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黑漆弩·村居遣興(作者:劉敏中)
【原文】
長巾闊領(lǐng)深村住,不識我喚作傖父。掩百沙翠竹柴門,聽徹秋來夜雨。閑將得失思量,往事水流東去。便宜教畫卻凌煙,甚是功名了處?
【作者簡介】
劉敏中(1243-1318),字端甫,濟南章丘人。至元中任監(jiān)察御史時,因彈劾奸臣未被受理,辭職歸家。后再起,官至翰林學(xué)士承旨。著有《中庵集》。散曲僅存小令二首。
【寫作背景】
據(jù)《元史》本傳,劉敏中曾兩次辭官家居,一是任監(jiān)察御史時,因“權(quán)臣桑哥秉政,敏中劾其奸邪,不報,遂辭職歸其鄉(xiāng)。”一是至大末年作翰林承旨時, “以疾還鄉(xiāng)里”,時已年近七十。從此曲的憂憤牢騷看,不像晚年致仁后作,因武宗對他一直頗重用;又因另一首中有“盡疏狂”一句,也不似七十老人口吻。故此曲當(dāng)為首次辭官居家時作。考桑哥任相在至元二十四年(1287)二月至二十八年一月之間,二十六年三月,桑哥為控制言路,竟“笞監(jiān)察御史四人”。敏中恰為御史,其劾桑哥當(dāng)在本年。幫此篇約作于至元二十六、二十七兩年之間,時作者四十七、八歲。更多元曲賞析請關(guān)注“小學(xué)生學(xué)習(xí)網(wǎng)”的元曲三百首欄目(http:///yuanqu300/)。
【注解】
長巾闊領(lǐng):巾為古代平民戴的便帽。闊領(lǐng),指闊領(lǐng)的上衣。這里指古代隱士的衣著。
傖父:指鄙野的村民,當(dāng)時南方人譏罵北方人的話。
便宜教:即便、即使。
畫卻凌煙:被畫到凌煙閣。凌煙,即凌煙閣,唐太宗建國后,為表彰功臣建高閣,閣中繪24位功臣圖像。
【譯文】
穿起平民的衣裳居住在僻遠的鄉(xiāng)村,不認識我的人稱我是粗鄙的村民。關(guān)起柴門,不再看遠處的白沙清江、翠綠疏竹,聽見夜來的綿綿秋雨敲在耳鼓,打在心頭。閑暇時將平生的得與失思量一遍,往事像那東逝的流水般一去不回。即便是把影像畫到了凌煙閣上,那里就果真是功名了卻之處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yuanqu/616791.html
相關(guān)閱讀:大石調(diào)?青杏子?騁懷
元曲精選之正宮?端正好?上高監(jiān)司
元曲精選之商調(diào)·金絡(luò)索桂梧桐·詠別
雙調(diào)·水仙子·風(fēng)情
中呂?醉高歌帶攤破喜春來?旅中【賞析】注解+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