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fèi)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杜甫《三川觀水漲二十韻》原文翻譯 賞析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詩歌鑒賞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杜甫《三川觀水漲二十韻》原文翻譯 賞析

杜甫《三川觀水漲二十韻》原文

我經(jīng)華原來,不復(fù)見平陸。

北上唯土山,連山走窮谷。

火云無時(shí)出,飛電常在目。

自多窮岫雨,行潦相?蹙。

蓊?川氣黃,群流會空曲。

清晨望高浪,忽謂陰崖踣。

恐泥竄蛟龍,登危聚麋鹿。

枯查卷拔樹,??共充塞。

聲吹鬼神下,勢閱人代速。

不有萬穴歸,何以尊四瀆。

及觀泉源漲,反懼江海覆。

漂沙坼岸去,漱壑松柏禿。

乘陵破山門,回斡裂地軸。

交洛赴洪河,及關(guān)豈信宿。

應(yīng)沈數(shù)州沒,如聽萬室哭。

穢濁殊未清,風(fēng)濤怒猶蓄。

何時(shí)通舟車,陰氣不黲黷。

浮生有蕩汩,吾道正羈束。

人寰難容身,石壁滑側(cè)足。

云雷此不已,艱險(xiǎn)路更?。

普天無川梁,欲濟(jì)愿水縮。

因悲中林士,未脫眾魚腹。

舉頭向蒼天,安得騎鴻鵠。

杜甫《三川觀水漲二十韻》翻譯注釋

、三川:唐縣名,屬?州,在今陜西洛川縣西。

2、華原:唐縣名,屬京兆府,在今陜西耀縣。

3、平陸:平原。

4、窮:全詩校:“一作彎。”

5、火云:夏季熾熱的赤云。無時(shí)出:全詩校:“一作出無時(shí)。”

6、飛電:雷電。

7、窮岫:荒山野嶺。

8、行潦:溝中的流水。?:全詩校:“一作灰!?蹙:水相擊貌。

9、蓊?( wěng gé):彌漫。川氣黃:因洪水挾帶黃土,故黃。

0、空曲:山澗。

、踣(bó):倒塌。指滑坡。

2、恐泥:《論語?子張》:“致遠(yuǎn)恐泥。”泥,滯、陷之意。

3、登危:登高。

4、枯查:水中浮木。

5、??:沙石。

6、聲吹:水聲沖擊。鬼神下:猶鬼神泣。

7、勢:水勢。人代速:忽移人世。

8、四瀆:《爾雅?釋水》:“江、淮、河、濟(jì)為讀。四瀆者,發(fā)源注海者也!

9、江海覆:江海倒流。

20、漂沙:水卷泥沙。岸去:全詩校:“一作去岸。”

2、漱:沖擊。

22、乘陵:乘水勢。陵,全詩校:“一作凌!逼粕介T:沖破阻擋。

23、回斡:回旋。裂:全詩校:“一作倒!钡剌S:古代傳說大地有軸。晉張華《博物志》卷一:“地有三千六百軸,互相牽制!绷训剌S,言洪水沖切出深溝。

24、交:匯入。洛:洛水,在今陜西洛川縣。洪河:黃河。

25、及:到。關(guān):潼關(guān),在華山之東。

26、沒:沉沒。

27、萬室:萬家。

28、穢濁:洪水。

29、蓄:全詩校:“一作畜!

30、不:全詩校:“一作亦!秉o黷:混濁。

3、浮生:人生!肚f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笔庛椋浩鸱。

32、羈束:困于旅途。

33、人寰:人間。匆屯:艱難!兑?屯》:“云雷屯,君子以經(jīng)綸。”原作“此”,校云:“一作屯”,據(jù)改。

34、?:窘迫。

35、川梁:河上的橋。

36、脫:逃脫。

37、鴻鵠鳥名,即天鵝。

杜甫《三川觀水漲二十韻》賞析

公天寶十五載夏,自奉先之同州白水,賦《高齋》詩,已是五月。又自白水之?州,道出華原,乃赴靈武所經(jīng)也。同州在華原東百八十里,華原北至坊州百八十里,坊北至?百四十五里。豈非公自白水西北至華原,又自華原北至坊,復(fù)自坊北至?乎?是年史不書大水,而詩言水患為甚,可以補(bǔ)史之闕!杜f唐書》:三川縣,屬?州,以華池水、黑水及洛水三川同會得名也。《元和郡縣志》:三川縣,本漢狄道縣地,開皇三年,屬?州。

我經(jīng)華原來,不復(fù)見平陸。北上惟土山。連天走窮谷;鹪瞥鰺o時(shí),飛電常在目。

(首敘山行景事,此水漲之由。連天,連日也。)

《長安志》:華原縣,本漢??縣地,隋開皇六年,改泥陽為華原縣。貞觀十七年,屬雍州。大足元年,隸京兆府。盧湛詩:“平陸漲長流!薄对涂たh志》:“土門山,在華原縣東南四里。鐘繇表:“深山窮谷!北R思道《納涼賦》:“火云赫而四舉!焙芜d詩:“密云窮浦暗,飛電遠(yuǎn)洲明!彼沃畣栐姡骸肮蕡@長在目!

自多窮岫雨,行潦相?蹙。蓊川氣黃,群流會空曲。清晨望高浪,忽謂陰崖踣?帜喔Z蛟龍,登危聚麋鹿?莶榫戆螛,??共充塞。聲吹鬼神下,勢閱人代速。不有萬穴歸,何以尊四瀆。

(此記山水之漲。水流山內(nèi),故川氣帶黃。浪浸山根,故陰崖如踣。蛟龍恐泥、麋鹿登高,畏水故也?蓍陡∷c拔樹俱卷。??沙石,忽填塞水口,極言其簸蕩也。水聲沖激,如泣鬼神,水勢變遷,忽移人世,惟有奔?xì)w四瀆,可以一泄下流耳。二句起下。)

《魏都賦》:“窮岫泄云!滨U照詩:“窮岫?長靈。”《左傳》:“潢污行潦之水!?,水相擊。蹙,水相迫。蓊,水氣蓊郁而匝也,《海賦》:“磊?而相?!弊⒃疲骸?,重疊也!迸嗽涝姡骸按饷吧綆X,驚湍激巖阿!薄侗阕印罚骸澳箱楹?,實(shí)須群流之赴!薄短蘸刖皞鳌罚壕淙葜淝,山中周回一百五十里,空曲寥曠。郭璞詩:“高浪駕蓬萊!薄段髡髻x》:“眺華岳之陰崖!薄局熳ⅰ稄V韻》:泥,滯也,陷也!墩撜Z》:“致遠(yuǎn)恐泥!贝私栌闷渥!督x》:“狐?登危而雍容!眽翦鲈唬翰榕c槎同,水中浮木。庾信詩:“臥樹擁槎來。”魏文帝《怨歌行》:“拔樹偃秋稼,天威不可干!焙芜d詩:“??沖波白!??,沙石也!稘h書?劉寵傳》:“充塞道路。”《莊子》:“白波若山,海水震蕩,聲侔鬼神,?赫千里!绷何涞墼t:“人代徂遷!标憴C(jī)《嘆逝賦》:“人閱人而為世。”《海賦》:“江河既道,萬穴俱流!薄斗舛U書》:四瀆者,江河淮濟(jì)也。

及觀泉源漲,反懼江海覆。漂沙圻岸去,漱壑松柏禿。乘陵破山門,回斡裂地軸。交洛赴洪河,及關(guān)豈信宿。應(yīng)沉數(shù)州沒,如聽萬室哭。穢濁殊未清,風(fēng)濤怒猶蓄。何時(shí)通舟車?陰氣不黲黷。

(此記川水之漲。江海覆,有似倒流也。漂沙,言其突沖。漱壑,言其橫撼。破山,言其高涌。裂地,言其深入。赴河及關(guān),言其勢急。數(shù)州沉沒,言其害大。穢濁四句,憂水漲未平,亦以起下。)

《水經(jīng)注》:“泉源沸涌,浩氣云浮!睉(yīng)璩詩:“汪海倘不逆!薄逗Yx》:“漂沙?石。”謝靈運(yùn)詩:“圻岸屢崩奔!薄队衿罚骸佰吲c垠同,岸也,界也!薄端(jīng)注》:垠岸重沙!督x》:“漱壑生浦!睔W陽建詩:“松柏隆冬瘁!薄讹L(fēng)賦》:“乘凌高城!敝煸疲荷介T,即土門山。謝惠連詩:“傾河易回斡!薄痘茨献印罚旱赜腥Я佥S,名山大川,孔穴相連!逗Yx》:“似地軸挺拔而爭回!薄杜f唐書》:洛交縣,屬?州洛水之交,故名。《寰宇記》:洛交水在縣南一里。潘岳詩:“登城望洪河!焙楹,黃河也!局熳⒓瓣P(guān),謂潼關(guān)也。關(guān)在華山之東。杜氏《通典》:潼關(guān)本名沖關(guān),言河流所沖也。劉峻詩:“空軫及關(guān)嘆!薄对姟罚骸坝谌晷潘!薄局熳⒙逅l(fā)源?州白於山,合漆沮水,至同州朝邑縣入河,其勢最大而疾,故有數(shù)州沉沒之懼焉!多u陽傳》:“萬室不相救!(0)蔡邕《琴歌》:“滌穢濁兮存正靈!避鲪偂渡庹摗罚骸笆帨旆x流!鳖佈又姡骸按航瓑扬L(fēng)濤。”《江賦》:“乃鼓怒而作濤!碧諠撛姡骸爸圮嚸覐摹!辈嚏侗瘧嵲姟罚骸瓣帤饽庋┫牧!标憴C(jī)《高祖功臣贊》:“芒芒宇宙,上..下黷!编嵲唬骸包o黷,垢黑也!

浮生有蕩汩,吾道正羈束。人寰難容身,石壁滑側(cè)足。云雷屯不已,艱險(xiǎn)路更?。

(此傷避亂而遭水患也。蕩汩承上。羈束難容,后逼兵戈,側(cè)足路艱,前沮水澇也。)

《莊子》:“其生也若浮。”《南都賦》:“?淚?汩!薄渡狭仲x》:“弗宓汩!弊⒔砸繇。《北征》詩作蕩?,義可通用。《楚辭》:“?吾道兮洞庭!蔽簭┥睢耳椯x》:“運(yùn)橫羅以羈束!滨U照《舞鶴賦》:“歸人寰之喧卑。”《淮南子》:“圣人不遇其世,僅足以容身!苯驮姡骸岸戳謳С肯迹谟吵跷。”《東觀漢紀(jì)》:馬援曰:“隗囂側(cè)足無新立!薄兑住罚骸霸评淄停右越(jīng)綸!鳖佈又姡骸笆茁?險(xiǎn)艱!蔽赫髟姡骸柏M不憚艱險(xiǎn)!薄对姟罚骸安桓也?。”

普天無川梁,欲濟(jì)愿水縮。因悲中林士,未脫眾魚腹。舉頭向蒼天,安得騎鴻鵠?

(未復(fù)有舉世淪胥之慨。流離奔走中,欲濟(jì)無由,因嘆林居之士,不免為魚,此即饑溺一體之心也。前《赴奉先》詩云:“默思失業(yè)徒,因念遠(yuǎn)戍卒!币嗍谴艘狻4苏虑昂笕胃髁,中間二段各十四句。)

《詩》:“普天之下!滨U照詩:“川梁日以廣。”曹植詩:“欲濟(jì)河無梁。”《后魏書》:爾朱兆襲京邑,人夢河神為縮水脈,及兆至,有行人言水淺處導(dǎo)焉。遂策馬涉渡,直叩宮門。梁簡文《箏賦》:“望交河之水縮!蓖蹩佃⒃姡骸敖耠m盛明世,能無中林士!薄对姟罚骸氨娋S魚矣!薄短x》:“屈子慕清,葬魚腹兮!辈嚏骸芭e頭仰望兮空云煙!薄对姟罚骸坝朴粕n天。”陸機(jī)詩:“思駕歸鴻羽!北R元昌曰:時(shí)祿山作亂,神州有板蕩之象。篇中云“聲吹鬼神下”,陰長陽消也!皠蓍喨舜佟保朗聹嫔R!昂我宰鹚臑^”,無復(fù)朝宗也!胺磻纸8病,中原陸沉也。云雷屯不已”,建侯不寧也!捌仗鞜o川梁”,拯挽無人也。語意顯然。

王嗣?曰:此詩之佳,在摹寫刻深,如聲吹勢閱二句,無人能道,然終與唐人分道而馳。比之畫馬,他人皆畫肉,而公則畫骨,此其超出唐人者,肉易識,骨不易識也。

【杜甫的詩詞全集 68首詩全集下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1036448.html

相關(guān)閱讀:北風(fēng)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李密牛角掛書
辛棄疾《浣溪沙?父老爭言雨水勻》原文翻譯及賞析
張仲景《傷寒雜病論》辨少陽病脈證并治
唐文宗李昂《暮春喜雨詩》原文及翻譯 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