨深怨重,裸露無遺。
【原文】
《宮詞》
作者:朱慶余
寂寂花時閉院門,美人相并立瓊軒。
含情欲說宮中事,鸚鵡前頭不敢言。
【注解】
1、瓊軒:對廊臺的美稱。
【韻譯】
百花盛開,宮院卻寂寂地緊閉大門;俏麗宮女,相依相并佇立廊下賞春。
滿懷幽情,都想談?wù)剬m中憂愁的事,鸚鵡面前,誰也不敢吐露自己苦悶。
【評析】
??唐人宮詞,大體上有兩種:一種是傳統(tǒng)的宮怨詩,王昌齡、李益等人的宮詞名作,即屬此類。這一類數(shù)量較多,藝術(shù)成就也較高。另一種是描寫宮廷日常生活風(fēng)習(xí)的詩,如王建的宮詞百首即是。這類作品具有細(xì)節(jié)的真實(shí)性和較濃的生活氣息,但往往流于生活的實(shí)錄,典型化程度不高。朱慶余的這首宮詞,似乎介于以上兩類作品之間,既寫宮中日常生活,又有所寓諷,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而寓諷的內(nèi)容又不同于一般的宮怨。在宮詞中可謂別具一格。
??“寂寂花時閉院門”,首句點(diǎn)出寂寥的環(huán)境。正當(dāng)百花爭艷的春天,宮中庭院里的花卉開得繁茂,但院門重閉,整個庭院中籠罩著一層空虛寂寥的氣氛。
宮中本已與外界隔絕,如今院門又閉,則重重閉鎖,如同幽禁。言外見君主的“恩寵”從不及此。“花時”這一給人熱鬧、華艷感受的意象,與“寂寂”、“閉”正成強(qiáng)烈對照,結(jié)果反而增強(qiáng)了“花時”的獨(dú)特的寂寞感,院中人百無聊賴、韶華虛度的境遇自然透出。
??“美人相并立瓊軒”,第二句正面寫到處在這一環(huán)境中的兩位宮女,畫出她們悄然無語并立于華美的長廊上的情景。說“相并”,說“立”,而不及其它,正是要暗示寂無聲息的沉默。“美人”的艷麗,“瓊軒”的華美,又適與這無聲無息的沉默形成鮮明對照,使人感到這庭院瓊軒之間,正流動著一層壓抑窒息的氣氛。
??“含情欲說宮中事,鸚鵡前頭不敢言。”在形同幽禁的環(huán)境里,與別人交流感情的要求往往變得特別強(qiáng)烈。這兩位相并而立的宮女在默默相對中都感到有“ 欲說宮中事”的要求。宮中事,所包含的內(nèi)容很廣,不光彼此在宮中的境遇、幽怨,而且兼包宮中的相互傾軋,爭寵奪寵,乃至其他一系列宮闈秘事。
??“含情”一句,將宮中美人相對無言、含情欲吐、欲言又止的神情描摹得相當(dāng)細(xì)膩傳神。然而,就在她們啟口欲說之際,忽然瞥見廊檐下的籠中鸚鵡,迅即意識到:在這善于傳人言語的學(xué)舌者面前,是無論如何不能談?wù)搶m中事的,否則言語一旦泄漏,就會給她們已成幽禁之身帶來更大的災(zāi)難。
??末句是一個具有典型意義的細(xì)節(jié)。這首詩的成功,主要得力于這一警句。宮中種種黑暗丑惡的情事,總是掩蓋在富麗堂皇的外衣下,不為外界所知;最高封建統(tǒng)治者也對此諱莫如深,防范極嚴(yán)。久而久之,在宮廷中遂形成一種極端壓抑沉悶、驚疑懼怕的氣氛。
??在這種氣氛籠罩下,宮女們不僅在人前不敢言及宮中事,即便在鸚鵡前頭,也噤若寒蟬了。鸚鵡善傳人言,卻并不解人意,它的傳話出自本能,原非有意,而宮女們已自“不敢言”,則宮廷中那些專門窺伺過失、傳人言語的無聊小人對宮女們造成的恐怖與壓力就可想而知了。因此,這個細(xì)節(jié)不僅深刻揭示了宮女們在長期壓抑恐怖氣氛下所形成的驚懼心理,而且從側(cè)面透露了宮廷生活的黑暗、傾軋和缺乏最起碼的自由。正由于這個細(xì)節(jié)的典型性和獨(dú)特性,才使這首詩獲得獨(dú)特的藝術(shù)個性而為一般的宮詞所不能替代。
【講解】
在一般宮怨詩,特別是以絕句體裁寫的宮怨詩里,大多只讓一位女主角在極端孤獨(dú)之中出揚(yáng)。在這首詩里,我們卻看見兩位女主角同時出場,相依相并,立在軒前。而就在這樣一幅動人的雙美圖中,詩人以別出心裁的構(gòu)思,巧妙而曲折地托出了怨情,點(diǎn)出了題旨。
詩從寫景入手。它的首句“寂寂花時閉院門”,既是以景襯情,又是景中見情。就以景襯情而言,它是以春花盛開之景從反面來襯托這首詩所要表達(dá)的美人幽怨之情,從而收到王夫之在《詩繹》中所說的“以樂景寫哀”、“倍增其哀”的藝術(shù)效果。就景中見情而言,它雖然寫的是“花時”,卻在重門深閉的環(huán)境之中,給人以“寂寂”之感,從而在本句中已經(jīng)把哀情注入了樂景,對景中人的處境和心情已經(jīng)作了暗示。這樣,在第二句中把兩位主角引進(jìn)場時,就只要展示一幅“美人相并立瓊軒”的畫面,而不必再費(fèi)筆墨去寫她們被關(guān)閉在深宮中的凄涼處境和寂寞愁苦的心情了。
看了上半首詩,也許讀者會猜測:詩人之所以使雙美并立,大概是要讓她們互吐衷曲,從她們口中訴出怨情吧?墒牵又聪氯,詩人卻并沒有讓這兩位女主角開口。讀者從“含情欲說宮中事”這第三句詩中看到的,只是一個含情不吐、欲說還休的場面。而且,所含之情是什么情,欲說之事是什么事,也沒有去點(diǎn)破它。讀者也許還會猜測:既然“含情”,既然“欲言”,大概最后總要讓她們盡情一吐、暢所欲言吧。可是,讀到終篇,看了“鸚鵡前頭不敢言”一句,這才知道:原來這幅雙美圖始終是一幅無聲的畫,而這兩位畫中人之始而欲言,終于無言,既不是因?yàn)楦星槲⒚畹诫y以言傳,也不是因?yàn)槭虑殡[秘到羞于出口,只是有所畏忌而“不敢言”。那么,其所含之情自是怨情,欲言之事決非樂事,就不言而喻了。
詩人留給讀者自己去想象的還不止以上這些。這首詩還有一個言外不盡之意。它最后說,兩位美人之“不敢言”是因?yàn)樵?ldquo;鸚鵡前頭”。而誰都知道,鸚鵡雖會學(xué)舌,并不會告密,其實(shí)沒有什么可怕。這顯然是一個托辭。從這一托辭,讀者自會看到:在這幅以“花時”、“瓊軒”、“美人”、“鸚鵡”組成的風(fēng)光旖旎的畫圖背后,卻是一個羅網(wǎng)密布的恐怖世界,生活在其中的宮人不但被奪去了青春和幸福,就是連說話的自由也沒有的。這首別開生面的宮怨詩,表達(dá)的正是這樣一個重大主題,揭露的正是這樣一幕人間悲劇。
【作者介紹】
??朱慶馀,生卒年不詳,名可久。越州(今浙江紹興)人,寶歷二年(826)進(jìn)士,官至秘書省校書郎,詩學(xué)張籍,近體尤工,清麗淺切,而巧思動人,《全唐詩》存其詩兩卷。曾作《閨意獻(xiàn)張水部》作為參加進(jìn)士考試的“通榜”,增加中進(jìn)士的機(jī)會。據(jù)說張籍讀后大為贊賞,寫詩回答他說:“越女新裝出鏡心,自知明艷更沉吟。齊紈為足時人貴,一曲菱歌值萬金”,于是朱慶馀聲名大震。有《朱慶馀詩集》。
【英漢對照】
宮詞
朱慶余
寂寂花時閉院門, 美人相并立瓊軒。
含情欲說宮中事, 鸚鵡前頭不敢言。
A SONG OF THE PALACE
Zhu Qingyu
Now that the palace-gate has softly closed on its flowers,
Ladies file out to their pavilion of jade,
Abrim to the lips with imperial gossip
But not daring to breathe it with a parrot among them.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tangshi/784826.html
相關(guān)閱讀:唐詩《為有》李商隱賞析
山石
送崔九
唐詩《金縷衣》賞析
征人怨?柳中庸_翻譯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