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賓王《艷情代郭氏答盧照鄰》原文
迢迢芊路望芝田,眇眇函關(guān)恨蜀川。歸云已落涪江外,
還雁應(yīng)過洛水?。洛水傍連帝城側(cè),帝宅層甍垂鳳翼。
銅駝路上柳千條,金谷園中花幾色。柳葉園花處處新,
洛陽桃李應(yīng)芳春。妾向雙流窺石鏡,君住三川守玉人。
此時離別那堪道,此日空床對芳沼。芳沼徒游比目魚,
幽徑還生拔心草。流風(fēng)回雪儻便娟,驥子魚文實可憐。
擲果河陽君有分,貨酒成都妾亦然。莫言貧賤無人重,
莫言富貴應(yīng)須種。綠珠猶得石崇憐,飛燕曾經(jīng)漢皇寵。
良人何處醉縱橫,直如循默守空名。倒提新縑成慊慊,
翻將故劍作平平。離前吉夢成蘭兆,別后啼痕上竹生。
別日分明相約束,已取宜家成誡勖。當時擬弄掌中珠,
豈謂先摧庭際玉。悲鳴五里無人問,腸斷三聲誰為續(xù)。
思君欲上望夫臺,端居懶聽將雛曲。沉沉落日向山低,
檐前歸燕并頭棲。抱膝當窗看夕兔,側(cè)耳空房聽曉雞。
舞蝶臨階只自舞,啼鳥逢人亦助啼。獨坐傷孤枕,
春來悲更甚。峨眉山上月如眉,濯錦江中霞似錦。
錦字回文欲贈君,劍壁層峰自糾紛。平江淼淼分清浦,
長路悠悠間白云。也知京洛多佳麗,也知山岫遙虧蔽。
無那短封即疏索,不在長情守期契。傳聞織女對牽牛,
相望重河隔淺流。誰分迢迢經(jīng)兩歲,誰能脈脈待三秋。
情知唾井終無理,情知覆水也難收。不復(fù)下山能借問,
更向盧家字莫愁。
駱賓王《艷情代郭氏答盧照鄰》翻譯
待更新
駱賓王《艷情代郭氏答盧照鄰》賞析
《艷情代郭氏答盧照鄰》是唐代詩人駱賓王的詩詞作品,此詩是駱賓王代盧照鄰的相好郭氏痛斥盧照鄰朝三暮四,移情別戀的長詩。
駱賓王,唐代著名詩人,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杰”,在四杰中他的詩作最多。駱賓王和盧照鄰都擅長七言歌行詩,“富有才情,兼深組織”,“得擅長什之譽”。
他的長篇歌行《帝京篇》在當時就己被稱為絕唱,《疇昔篇》、《艷情代郭氏贈盧照鄰》、《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等也都具有時代意義,往往以?崎磊落的氣息,驅(qū)使富艷瑰麗的詞華,抒情敘事,間見雜出,形式非常靈活。
這種詩體,從六朝小賦變化而來,它吸取了六朝樂府中轆轤輾轉(zhuǎn)的結(jié)構(gòu)形式以及正在發(fā)展中的今體詩的對仗和韻律,言詞整齊而流利,音節(jié)宛轉(zhuǎn)而和諧,聲情并茂,感染力強,易于上口成誦。
明代何景明說初唐四子“音節(jié)往往可歌”,所指即此。
在駱賓王稍后的劉希夷、張若虛,盛唐的李頎、王維、高適,中唐的元稹、白居易,晚唐的鄭谷、韋莊,及至清代吳偉業(yè)等人的長篇歌行,都是沿著這條線索發(fā)展下來的。
駱賓王的五律也有不少佳作。例如,《在獄詠蟬》,托物寄興,感慨深微,是膾炙人口的名篇;《送鄭少府入遼》抒寫立功報國的樂觀戰(zhàn)斗精神,格高韻美,詞華朗耀,除了全首平仄聲調(diào)還不協(xié)調(diào),律體形式尚未成熟而外,比起楊炯的《從軍行》、《紫騮馬》并無遜色。
絕句小詩,如《于易水送人》、《在軍登城樓》,寥寥20字中,壯志豪情,激蕩著風(fēng)云之氣,頗能見出詩人的個性風(fēng)格,在初唐絕句中也是不多見的。
“四杰”齊名,原是詩文并稱的。他們的駢文在才華艷發(fā)、詞采贍富之中,寓有一種清新俊逸的氣息。無論抒情、說理或敘事,都能運筆如舌,揮灑自如,比起六朝后期堆花儷葉,一味追求形式之美的文風(fēng),有著明顯的不同。
駱賓王《為徐敬業(yè)討武?檄》,便是最能代表這種時代新風(fēng)、流傳廣泛的名作之一。它以封建時代忠義大節(jié)作為理論根據(jù),號召人們起來反對正在籌建中的武周王朝,氣勢充沛,筆端帶有情感。其中“一?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二句,頗能激發(fā)唐朝舊臣對故君的懷念。
駱賓王的詩詞全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1048878.html
相關(guān)閱讀:周邦彥《氐州第一?波落寒汀》原文翻譯及賞析
唉,好長久_詩歌鑒賞
曹植《釋愁文》原文及翻譯 賞析
宋史?藍繼宗傳原文翻譯
更愿郎為花底浪,無隔障,隨風(fēng)逐雨長來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