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杜甫《秋興八首》之七
昆明池水漢時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織女機絲虛夜月,石鯨鱗甲動秋風。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蓮房墜粉紅。
關塞極天惟鳥道,江湖滿地一漁翁。
注
①極天:至天,達于天。也指極遠處。
②鳥道:形容險峻狹窄的山路,謂只有飛鳥可度。
昆明池:遺址在今西安市西南斗門鎮(zhèn)一帶,漢武帝所建。《漢書·武帝紀》載元狩三年(前120)在長安仿昆明滇池而鑿昆明池,以習水戰(zhàn)。
武帝:漢武帝,亦代指唐玄宗。唐玄宗為攻打南詔,曾在昆明池演習水兵。旌旗:指樓船上的軍旗!稘h書·食貨志(下)》:“乃大修昆明池,列館環(huán)之,治樓船,高十余丈,旗幟加其上,甚壯。”
織女:指漢代昆明池西岸的織女石像,俗稱石婆!度o黃圖》卷四引《關輔古語》曰:“昆明池中有二石人,立牽牛、織女于池之東西,以象天河。”在今斗門鎮(zhèn)東南的北常家莊附近有一小廟,俗稱石婆廟。中有石雕像一尊,高約190厘米,即漢代的昆明池的織女像。機絲:織機及機上之絲。虛夜月:空對著一天明月。
石鯨:指昆明池中的石刻鯨魚!度o黃圖》卷四引《三輔故事》曰:“池中有豫章臺及石鯨,刻石為鯨魚,長三丈,每至雷雨。常鳴吼。鬣尾皆動。”漢代石鯨今尚在,現藏陜西歷史博物館。
菰(gū):即茭白,一種草本植物,生淺水中,葉似蘆葦,根莖可食。秋天結實,皮黑褐色,狀如米,故稱菰米,又名雕胡米。此句是說菰米漂浮在昆明池面,菰影倒映在水中,望過去黑壓壓一片,像烏云一樣濃密。
蓮房:即蓮蓬。墜粉紅:指秋季蓮蓬成熟,花瓣片片墜落。中二聯刻畫昆明池晚秋荒涼蕭瑟之景。
關塞:此指夔州山川。極天:指極高。唯鳥道:形容道路高峻險要,只有飛鳥可通。此句指從夔州北望長安,所見惟有崇山峻嶺,恨身無雙翼,不能飛越。
江湖滿地:指漂泊江湖,苦無歸宿。漁翁:杜甫自比。
參考譯文
遙想漢武帝曾在昆明池上練習水兵,一面面戰(zhàn)旗迎風擊鼓。池中石刻的織女辜負了美好的夜色,只有那巨大的鯨魚還會在雷雨天與秋風共舞。波浪中的菰米叢猶如黑云聚攏,蓮子結蓬,紅花墜隕。多想像飛鳥一般自由滑翔于秦中的天空,現實卻困我在冷江上無言垂釣。
簡析
《秋興八首》這組詩,融鑄了夔州蕭條的秋色,清凄的秋聲,暮年多病的苦況,關心國家命運的深情,悲壯蒼涼,意境深閎。它是八首蟬聯、結構嚴密、抒情深摯的一組七言律詩,體現了詩人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藝術成就。這首詩憶及長安的昆明池,展示唐朝當年國力昌盛、景物壯麗和物產富饒的盛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1069708.html
相關閱讀: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欲題名字知相訪,又恐芭蕉不奈秋!钡囊馑技叭婅b賞
有關月亮的詩句
中秋節(jié)現代詩歌
描寫人物群體的句子_經典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