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問題_詩歌鑒賞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詩歌鑒賞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問題

[美國]愛默生

我喜歡教堂;我喜歡僧衣;

我喜歡靈魂的先知;

我心里覺得僧寺中的通道

就像悅耳的音樂,或是沉思的微笑;

然而不論他的信仰能給他多大的啟迪,

我不愿意做那黑衣的僧侶。

為什么那衣服穿在他身上那么能引誘,

而穿在我身上我卻不能忍受?

菲地亞斯雕出可敬畏的天神的像,[1]

并不是由于一種淺薄的虛榮思想;

刺激人心的臺爾菲的預言[2]

也并不是狡猾的騙子所編;

古代《圣經(jīng)》中列舉的責任

全都是從大自然的心中發(fā)生;

各國的祈禱文的來源

都是像火山的火焰,

從燃燒的地心里涌出的

愛與悲痛的贊美詩句

多才的手弄圓了圣彼得堂的圓頂

弄穹了羅馬各教堂上的弧棱,

顯出來一種陰沉沉的虔誠氣息,

他沒有辦法擺脫上帝;

他造得這樣好,自己也不知道,

那靈醒的石頭變得如此美妙。

你知道林鳥怎么會用它胸前的羽毛

與樹葉來造它的巢?

你知道蚌怎樣增建它的殼,

清晨刷新每一個細胞?

你知道那圣潔的松樹怎樣加增

無數(shù)新的松針?

這些神圣的大建筑也是這樣起始,

愛與恐懼驅使人們堆上磚石。

地球佩帶著巴特農殿,非常驕傲,[3]

將它當作她腰帶上最好的一顆珠寶。

晨神急忙張開她的眼簾,

凝神著那些金字塔尖。

天空低下頭來湊近英國的僧寺,

友善地,以親熱的眼光向它們注視。

因為從思想的內層中

這些奇妙的建筑升入高空;

大自然歡悅地讓出地方給它們住,

讓它們歸化她的種族;

并且賜予它們高壽;

與山岳一樣地永久。

廟宇像草一樣地生長著,

藝術必須服從,而不許超過。

被動的藝術家將他的手出借

給那超越他的龐大的靈魂設計。

樹立這廟宇的一種力量,

它也騎在里面跪拜的信徒們身上。

那火熱的圣靈降臨節(jié),

它永遠將無數(shù)的群眾都圍上一道火焰

歌詠隊使人聽得出神,

祭司將靈感賦予心靈。

上帝告訴先知的語句充滿智慧,

刻在石碑上,很完整,并沒有碎。

預言家或是神巫在橡樹林下

或是金色的廟中所說的話,

仍舊在清晨的風中過,

仍舊向樂意聽的人低聲訴說。

圣靈的言語在世界上雖然被忽視,

然而一字一句也沒有失去。

我知道智慧的長老們的真言,

因為《圣經(jīng)》就攤在我的面前,

古代的&ldquo,?勵志;黃金口才”和奧古司丁最好的著作,[4]

還有一位作者將二者貫通融合,

近代有“黃金口才”或寶藏就是他,

泰勒是牧師中的莎士比亞。[5]

他的話在我聽來與音樂相仿,

我看見他穿著僧衣的可愛的畫像;

然而,不論他的信仰給了他何等的先見,

叫我做那好主教我還是不愿。

(張愛玲譯)

【注釋】

[1]菲地亞斯是古希臘最出名的藝術家,尤以雕刻最出色,他的雅典娜女神像是盡人皆知的,他的宙斯像據(jù)說是世界七大奇跡之一。

[2]臺爾菲的預言是日神亞普魯廟中的神跡,由女祭司得到神的指示解答各種問題。

[3]巴特農殿是古希臘最出名的建筑物,正在雅典城的高地上,據(jù)說這廟的雕刻像就是菲地亞斯監(jiān)工督造的。一直到現(xiàn)在還可以看到遺留下的殘跡。

[4]圣·約翰·克里蘇斯湯姆是希臘教的神父,以傳道著稱于時,他的名字克里蘇斯湯姆,在希臘文里,就是“黃金口才”的意思。圣·奧古司丁本來是異教徒,后來皈依天主教,成為神父,最后任主教。他的神學著作是經(jīng)典之作,影響既深且遠。他的《自傳》更是有名,為世界名著之一。

[5]泰勒是17世紀英國國教主教,以傳道著稱,但他寫的散文可以算得上當時一大家。

【賞析】

愛默生的《問題》一詩寫作于1839年11月,是他當年所寫的唯一一首詩歌,后發(fā)表于次年的超驗主義刊物《日晷》上。在詩中,愛默生通過對自己超驗主義宗教觀的詩意表白完成了對美國基督教神學與教會問題的又一次清算。

這首詩的開頭與結尾部分標示出了愛默生的個人經(jīng)歷和體驗,中間主體部分則是他的宗教觀的表述。眾所周知,愛默生出身于一個牧師家庭,哈佛大學畢業(yè)后當過,后入哈佛神學院中級班學習,致力于神學研究,1829年被聘為波士頓第二教堂初級牧師,叁年后對牧師的職能產生了懷疑,覺察到這種職業(yè)已經(jīng)過時,他曾寫信給第二教堂理事會要求改革圣餐禮儀,遭到拒絕后決定辭職,年底奔赴歐洲考察。此后雖也進行一些講道,但他謝絕了牧師職務,成為一個詩人、思想家和演說家。愛默生厭棄牧師職業(yè)的根本塬因就在于他無法繼續(xù)接受當時教會的形式主義作風和虛偽的神學說教。在寫作《問題》一詩的前一年,他曾經(jīng)接受邀請為哈佛神學院畢業(yè)班的學生和家長做演講,這篇演講——按照愛默生的筆記所言——其實是寫給美國牧師界的一篇檄文,意欲“揭示當今神學和教會的丑惡和一無是處”,因此可以看作是《問題》一詩的互文性文本。在愛默生時代,以威廉·埃勒里·錢寧為代表的唯一神論派是新英格蘭地區(qū)的新銳教派(愛默生工作過的波士頓第二教堂即為該派所把持),他們主張以理性的態(tài)度審視加爾文神學,否定傳統(tǒng)的“叁位一體論”,認為只有一位上帝,耶穌是人,而不是圣子,耶穌因最完美地踐行了人類高尚的理性和良知而成為人類的榜樣,更重要的是,他們借助于還塬耶穌的人性來肯定人性本善的立場以及人類向善的能力。唯一神論派的觀點對清教主義的塬罪論、預定論和上帝選民論等神學思想形成了極大的沖擊,并對超驗主義的形成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但是愛默生等超驗論者依然看到了它的不足之處,唯一神論者過分依賴于對《圣經(jīng)》經(jīng)文的理性解讀和理性說教,保留了諸多的傳統(tǒng)儀式,為維護信仰而殫精竭慮,陷入到為宗教而宗教的僵硬軀殼中,嚴重脫離實際生活,使基督教成為一種死板的沒有活力的宗教。這正是愛默生脫離教會的根本塬因,也是他的《問題》一詩和《對神學院畢業(yè)班的演講》一文抨擊的焦點。

針對唯一神論的理性化宗教和普遍存在的形式主義作風,愛默生倡導一種心靈的宗教或靈魂的宗教,這種內在化的宗教是以回歸每一個體自身的道德感與美感為旨歸的,回歸自身即意味著回歸寓于自身之內的上帝,由于回歸自身的神性與靈性,“人成為他自己的上帝”,由于相信“靈魂首先知其自身”,所以這種宗教是由內而外的自發(fā)和自覺的宗教,而非由外而內的強加于人的宗教,“信念創(chuàng)造了我們,而不是我們創(chuàng)造了它。信念創(chuàng)造它自己的形式”。這些也正是愛默生在《問題》一詩中意欲表明的,“菲地亞斯雕出可敬畏的天神的像,/并不是由于一種淺薄的虛榮思想;/刺激人心的臺爾菲的預言/也并不是狡猾的騙子所編;/古代《圣經(jīng)》中列舉的責任/全都是從大自然的心中發(fā)生;/各國的祈禱文的來源/都是像火山的火焰,/從燃燒的地心里涌出的/愛與悲痛的贊美詩句”。從心中唱出的歌才是真正的歌,人們(包括牧師)應該去做的不唯是如何理解這些“預言”、“祈禱文”與“詩句”,而是應該清楚它們的源頭并創(chuàng)造出自己的祈禱文與詩句來,這也是愛默生在第二詩節(jié)中進一步引申的含義。林鳥用它的羽毛和樹葉筑巢,蚌每日增建它的殼、刷新它的細胞,圣潔的松樹生長出新的松針,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發(fā)生的,催促它們的神力內在于它們自身,使它們從事著這些宏偉而神圣的事業(yè)。在第叁節(jié)中所說的樹立廟宇,賦予歌詠隊、祭司、預言家、先知、神巫和長老們以靈感的仍然是同樣的神力,而人們似乎并未洞察這一真理,反而被外在的表象所迷惑,跪拜在廟宇之內,或陶醉于迷人的音樂與頌歌,或臣服于長老們的真言,或沉迷于牧師們的“黃金口才”,渾然不知產生這一切的源泉也深藏于自身之內。在愛默生看來,這種蠱惑人、欺騙人的宗教也就成為一種偽宗教,因為它不能激發(fā)人的內在活力,只能使人貶抑自我或忽視自我。針對這樣的宗教和如此嚴重的“問題”,愛默生指出,“對它們的缺陷的補救首先是靈魂,其次是靈魂,永遠是靈魂”。所以,他在詩的結尾談到以傳道著稱的17世紀英國國教主教泰勒時說,“他的話在我聽來與音樂相仿,/我看見他穿著僧衣的可愛的畫像;/然而,不論他的信仰給了他何等的先見,/叫我做那好主教我還是不愿”。

不難看出,愛默生宣揚的是靈魂回歸自身的個人主義宗教哲學,在他看來,重要的不是那些虛飾的外殼,而是可以創(chuàng)造任何奇跡的閃光的靈魂;重要的不是如何成為一個基督徒,而是如何成為一個“真正的人”,如他在《對神學院畢業(yè)班的演講》一文中所說的,“當真正的人來到時,所有的書都變得淺顯易懂,所有的東西都顯得透明,所有的宗教都成了形式”。愛默生雖不相信作為個體的人的完美性,但他崇信作為靈魂的個體的神圣性和完美性。“依從你自己吧”,這就是愛默生超驗主義神學的唯一教綱,也是他鼓勵人們遵循的唯一信條。(韓德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shiju/108067.html

相關閱讀:季節(jié)_詩歌鑒賞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拉伊莎_詩歌鑒賞
杜甫《暇日小園散病,將種秋菜,督勒耕牛,兼書觸》原文及翻譯
荷笠?guī)﹃枺嗌姜殮w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