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李端《聽箏》
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注
①周郎顧:三國時吳國周瑜二十四歲為將,時稱“周郎”。他精通音樂,聽人奏曲有誤時,即使喝得半醉,也要轉(zhuǎn)過頭去看一看演奏者。所以時謠說:“曲有誤,周郎顧。”這里以“周郎”比喻彈箏女子的知音者。
②誤拂弦:故意彈錯。時時,是一再出錯。
⑷素手:指彈箏女子纖細(xì)潔白的手。
⑸玉房:指玉制的箏枕。房,箏上架弦的枕。
譯文
金粟軸的古箏發(fā)出優(yōu)美的聲音,那素手撥箏的美人坐在玉房前。想盡了辦法為博取周郎的青睞,你看她故意地時時撥錯了琴弦。
詩意
彈奏起飾金粟柱的古箏,潔白的手撥弄著琴弦在華麗的房舍前面。想要周郎來回顧,時常故意彈錯箏弦。
簡析
《聽箏》是唐代詩人李端創(chuàng)作的一首五言絕句。該詩描寫一位彈箏女子為了所愛慕的人顧盼自己,故意將弦撥錯,塑造了一個可愛的彈箏女形象,語句傳神,意蘊(yùn)豐富。
此詩的妙處就在于詩人通過細(xì)致的觀察,抓住了生活中體現(xiàn)人物心理狀態(tài)的典型細(xì)節(jié),將彈箏女子的微妙心理,一種邀寵之情,曲曲寫出,十分傳神。詩的寫法象速寫,似素描,對彈箏女形象的描寫是十分成功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1072657.html
相關(guān)閱讀:不經(jīng)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描寫山水風(fēng)光的古詩
“溪上橫斜影淡,夢中落莫魂銷”全詞翻譯賞析
“萬卷祖龍坑外物,一泓孫楚耳中泉!钡囊馑技叭婅b賞
柳宗元《賀進(jìn)士王參元失火書》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