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簡介】
《題金陵渡》由張祜創(chuàng)作,被選入《唐詩三百首》。詩寫偶見的江上清麗夜色。首句點題,次句抒發(fā)感慨;三、四句寫因懷愁而難眠,推窗遠望,斜月朦朧,江潮初落,隔江瓜州,星火閃爍。全詩畫面清麗宜人,但卻難免有孤寂之感。有人認為這首詩是作者至京求官不遂后所作,寄寓懷才不遇落拓失意之情。有人以為是寫鄉(xiāng)愁情思的。寄愁是真,但什么愁?愁什么?也確實難斷。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guān)注“小學(xué)生學(xué)習(xí)網(wǎng)”的唐詩三百首欄目。
【原文】
《題金陵渡》
作者:張祜
金陵津渡小山樓,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兩三星火是瓜州。
【注解】
金陵:南京。
金陵渡:渡口名,在今江蘇省鎮(zhèn)江市附近。
津:渡口。
小山樓:渡口附近小樓,作者住宿之處。
一宿:一夜。
行人:旅客,指作者自己。
可:當(dāng)。
斜月:下半夜偏西的月亮。
星火:形容遠處三三兩兩像星星一樣閃爍的火光。
瓜州:在長江北岸,今江蘇省邗江縣南,與鎮(zhèn)江市隔江相對。
【韻譯】
在鎮(zhèn)江附近金陵渡口的小山樓,我一夜不能入眠心中自有憂愁。
月光西斜的時候江潮剛剛退落,隔岸幾點星火閃爍可能是瓜州?
【評析】
這是詩人漫游江南時寫的一首小詩。張祜夜宿鎮(zhèn)江渡口時,面對長江夜景,以此詩抒寫了在旅途中的愁思,表現(xiàn)了自己心中的寂寞凄涼。全詩語言樸素自然,把美妙如畫的江上夜景描寫得寧靜凄迷,淡雅清新。
“金陵津渡小山樓”,此“金陵渡”在鎮(zhèn)江,非指南京。“小山樓”是詩人當(dāng)時寄居之地。首句點題,開門見山。
“ 一宿行人自可愁”,用一“可”字,輕靈妥貼,“可”當(dāng)作“合”解,而比“合”字輕松。
這兩句是引子,起筆平淡而輕松,接著便很自然地將讀者引入佳境。
“潮落夜江斜月里”,詩人站在小山樓上遠望夜江,只見天邊月已西斜,江上寒潮初落。 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guān)注“小學(xué)生學(xué)習(xí)網(wǎng)”的唐詩三百首欄目。
一團漆黑的夜江之上,本無所見,而詩人卻在朦朧的西斜月光中,觀賞到潮落之景。用一“斜”字,妙極,既有景,又點明了時間——將曉未曉的落潮之際;與上句“一宿”呼應(yīng),暗中透露出行人那一宿不曾成寐的信息。所以,此句與第二句自然地溝連。詩人用筆輕靈而細膩,在精工鏤刻中,又不顯斧鑿之跡,顯得渾然無痕。
落潮的夜江浸在斜月的光照里,在煙籠寒水的背景上,忽見遠處有幾點星火閃爍,詩人不由隨口吟出:“兩三星火是瓜洲。”將遠景一點染,這幅美妙的夜江畫也告完成。試看“兩三星火”,用筆何其蕭灑空靈,動人情處不須多,“兩三”足矣。“一寸二寸之魚,三竿兩竿之竹”,宜乎以少勝多,點染有致,然而也是實景,那“兩三星火”點綴在斜月朦朧的夜江之上,顯得格外明亮。那個地方“是瓜洲”。這個地名與首句“金陵渡”相應(yīng),達到首尾圓合。此外,這三字還蘊藏著詩人的驚喜和慨嘆,傳遞出一種悠遠的情調(diào)。
這首詩的境界,清美之至,寧靜之至。那兩三星火與斜月、夜江明暗相映襯,融成一體,如一幅淡墨山水畫。
【作者介紹】
??張祜 (約785—849后)唐代詩人。字承吉,清河?xùn)|武城(今山東武城)人。初寓姑蘇,后至長安,長慶(821-824)年間令狐楚表薦之,不報。辟諸侯府,為元稹排擠,遂至淮南、江南等地,隱居以終。張祜縱情聲色,流連詩酒,同時任俠尚義,喜談兵劍,心存報國之志,希圖效力朝廷,一展抱負。他因詩揚名,以酒會友,酬酢往業(yè),結(jié)識了不少名流顯官。然而由于性情孤傲,狂妄清高,使他多次受辟于節(jié)度使,淪為下僚。張祜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其詩風(fēng)沉靜渾厚,有隱逸之氣,但略顯不夠清新生動。詩集10卷468首至今保存完好。集十卷,今編詩二卷。
張祜早年寓居蘇州,常往來于揚州、杭州等都市,并模山范水,題詠名寺。他的《題潤州金山寺》詩,空前絕后。他作的《宮詞二首》之一:“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流行一時。后來這首詞傳入宮禁,唐武宗病重時,孟才人懇請為上歌一曲,唱到“一聲何滿子”,竟氣亟腸斷而死。這種至精至誠的共鳴,恰恰說明祜詩的魅力。
白居易很欣賞張祜的《觀獵詩》,認為與王維的觀獵詩相比難分優(yōu)劣。然而,祜性情狷介,不肯趨炎附勢,終生沒有蹭身仕途,未沾皇家寸祿。 張祜晚年,在丹陽曲阿筑室種植,寓居下來。嘗與村鄰鄉(xiāng)老聊天,賞竹,品銘,飲酒,仿著世外桃源的隱居生活, 一生坎坷不達而以布衣終。
張祜一生雖官場不利,史書也沒記載他的事跡,但他的詩作流傳下來的不少,《全唐詩》中亦有349首,北京圖書館珍藏的南宋初蜀刻十卷本《張承吉文集》共收詩469首,有“海內(nèi)名士”之譽。張祜的一生,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張祜以是得名,而在仕途上卻坎坷不達。他的為人和他的著作一樣,有其獨具的風(fēng)格特點,縱情聲色,流連詩酒的同時,還任俠尚義,喜談兵劍,心存報國之志,希圖步入政壇,效力朝廷,一展抱負。在人際交往中,他因詩揚名,以酒會友,酬酢往業(yè),結(jié)識了不少名流顯官。然而由于他的性情孤傲,狂妄清高,使他多次受辟于節(jié)度使,淪為下僚。有心報國,陳力無門,使他只好“ 幽棲日無事,痛飲讀離騷”,“千年狂走酒,一生癖緣詩”。
張祜謝世后,太常博士皮日休送挽詩:“一代交游非不貴,五湖風(fēng)月合教貧,魂應(yīng)絕地為才鬼,名與遺篇在史臣”。
張祜詩集10卷468首至今保存完好。其詩風(fēng)沉靜渾厚,有隱逸之氣,但略顯不夠清新生動;吟詠的題材相當(dāng)豐富(這里面包括眾多寺廟的題作和有關(guān)各種樂器及鳥禽的詩詠等等)。代表作有《題金陵渡》、《雁門太守行》、《送蘇紹之歸嶺南》、《旅次石頭岸》、《隋宮懷古》、《從軍行》、《愛妾換馬》、《宮詞二首》、《夜宿湓浦逢崔升》、《聽箏》、《散花樓》、《悲納鐵》、《櫻桃》等,其中《題金陵渡》和《宮詞二首》流傳頗廣。集十卷,今編詩二卷(全唐詩中卷第五百一十和五百一十一)。
【英漢對照】
題金陵渡
張祜
金陵津渡小山樓, 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 兩三星火是瓜州。
AT NANJING FERRY
Zhang Hu
This one-story inn at Nanjing ferry
Is a miserable lodging-place for the night --
But across the dead moon's ebbing tide,
Lights from Guazhou beckon on the river.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tangshi/927816.html
相關(guān)閱讀:旅夜書懷 杜甫詩選
唐詩三百首精選兩首
《西施詠》 作者:王維【賞析】原文+注譯
辛未七夕 李商隱詩詞賞析
問劉十九原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