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注釋:
1、清明:節(jié)氣名,在陽歷每年4月4日或5日。此詩《樊川詩集》及《別集》、《全唐詩》均未收。最早見于謝枋得編《千家詩》,明代的謝榛認(rèn)為是杜牧所作。
2、行人:這里指行旅在外的人。
3、欲:幾乎要,簡直要。
4、斷魂:比喻感傷愁苦之深,好像神魂要與身體分開一樣。
5、借問:請問。
6、酒家:酒店。
7、杏花村:杏花深處的村莊,后人遂以它來命名以產(chǎn)酒著名的地方。
賞析:
清明這個節(jié)日,本來就容易勾起出門在外的人思?xì)w之念,而春雨綿綿,更增添旅途的愁苦和艱辛。這樣一種復(fù)雜的思緒,詩人卻用一句極通俗的語言,作了很好的概括。接下來探問酒家何處有,既是想歇息解乏,又含有借酒澆愁的意緒。結(jié)尾以牧童指路結(jié)束全篇,給行旅之人帶來了安慰和希望,顯得含蓄不盡,余味無窮。這首詩對旅途情景的描繪,旅人情懷的抒發(fā),十分真實自然,語言也通俗流暢,音節(jié)和諧,景象新鮮生動,易懂易記,因而成為家喻戶曉的名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1010240.html
相關(guān)閱讀:描寫錢塘江的詩句
歐陽修《梅圣俞詩集序》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居之無倦,行之以忠
“野草芳菲紅錦地,游絲撩亂碧羅天!钡囊馑技叭婅b賞
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