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行宮?元稹_翻譯注釋賞析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唐詩三百首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作品簡介】

  《行宮》由元稹創(chuàng)作,被選入《唐詩三百首》。這是一首抒發(fā)盛衰之感的詩。首句點明地點:古行宮;二句暗示時間:紅花盛開之季;三句介紹人物;白頭宮女;四句描繪動作:閑坐說玄宗。構(gòu)筑了一幅完整動人的圖畫。當(dāng)年花容月貌,嬌姿艷質(zhì),輾轉(zhuǎn)落入宮中,寂寞幽怨;如今青春消逝,紅顏憔悴;閑坐無聊,只有談?wù)撘淹。此情此景,好不凄絕! 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guān)注“小學(xué)生學(xué)習(xí)網(wǎng)”的唐詩三百首欄目。

【原文】

《行宮》

作者:元稹

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

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

【注解】

①行宮:帝王外出所住的離宮。

②寥落:寂寞冷落。

③玄宗:即唐明皇李隆基。在位期間開創(chuàng)了唐朝的全盛局面,史稱“開元盛世”。賞析 [賞析] 此詩所詠,全在一個“古”字,“古”即“舊”的意思。你看,以前是何等輝煌的行宮現(xiàn)在已變成寂寞寥落的舊房子;以前是光彩可人的宮女,現(xiàn)在已變成白頭老嫗,她們空守著破敗的昔日豪宅,相互訴說著唐玄宗寵愛她們的往事。詩人明言宮女們的今昔,實際是對唐王朝盛時不再的感慨,寫出了當(dāng)時的唐朝正在衰敗。

【韻譯】

早已空虛冷寞的古行宮,零落宮花依然開行艷紅。

有幾個滿頭白發(fā)的宮女,閑坐談?wù)摦?dāng)年的唐玄宗。

【古詩今譯】

唐明皇開元年間,在洛陽建有行宮,并把高宗時的上陽宮修整一新。作者寫此詩時,是在憲宗元和年間,中間經(jīng)過安史之亂,唐代的局面,遠非開元盛世可比,故而他撫今思昔,感慨百端。

古行宮的花兒寂寞的開,當(dāng)年留在這里的宮女,即使幸而建在,美麗的青春少女,也變成了垂垂老嫗,滿頭白發(fā),與年年嫣紅的宮花形成對照。“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 ”二句更是蘊藏著無限的傷感。消逝的青春已無可追回,回憶只有徒增苦澀,還是當(dāng)一次皇朝鼎盛的見證人,以此作為活著的價值,以此來打發(fā)殘余的歲月。

在詩人,感傷的是大唐盛世不在,在今日的我們,似乎更當(dāng)為他們藏在安“閑”細‘說“的自在從容下的麻木絕望而發(fā)一喟嘆。

【評析】

??元稹的這首《行宮》是一首抒發(fā)盛衰之感的詩,可與白居易《上陽白發(fā)人》參互并觀。這里的古行宮即洛陽行宮上陽宮,白頭宮女即“上陽白發(fā)人”。據(jù)白居易《上陽白發(fā)人》,這些宮女天寶(742-756)末年被“潛配”到上陽宮,在這冷宮里一閉四十多年,成了白發(fā)宮人。這首短小精悍的五絕具有深邃的意境,富有雋永的詩味,傾訴了宮女無窮的哀怨之情,寄托了詩人深沉的盛衰之感。

  此詩首句點明地點:古行宮;二句暗示時間:紅花盛開之季;三句介紹人物;白頭宮女;四句描繪動作:閑坐說玄宗。構(gòu)筑了一幅完整動人的圖畫。當(dāng)年花容月貌,嬌姿艷質(zhì),輾轉(zhuǎn)落入宮中,寂寞幽怨;此時青春消逝,紅顏憔悴;閑坐無聊,只有談?wù)撘淹。此情此景,十分凄絕。這首詩平實,但很有概括力,也很含蓄,并給人以想象的天地,歷史滄桑之感盡在不言之中。 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guān)注“小學(xué)生學(xué)習(xí)網(wǎng)”的唐詩三百首欄目。

  詩人塑造意境,藝術(shù)上主要運用了兩種表現(xiàn)手法。一是以少總多。我國古典詩歌講究精煉,寫景、言情、敘事都要以少總多。這首詩正具 有舉一而反三,字少而意多的特點。四句詩,首句指明地點,是一座空虛冷落的古行宮;次句暗示環(huán)境和時間,宮中紅花盛開,正當(dāng)春天季節(jié);三句交代人物,幾個白頭宮女,與末句聯(lián)系起來推想,可知是玄宗天寶末年進宮而幸存下來的老宮人;末句描寫動作,宮女們正閑坐回憶、談?wù)撎鞂氝z事。二十個字,地點、時間、人物、動作,全都表現(xiàn)出來了,構(gòu)成了一幅非常生動的畫面。這個畫面觸發(fā)讀者聯(lián)翩的浮想:宮女們年輕時都是月貌花容,嬌姿艷質(zhì),這些美麗的宮女被禁閉在這冷落的古行宮之中,成日價寂寞無聊,看著宮花,花開花落,年復(fù)一年,青春消逝,紅顏憔悴,白發(fā)頻添,如此被摧殘,往事不堪重省。然而,她們被禁閉冷宮,與世隔絕,別無話題,卻只能回顧天寶時代玄宗遺事,此景此情,令人凄絕。“寥落”、“寂寞”、“閑坐”,既描繪當(dāng)時的情景,也反映詩人的傾向。凄涼的身世,哀怨的情懷,盛衰的感慨,二十個字描繪出那樣生動的畫面,表現(xiàn)出那樣深刻的意思,所以宋洪邁《容齋隨筆》卷二說這首詩“語少意足,有無窮之味”;明胡應(yīng)麟《詩藪·內(nèi)編》卷六以為這首詩是王建所作,并說“語意絕妙,合(王)建七言《宮詞》百首,不易此二十字也”。

  另一個表現(xiàn)手法是以樂景寫哀。我國古典詩歌,其所寫景物,有時從對立面的角度反襯心理,利用憂思愁苦的心情同良辰美景氣氛之間的矛盾,以樂景寫哀情,卻能收到很好的藝術(shù)效果。這首詩也運用了這一手法。詩所要表現(xiàn)的是凄涼哀怨的心境,但卻著意描繪紅艷的宮花。紅花一般是表現(xiàn)熱鬧場面,烘托歡樂情緒的,但在這里卻起了很重要的反襯作用:盛開的紅花和寥落的行宮相映襯,加強了時移世遷的盛衰之感;春天的紅花和宮女的白發(fā)相映襯,表現(xiàn)了紅顏易老的人生感慨;紅花美景與凄寂心境相映襯,突出了宮女被禁閉的哀怨情緒。紅花,在這里起了很大的作用。這都是利用好景致與惡心情的矛盾,來突出中心思想,即王夫之《姜齋詩話》所謂“以樂景寫哀”,一倍增其哀。白居易《上陽白發(fā)人》“宮鶯百囀愁厭聞,梁燕雙棲老休妒”,也可以說是以樂寫哀。不過白居易的寫法直接揭示了樂景寫哀情的矛盾,而元稹《行宮》則是以樂景作比較含蓄的反襯,顯得更有余味。

【點評】

  這首五言絕語言很平淡,但精警動人,寓意深刻,歷來評價很高。明代胡應(yīng)麟《詩藪·內(nèi)編》說:“語意絕妙,合(王)建七言《宮詞》百首,不易此二十字也。”清沈德潛《唐詩別裁集》則說“只四語,已抵一篇《長恨歌》矣”。近人劉永濟也說“此詩可謂《連昌宮詞》之縮寫”。王建的《宮詞》,白居易的《長恨歌》,元稹的《連昌宮詞》,都是長達千字左右的宏篇巨制,詳盡地描述了唐玄宗時代治亂興衰的歷史過程,感嘆興亡?偨Y(jié)教訓(xùn),內(nèi)容廣博而深刻。元稹這首小詩總共不過二十個字,竟能與長篇巨作比美,真可謂短小精悍,字字珠璣了。

  理解這首詩的關(guān)鍵在末尾一句。“閑坐說玄宗”,說者,前句已經(jīng)點明是“白頭宮女”。那么,說玄宗又在何時何地?在荒涼冷寞的古行宮,宮中紅花盛開,正是一年春好處。白居易《上陽白發(fā)人》詩前小序說;“天寶五載以后,楊貴妃專寵,后宮人無復(fù)進幸矣。六宮有美色者,輒置別所,上陽是其一也。貞元中尚存焉。”這里的“古行宮”,即指當(dāng)時東都洛陽的皇帝行宮上陽宮,“白頭宮女”,當(dāng)亦指天寶年間移置上陽的紅顏少女。從天寶至貞元,已經(jīng)過了半個世紀(jì)左右,漫長的歲月,風(fēng)雨的侵蝕,古行宮早變得荒敗不堪了,而當(dāng)年入宮的紅顏少女,也在寂寞孤獨中苦熬了幾十個春秋,如今早已是白發(fā)蒼顏了。她們的青春在此葬送,她們悲怨的淚水在此流淌,她們面對著怒放的紅花在感嘆噓唏。“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透過純樸的字面,我們分明聽到了她們痛苦的心音!白居易《上陽白發(fā)人》寫道:“上陽人,紅顏暗老白發(fā)新。綠衣監(jiān)使守宮門,一閉上陽多少春。玄宗末歲初選入,入時十六今六十。同時采擇百余人,零落年深殘此身。”白詩直截了當(dāng)?shù)氐莱隽四昀蠈m女的幽怨,元詩則點染寥落的環(huán)境,以紅色宮花和白頭宮女相互襯托的筆法,通過形象對比來揭示宮女的悲慘生活和心理活動。二詩相比,一具體,一概括,一以感情的熱烈淋漓見長,一以境界的深沉雋永取勝。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guān)注“小學(xué)生學(xué)習(xí)網(wǎng)”的唐詩三百首欄目。

  這里,寥落古行宮中的白頭宮女,還是唐玄宗時代歷史的見證人。熟悉這段史實的人都知道,唐玄宗在其繼位后期,寵幸楊貴妃,終日沉溺在淫樂酒色之中,把政務(wù)全部委給奸相李林甫和楊國忠,朝綱紊亂,諂佞當(dāng)?shù),終于釀成安史之亂。亂后,玄宗被迫退位,赫赫不可一世的大唐王朝亦從此一蹶不振,日益走向下坡路。白居易在《長恨歌》里曾深致感慨說;“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四句詩,已形象地概括出玄宗昏憒好色與亡國致亂的歷史因由。其諷刺與揭露是十分深刻的。元稹這首短詩當(dāng)然不可能象白詩那樣鋪張揚厲,極盡渲染之能事,他只能采取對照、暗示點染等方法,把這一段轟轟烈烈的歷史高度濃縮,加以典型化的處理,從而讓讀者自己去回味咀嚼。你看那寥落的古行宮,那在寂寞之中隨歲月更替而自生自落的宮花,那紅顏少女的變?yōu)榘装l(fā)老人,不都深深地帶有時代盛衰遷移的痕跡嗎?白頭宮女親歷開元、天寶之世,本身就是歷史的見證人。她“閑坐說玄宗”的由治而亂。沈德潛說:“說元宗而不說元宗長短,佳絕。”這本是詩篇主旨所在,也是詩人認為應(yīng)引以為戒的地方,卻以貌似悠閑實則深沉的筆調(diào)加以表現(xiàn),真是語少意多,有無窮之味。

【作者介紹】

  元。779—831)唐代詩人。字微之,河南(今河南洛陽)人。德宗貞元(785-805)中明經(jīng)及第,復(fù)書判拔萃科,授校書郎。憲宗元和(806- 820)初授左拾遺,升為監(jiān)察御史。后得罪宦官,貶江陵士曹參軍,轉(zhuǎn)通州司馬,調(diào)虢州長史。穆宗長慶(821-824)初任膳部員外郎,轉(zhuǎn)祠部郎中知制誥,遷中書舍人、翰林學(xué)士。為相三月,出為同州刺史,改浙東觀察使。文宗大和(827-835)中為尚書左丞,出為武昌節(jié)度使,卒于任所。與白居易倡導(dǎo)新樂府運動,所作樂府詩不及白氏樂府之尖銳深刻與通俗流暢,但在當(dāng)時頗有影響,世稱“元白”。后期之作,傷于浮艷,故有“元輕白俗”之譏。有《元氏長慶集》60卷,補遺6卷,存詩830余首。

  元稹,字微之,河南河內(nèi)人。生于唐大歷十四年(公元779年),死于大和五年(公元831年)。他8 歲喪父,15歲以明兩經(jīng)擢第。21歲初仕河中府,25歲登書判拔萃科,授秘書省校書郎。28歲列才識兼茂明于體用科第一名,授左拾遺。母鄭賢而文,親授書傳。舉明經(jīng)書判入等,補校書郎。元和初,應(yīng)制策第一。元和四年(809)為監(jiān)察御史。因觸犯宦官權(quán)貴,次年貶江陵府士曹參軍。后歷通州(今四川達州市)司馬、虢州長史。元和十四年任膳部員外郎。次年靠宦官崔潭峻援引,擢祠部郎中、知制誥。長慶元年(821)遷中書舍人,充翰林院承旨。次年,居相位三月,出為同州刺史、浙東觀察使。大和三年(829)為尚書左丞,五年,逝于武昌軍節(jié)度使任上。年五十三卒,贈尚書右仆射。稹自少與白居易倡和,當(dāng)時言詩者稱“元白”,號為“元和體”。其詩辭淺意哀,仿佛孤鳳悲吟,極為扣人心扉,動人肺腑。元稹的創(chuàng)作,以詩成就最大。與白居易齊名,并稱元白,同為新樂府運動倡導(dǎo)者。

  元稹的唐詩代表作有《菊花》、《離思五首》(其四)、《遣悲懷三首》、《兔絲》、《和裴校書鷺鷥飛》、《夜池》、《感逝(浙東)》、《晚春》、《靖安窮居》、《送致用》、《宿石磯》、《夜坐》、《雪天》、《酬樂天得微之詩知通州事因成四首》、《織婦詞》、《夜別筵》、《山枇杷》、《所思二首》、《斑竹(得之湘流)》、《竹部(石首縣界)》、《白衣裳二首》、《魚中素》、《酬許五康佐(次用本韻)》、《一至七言詩》等,其中《菊花》、《離思五首》(其四)和《遣悲懷三首》(其二)三首流傳很廣,尤其是《離思五首》(其四)這一首極負盛名。該詩寫久藏心底的不盡情思,因為與情人的曾經(jīng)相識而自此對其他的女人再也不屑一顧(“取次花叢懶回顧”),詩中的比興之句“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語言幻美,意境朦朧,十分膾炙人口。而《遣悲懷三首》表達對亡妻的不盡思念,寫得悲氣襲人,令人不由得一掬同情之淚,其中第二首的結(jié)句“貧賤夫妻百事哀”為世所熟誦。微之其集與居易同名長慶,今編詩二十八卷(全唐詩中卷第三百九十六至四百二十三)。

【英漢對照】

行宮

元稹

寥落古行宮, 宮花寂寞紅。

白頭宮女在, 閑坐說玄宗。

THE SUMMER PALACE

Yuan Zhen

In the faded old imperial palace,

Peonies are red, but no one comes to see them....

The ladies-in-waiting have grown white-haired

Debating the pomps of Emperor Xuanzong.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tangshi/925960.html

相關(guān)閱讀:長干行·家臨九江水
清平調(diào)·一枝紅艷露凝香
唐詩《夜雨寄北》李商隱賞析
早秋?許渾_翻譯注釋賞析
唐詩《終南別業(yè)》王維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