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簡介】
《長信怨》由王昌齡創(chuàng)作,被選入《唐詩三百首》。王昌齡的《長信怨》這首宮怨詩是借詠漢班婕妤而慨嘆宮女失寵之怨的。婕妤初受漢成帝寵幸,后來成帝偏幸趙飛燕妹妹,她即求供養(yǎng)太后于長信宮。全詩構思奇特,怨意悠遠。樂府《相和歌·楚調(diào)曲》評曰,這首詩是詩人眾多宮怨詩中最出色的,它借托舊事,對宮中婦女的不幸命運表示了同情,后兩句寫得十分微妙傳神。
【原文】
《長信怨》
作者:王昌齡
奉帚平明金殿開,暫將團扇共徘徊。
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
【注解】
1. 長信怨:一作《長信秋詞》。長信:漢宮殿名!堕L信怨》寫班婕妤失寵后自避長信宮的故事。
2. 奉帚平明:意為清早殿門一開,就捧著掃帚在打掃。
3. 團扇:圓形的扇。
4. 裴回:即徘徊。
5. 日影:象征皇帝恩德。
【韻譯】
清晨金殿初開,就拿著掃帚掃殿堂;
姑且手執(zhí)團扇徘徊度日,消磨時光。
即使顏白如玉,還不如丑陋的寒鴉;
它飛還昭陽殿,還帶君王的日影來。
【作者簡介】
王昌齡(約690~約756),字少伯,京兆長安(今陜西西安)人,早年貧賤,近于不惑之年,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弘辭, 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之亂中為人所殺。少伯七言絕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尤稱神品。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他的邊塞詩氣勢雄渾,格調(diào)高昂,充滿了積極向上的精神。世稱王龍標,有“詩家天子王江寧”之稱,存詩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齡集》。
【評析】
本詩是詩人《長信秋詞》五首之一,借描寫班婕妤失寵被貶長信宮的故事,以漢喻唐,表現(xiàn)了唐代被遺棄失寵宮女的幽怨之情。漢成帝時,班婕妤美而善文,初很受漢成帝寵幸,后來成帝偏幸趙飛燕、趙合德姐妹。班婕妤為避趙氏姐妹妒害,隨即求供養(yǎng)太后于長信宮,度過寂寞一生。
詩的首句即寫供奉太后之事;二句寫婕妤曾作“團扇詩”《怨歌行》,自比扇子,恐怕秋涼被棄篋中;表現(xiàn)了班婕妤捧帚打掃宮殿時的偷閑和沉思,表現(xiàn)她孤寂無聊的精神,哀嘆她如同團扇的命運。三、四句以寒鴉作比,寫雖顏美如玉,失寵之后卻不如丑陋的烏鴉。寒鴉尚能從皇帝身邊飛過,分享皇帝恩德,而今處幽冷深宮之人卻不及它,相比之下更見前者命運之悲。以顏色比顏色,雖不同倫類,卻顯得奇特精巧,寫出宮女失寵之后,對其同類的嫉羨之情。全詩構思奇特,怨意悠遠。
相傳班婕妤曾作《團扇詩》:“新制齊紈素,皎潔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fā)。?智锕(jié)至,涼飚奪炎熱。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詞詩也借用其典故。
樂府《相和歌·楚調(diào)曲》評曰,這首詩是詩人眾多宮怨詩中最出色的,它借托舊事,對宮中婦女的不幸命運表示了同情,后兩句寫得十分微妙傳神。
這是唐代著名的宮怨詩。詩中前兩句寫班婕妤捧帚打掃宮殿時的偷閑和沉思,表現(xiàn)她孤寂無聊的精神,哀嘆她如同團扇的命運。后兩句以寒鴉作比,寫她貌美卻反不及寒鴉的怨情。寒鴉尚能從皇帝身邊飛過,分享皇帝恩德,而今處幽冷深宮之人卻不及它,相比之下更見前者命運之悲。沈德潛評曰:“寒鴉帶東方日影而來,見己之不如鴉也。優(yōu)柔婉麗,含蘊無窮,使人一唱而三嘆。”全詩構思奇特,怨意悠遠。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注“小學生學習網(wǎng)”的唐詩三百首欄目。
【原文格律】
○平聲 ●仄聲 ⊙可平可仄 △平韻 ▲仄韻
奉帚平明金殿開,暫將團扇共徘徊。
●●○○○●○,●⊙○⊙●○△
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
●○⊙●○○●,⊙●⊙○●●△
【英漢對照】
長信怨
王昌齡
奉帚平明金殿開, 且將團扇共徘徊。
玉顏不及寒鴉色, 猶帶昭陽日影來。
A SIGH IN THE COURT OF PERPETUAL FAITH
Wang Changling
She brings a broom at dawn to the Golden Palace doorway
And dusts the hall from end to end with her round fan,
And, for all her jade-whiteness, she envies a crow
Whose cold wings are kindled in the Court of the Bright Sun.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tangshi/812349.html
相關閱讀:涼州詞?王翰_翻譯注釋賞析
登樂游原
《云陽館與韓紳宿別》原文+翻譯+賞析
無題 李商隱詩選
玉階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