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蕭何追韓信原文 翻譯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詩歌鑒賞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蕭何追韓信原文 翻譯

蕭何追韓信原文

及項梁渡淮,信仗劍從之,居麾下,無所知名。項梁敗,又屬項羽,羽以為郎中。數(shù)以策干項羽,羽不用。漢王之入蜀,信亡楚歸漢,未得知名,為連敖。坐法當(dāng)斬,其輩十三人皆已斬,次至信,信乃仰視,適見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為斬壯士?”滕公奇其言,壯其貌,釋而不斬。與語,大說之。言于上,上拜以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信數(shù)與蕭何語,何奇之。至南鄭,諸將行道亡者數(shù)十人,信度何等已數(shù)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聞信亡,不及以聞,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鄙洗笈,如失左右手。

居一二日,何來謁上,上且怒且喜,罵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鄙显唬骸叭羲氛哒l?”何曰:“韓信也!鄙蠌(fù)罵曰:“諸將亡者以十?dāng)?shù),公無所追;追信,詐也!焙卧唬骸爸T將易得耳。至于信者,國士無雙。王必欲長王漢中,無所事信;必欲爭天下,非信無所與計事者。顧王策安所決耳。”王曰:“吾亦欲東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計必欲東,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終亡耳。”王曰:“吾為公以為將!焙卧唬 “雖為將,信必不留。”王曰:“以為大將。”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無禮,今拜大將如呼小兒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擇良日,齋戒,設(shè)壇場,具禮,乃可耳!蓖踉S之。諸將皆喜,人人各自以為得大將,乃韓信也,一軍皆驚。

蕭何追韓信翻譯

等到項梁率領(lǐng)抗秦義軍渡過淮河向西進(jìn)軍的時候,韓信帶了寶劍去投奔他,留在他的部下,一直默默無聞。項梁失敗后,改歸項羽,項羽派他做郎中。他好幾次向項羽獻(xiàn)計策,都沒有被采納。劉邦率軍進(jìn)入蜀地時,韓信脫離楚軍去投奔他,當(dāng)了一名接待來客的小官。有一次,韓信犯了案,被判了死刑,和他同案的十三個人都挨次被殺了,輪到殺他的時候,他抬起頭來,正好看到滕公,就說:“漢王不打算得天下嗎?為什么殺掉壯士?”滕公聽他的口氣不凡,見他的狀貌威武,就放了他不殺。同他談話,更加佩服得了不得,便把他推薦給漢王。漢王派他做管理糧餉的治粟都尉,還是不認(rèn)為他是個奇才。

韓信又多次和蕭何談天,蕭何認(rèn)為韓信與眾不同。漢王的部下多半是東方人,都想回到故鄉(xiāng)去,因此隊伍到達(dá)南鄭時,半路上跑掉的軍官就多到了幾十個。韓信料想蕭何他們已經(jīng)在漢王面前多次保薦過他了,可是漢王一直不重用自己,就也逃跑了。蕭何聽說韓信逃跑了,來不及把此事報告漢王,就徑自去追趕。有個不明底細(xì)的人報告漢王說:“丞相蕭何逃跑了!睗h王極為生氣,就像失掉了左右手似的。

過了一兩天蕭何拜見劉邦,劉邦又怒又喜,責(zé)問蕭何“你為什么要離開我?” 蕭何“我怎么敢離開,我是去追要離開的人。” 劉邦“你去追誰?” 蕭何“韓信” 劉邦又問“走了那么多人你都不去追,卻去追韓信,為什么?” 蕭何“走的那些人都比較容易得到,但是韓信卻找不到第二個,大王如果只是想長期漢中稱王那可以不用韓信,如果想爭奪天下,那除了韓信就沒有能為大王解決的人了,這全都看大王你的打算來決定的” 劉邦“我也想東進(jìn),怎么能一直呆在這個地方呢” 蕭何“大王如果想東進(jìn),能重用韓信,他就會留下來,不能重用他早晚會離開大王的” 劉邦“我讓他做將軍” 蕭何“如果只是讓他做將軍,韓信一定不會留下” 劉邦“那讓他做大將” 蕭何“這很好!庇谑莿罹拖虢许n信來冊封他, 蕭何“大王向來輕慢無禮,現(xiàn)在任命大將就像叫小孩一樣,這就是韓信要離開的原因。大王想要任命他一定要選一個好日子,齋戒,設(shè)壇場等禮數(shù)都齊全了才可以”劉邦同意了。到任命大將的這天,諸將都很高興以為會任命自己做大將。等到知道新任命的大將是韓信,整個軍隊都很吃驚。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1011846.html

相關(guān)閱讀:王勃的詩詞全集
王昌齡《萬歲樓》原文及翻譯 賞析
千門萬戶??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與諸子登峴山原文_翻譯和賞析_孟浩然古詩
戰(zhàn)國策?西周?薛公以齊為韓魏攻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