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杜甫《醉時歌》
諸公袞袞登臺省,廣文先生官獨(dú)冷。
甲第紛紛厭梁肉,廣文先生飯不足。
先生有道出羲皇,先生有才過屈宋。
德尊一代?部溃谷f古知何用!
杜陵野客人更嗤,被褐短窄鬢如絲。
日糴太倉五升米,時赴鄭老同襟期。
得錢即相覓,沽酒不復(fù)疑。
忘形到爾汝,痛飲真吾師。
清夜沉沉動春酌,燈前細(xì)雨檐花落。
但覺高歌有鬼神,焉知餓死填溝壑?
相如逸才親滌器,子云識字終投閣。
先生早賦歸去來,石田茅屋荒蒼苔。
儒術(shù)于我何有哉,孔丘盜跖俱塵埃。
不須聞此意慘愴,生前相遇且銜杯!
參考譯文
無所事事的人個個身居高位,廣文先生的官職卻很清冷。豪門之家吃厭了米和肉,廣文先生的飯食反而不足。先生的品德超出羲皇,先生的才學(xué)勝過屈宋。德高一代的人往往不得志,揚(yáng)名萬古卻又有何用?
我杜陵野客更受人們譏笑,身穿粗布衣裳兩鬢如絲。窮得天天在官倉買米五升,經(jīng)常拜訪鄭老,我們胸襟默契。得了錢我們往來相見,買些好酒毫不遲疑。樂極忘形,呼喚我和你,痛飲的豪情真是我的老師!
深沉的清夜我們勸飲春酒,燈前閃爍的屋檐細(xì)雨如花落?駳g高歌像有鬼神相助,哪知道人餓死還要填溝壑。司馬相如有才能親自洗食器,揚(yáng)雄能識字終于要跳下天祿閣。
先生早些賦一篇《歸去來》,免得瘠田茅屋長滿青苔。儒術(shù)對我有什么用?孔丘、柳下跖都已化成塵埃。聽了這些話,心里莫悲傷,我們生前相遇,把酒喝個暢快!
賞析
《醉時歌》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作品。這首詩敘述自己和鄭虔的不幸遭遇,詩中充滿了嘲笑和自嘲。全詩可分四段:首段是先嘲鄭虔;次段是嘲自己,實(shí)際上也就是嘲笑世人;第三段則舉出司馬相如、揚(yáng)雄,似乎是給自己解嘲,實(shí)際上是以此來進(jìn)一步嘲笑當(dāng)時的整個社會;末段明嘲儒術(shù),暗諷時政。此詩既顯示出朋友間肝膽相照的情誼,又表達(dá)了那種抱負(fù)遠(yuǎn)大而又沉淪不遇的焦灼苦悶和感慨憤懣之情。
全詩可分為四段,前兩段各八句,后兩段各六句。從開頭到“名垂萬古知何用”這八句是第一段。
第一段前四句用“諸公”的顯達(dá)地位和奢靡生活來和鄭虔的位卑窮窘對比。“袞袞”,相繼不絕之意。“臺省”,指中樞顯要之職。“諸公”未必都是英才,卻一個個相繼飛黃騰達(dá),而廣文先生,“才名四十年,坐客寒無氈。”那些侯門顯貴之家,精糧美肉已覺厭膩了,而廣文先生連飯也吃不飽。這四句,一正一襯,排比式的對比鮮明而強(qiáng)烈,突出了“官獨(dú)冷”和“飯不足”。后四句詩人以無限惋惜的心情為廣文先生鳴不平。論道德,廣文先生遠(yuǎn)出羲皇。論才學(xué),廣文先生抗行屈宋。然而,道德被舉世推尊,仕途卻總是坎坷;辭采雖能流芳百世,也解決不了生前的饑寒。
第二段從“廣文先生”轉(zhuǎn)到“杜陵野客”,寫詩人和鄭廣文的忘年之交,二人像涸泉里的魚,相濡以沫,交往頻繁。“時赴鄭老同襟期”和“得錢即相覓”,仇兆鰲注說,前句是杜甫去,后句是鄭虔來。他們推心置腹、共敘懷抱,開懷暢飲,聊以解愁。
第三段六句是這首詩的高潮,前四句樽前放歌,悲慨突起,是神來之筆。后二句似寬慰,實(shí)憤激。司馬相如是一代逸才,卻曾親自賣酒、洗滌食器;才氣橫溢的揚(yáng)雄就更倒霉了,因劉?獲罪而被株連,逼得跳樓自殺。詩人似乎是用才士薄命的事例來安慰朋友,然而讀者只要把才士的蹭蹬饑寒和首句“諸公袞袞登臺省”連起來看,就可以感到詩筆的針砭力量。
末段六句,憤激中含有無可奈何之情。既然仕路坎坷,懷才不遇,那么儒術(shù)拿來也沒有用了,孔丘和盜跖也可以等量齊觀了。詩人像這樣說,既是在評儒術(shù),暗諷時政,又好像是在茫茫世路中的自解自慰,一筆而兩面俱到。末聯(lián)以“痛飲”作結(jié),孔丘非師,聊依杜康,以曠達(dá)為憤激。
諸家評論這首詩,或者說悲壯,或者說豪宕,其實(shí)悲慨與豪放是兼而有之的,而以悲慨為主。普通的詩,要么是豪放易盡(一滾而下,沒有含蓄),要么是悲慨不廣(流于偏激)。杜甫的詩豪放而不失蘊(yùn)藉,悲慨而無傷雅正,這首詩就是一個例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1078241.html
相關(guān)閱讀:敬仰名人的句子_經(jīng)典語句
描寫峨眉山的詩句
“長堤纖草河邊綠,近郭新鶯竹里啼!钡囊馑技拌b賞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的意思及全詩翻譯賞析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fēng)大散關(guān)的作者及全詩詩意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