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牽別恨和腸斷, 水帶離聲入夢流”的意思及全詩翻譯賞析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經(jīng)典詩句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山牽別恨和腸斷, 水帶離聲入夢流”的意思:青山把我們隔斷產(chǎn)生了別恨,綠水把離愁夢中送到我心田。

出自唐代詩人羅隱《綿谷回寄蔡氏昆仲》

綿谷回寄蔡氏昆仲
羅隱
一年兩度錦江游, 前值東風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礙馬, 好云無處不遮樓。
山牽別恨和腸斷, 水帶離聲入夢流。
今日因君試回首, 淡煙喬木隔綿州。


注釋:
⑴綿谷:地名,今四川廣元縣。蔡氏昆仲:羅隱游錦江時認識的兩兄弟。昆仲,稱呼別人兄弟的敬詞。
⑵兩度:兩次。錦城:又稱錦里、錦官城,故址在今四川省成都市南。城,一作“江”。
⑶值:適逢,這里作“在”字解。東風:這里指刮東風的時候,指代春天。
⑷芳草:香草。礙馬:礙住馬蹄。
⑸別恨:離別之愁。
⑹離聲:別離的聲音。
⑺因君試回首:一作“不堪回首望”。君,指作者遇見的故人。
⑻淡煙:淡淡的煙霧。淡,一作“古”。喬木:主干明顯而直立,分枝繁盛的木本植物。喬,一作“高”。綿州:州名,隋始置,治所在巴西縣(今綿陽東),其轄地相當于今天四川省羅江上游以東,潼河以西江油、綿陽間的涪江流域。


譯文:
一年曾經(jīng)兩次到錦城去游玩,頭一次利春風第二次是秋天。
芳草有情礙馬蹄不讓我們走,彩云片片把樓閣層層來遮掩。
青山把我們隔斷產(chǎn)生了別恨,綠水把離愁夢中送到我心田。
今天為你向錦官城回首眺望,只見綿州的喬木和淡淡云煙。




創(chuàng)作背景:
詩人在游覽了成都風景名勝錦江之后,向成都東北行至綿谷(今四川廣元縣)時援筆吟成此詩,寄給當時與自己共游錦江認識的友人蔡氏兄弟。

賞析:
《綿谷回寄蔡氏昆仲》是唐代詩人羅隱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這首詩開始敘寫一年兩次游覽錦江,字里行間流露喜悅之情。接著取景寄情,寫告別錦江山水的離愁別恨,極言別去之難,以表達對蔡氏兄弟的友情,寄托對他們的懷念。末聯(lián)回首遠望,又因寄書蔡氏兄弟之便,再抒發(fā)對錦江的留戀之情。這首詩以情取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詩題一作《魏城逢故人》。詩中提到錦江、綿州、綿谷三個地名。錦江在四川成都市的南面;由成都向東北方向行進,首先到達綿州(今四川綿陽縣);再繼續(xù)東北行,便可到達綿谷(今四川廣元縣)。詩題中的“蔡氏昆仲”,是羅隱游錦江時認識的兩兄弟。在羅隱離開錦江,經(jīng)過綿州回到綿谷以后,蔡氏兄弟還在成都。這首詩追憶昔游,抒發(fā)對友人的懷念之情。

首聯(lián)以賦體敘事,字里行間流露喜悅之情。錦江是名勝之地,能去游一次,已是很高興、很幸福的了,何況是“一年兩度”,又是在極適于游覽的季節(jié)。兩個“值”字,蘊含際此春秋佳日之意。這兩句所攜帶的感情,直灌全篇。

頷聯(lián)具體寫錦江游蹤,極寫所見之美,寫景之筆濡染著濃烈的感情色彩。“芳草有情皆礙馬,好云無處不遮樓”,深得錦江美景的神韻,是全詩中最富有詩意的句子。這兩句分別承“前值東風”與“后值秋”而來,寫出詩人對錦江風物人情的留戀。上句寫春景,下句寫秋景。明明是詩人多情,沉醉于大自然的迷人景色,卻偏將人的感情賦予碧草白云。春游錦城時,錦江畔春草芊眠,詩人為之流連忘返,詩中卻說連綿不盡的芳草,好象友人一樣,對自己依依有情,似乎有意絆著馬蹄,不讓離去。秋游錦城時,秋云舒卷,云與樓相映襯而景色更美,故稱“好云”。詩人為之目搖神移,而詩人卻說,是那美麗的云彩也很富有感情,為了殷勤地挽留自己,有意把樓臺層層遮掩。“礙馬”、“遮樓”,不說有人,而自見人在。用筆簡煉含蓄,給人以豐富的想象余地。“礙”字、“遮”字用筆迂回,有從對面將人寫出之妙,而且很帶了幾分俏皮的味道。就象把“可愛”說成“可憎”或“討厭”一樣,這里用了“礙”與“遮”描述使人神往不已的開心事,正話反說,顯得別有滋味。這兩句詩,詩人以情取景,以景寫情,物我交融,意態(tài)瀟灑嫻雅,達到了神而化之的地步。

頸聯(lián)寫告別錦江山水的離愁別恨,極言別去之難。在離人眼里,錦江的山好象因我之離去,而牽繞著別恨,錦江之水也似乎帶著離情,發(fā)出咽泣之聲。美麗多情的錦城啊,真使人魂牽夢繞,肝腸寸斷!

中間二聯(lián)分別通過寫錦江的地上芳草、空中好云、山脈、河流的可愛和多情,以表達對蔡氏兄弟的友情,寄托對他們的懷念。作者只說錦城的草、云、山、水的美好多情,而不直說蔡氏兄弟的多情,含蓄而有韻味。

末聯(lián)又因寄書蔡氏兄弟之便,再抒發(fā)對錦江的留戀之情。詩人把中間二聯(lián)“芳草”、“好云”、“斷山”、“流水”的纏綿情意,都歸落到對友人的懷念上去,說今天因為懷念您們,回頭遠望錦城,只見遠樹朦朧,云遮霧繞。用喬木高聳、淡煙迷茫的畫面寄寫自己的情思,結(jié)束全篇,情韻悠長,余味無窮。

這首詩感情真摯,形象新穎,結(jié)構嚴整工巧,堪稱是一件精雕細琢、玲瓏剔透的藝術精品。

相關試題
(1)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2)頷聯(lián)運用了什么樣的表達技巧?試作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
(1)這首詩追憶昔游,極寫錦江之美及告別錦江山水的離愁別恨,表達了對錦江景物的贊美和留戀之情,寄托了對友人的懷念。(意對即可)
(2)擬人。將人之情感賦予碧草白云,春游錦城時,連綿不盡的芳草,對自己依依不舍,似乎有意絆著馬蹄,不讓離去;秋游錦城時,美麗的云彩為了挽留自己,有意把樓臺層層遮掩。連自然之景都尚且有不舍之情更何況是人呢?借此強調(diào)出告別錦江山水的離愁別恨,表達了對錦江景物的贊美和留戀之情,寄托了對友人的懷念。(“借景抒情”或“主客移位”亦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1033279.html

相關閱讀: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有關蟬的詩句
“一片花飛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杜甫《曲江二首》翻譯賞
詠孤石 惠標
“香斷燈昏吟未穩(wěn),凄清。只有霜華伴月明”全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