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皮日休《汴河懷古二首》
其一
萬艘龍舸綠絲間,載到揚州盡不還。
應(yīng)是天教開汴水,一千余里地?zé)o山。
其二
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
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
①水殿龍舟事:指隋煬帝三次游揚州,舟船相繼,奢侈豪華,耗盡民財,民怨沸騰。
②禹功:指大禹治水的疏鑿之功。
③不較多:謂不過分。
④汴河:隋煬帝時開鑿的運河的一段。
譯文
其一
成千上萬的彩船行駛在運河兩岸的翠柳中間,但這支船隊載到揚州后再也沒有回還。
應(yīng)該是上天教人們開通汴河,這里一千余里的地面上看不到一座山巒。
其二
人人都說修造汴河導(dǎo)致隋朝滅亡,可是至今南北通行還要依賴此河。
如果沒有打造龍舟縱情享樂之事,煬帝赫赫功績幾乎可比治水的大禹。
大意
人都說隋朝的滅亡是因為開了運河,這條運河至今還在通航。開鑿運河要不是為了隋煬帝以水殿龍舟,遨游揚州,奢侈豪華,而是為了便利南北交通,那么,開鑿運河的功績,與大禹治水疏鑿之功相比,也不相上下。詩句實事求是地評述了隋煬帝開鑿運河的功過是非,見地頗高。
賞析
《汴河懷古二首》是唐代文學(xué)家皮日休的組詩作品。第一首詩描述了隋煬帝游覽揚州的豪華船隊以及大運河的地理環(huán)境,隱含了隋煬帝被部將所殺的歷史事實以及對唐王朝的警示。第二首詩從隋亡于大運河這種論調(diào)說起,接著反面設(shè)難,批駁了修大運河是亡國之舉的傳統(tǒng)觀點,從歷史的角度對隋煬帝的是非功過進行了評價。全詩立意新奇,議論精辟,不失為唐代懷古詩中的佳品。
作者對隋煬帝的批斥是十分明顯的。然而他并不直說。第四句忽然舉出大禹治水的業(yè)績來相比,甚至用反詰句式來強調(diào):“共禹論功不較多?”意思就是:論起功績來,煬帝開河不比大禹治水更多些嗎?這簡直荒謬離奇,但由于詩人的評論,是以“若無水殿龍舟事”為前提的。僅就水利工程造福后世而言,兩者確有可比之處。然而“若無”云云這個假設(shè)條件事實上是不存在的,極盡“水殿龍舟”之侈的煬帝終究不能同躬身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相與論功,流芳千古。故作者雖用了翻案法,實際上為大運河洗刷不實的“罪名”,而煬帝的罪反倒更加實際了。這種把歷史上暴虐無道的昏君與傳說中受人景仰的圣人并提,是欲奪故予之法。說煬帝“共禹論功不較多”,似乎是最大恭維獎許,但有“若無水殿龍舟事”一句的限制,又是徹底的剝奪。“共禹論功”一抬,“不較多”再抬,高高抬起,把分量重重地反壓在“水殿龍舟事”上面,對煬帝的批判就更為嚴厲,譴責(zé)更為強烈。這種手法的使用,比一般正面抒發(fā)效果更好。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1050279.html
相關(guān)閱讀:王維送別的詩句
帶雨字的詩句
喜遷鶯?鳩雨細原文_翻譯和賞析_許??
“照梁初有情,出水舊知名!钡囊馑技叭婅b賞
“知我者,二三子!毙翖壖病顿R新郎》全詞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