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家語?執(zhí)轡原文及翻譯
孔子家語?執(zhí)轡原文
?子???宰,?政於孔子。子曰:「以德以法。夫德法者,御民之具,?御?之有?勒也。君者,人也,吏者,?也,刑者,策也,夫人君之政,?其?策而已!棺?曰:「敢?古之?政!箍鬃釉唬骸腹耪咛熳右?史?左右手,以德法??勒,以百官??,以刑??策,以?民??,故御天下?百年而不失。善御?正?勒,??策,均?力,和?心,故口??而???,策不?而?千里;善御民,壹其德法,正其百官,以均?民力,和安民心,故令不再而民??,刑不用而天下治。是以天地德之,而兆民?之,夫天地之所德,兆民之所?,其政美,其民而??之。今人言五帝三王者,其盛?偶,威察若存,其故何也?其法盛,其德厚,故思其德,必?其人,朝夕祝之,升?於天,上帝俱歆用永厥世而?其年。不能御民者,?其德法,?用刑辟,譬?御?,?其?勒而?用?策,其不制也,可必矣。夫??勒而用?策,?必?,?必?;?德法而用刑,民必流,?必亡。治?而?德法,?民??,民???迷惑失道,如此上帝必以其??天道也。茍?天道,?刑?暴,上下相?,莫知念忠,俱?道故也。今人言?者,必比之於桀?,其故何也?其法不?,其德不厚,故民?其?虐,莫不吁嗟,朝夕祝之,升?于天,上帝不蠲,降之以??,?害?生,用殄厥世。故曰德法者御民之本。古之御天下者,以六官?治焉,冢宰之官以成道,司徒之官以成德,宗伯之官以成仁,司?之官以成?,司寇之官以成?,司空之官以成?。六官在手以??,均仁以??,故曰御四?者?六?,御天下者正六官。是故善御?者正身以??,均?力,??心,回旋曲折,唯其所之,故可以取?道,可赴急疾,此?人所以御天地?人事之法?也。天子以?史?左右手,以六官??,已而?三公??六官,均五教,?五法。故亦唯其所引,?不如志,以之道??治,以之德??安,以之仁??和,以之???平,以之???安,以之????,此御政之?。?失人之情,莫不有焉,?而改之,是?不?。故官?不理,分?不明,法政不一,百事失?曰?,???冢宰;地而不殖,?物不蕃,?民?寒,教?不行,?俗淫僻,人民流散曰危,危??司徒;父子不?,?幼失序,君臣上下,乖??志曰不和,不和??宗伯;?能而失官爵,功?而失??,士卒疾怨,兵弱不用曰不平,不平??司?;刑?暴?,?邪不?曰不?,不???司寇;度量不?,?事失理,都鄙不?,?物失所曰?,???司空。故御者同是??,或以取千里,或不及?百里,其所??退?急,?也。夫治者同是官法,或以致平,或以致?者,亦其所以??退?急?也。古者天子常以季冬考德正法,以?治?,德盛者治也,德薄者?也。故天子考德,?天下之治?,可坐?堂之上而知之,夫德盛?法修,德不盛??,法?政咸德而不衰。故曰王者又以孟春?之德及功能。能德法者?有德,能行德法者?有行,能成德法者?有功,能治德法者?有智。故天子?吏而德法行,事治而功成,夫季冬正法,孟春?吏,治?之要。」
子夏?於孔子曰:「商?易之生人及?物,??昆?,各有奇耦,?分不同,而凡人莫知其情,唯?德者能原其本焉。天一,地二,人三,三如九,九九八十一,一主日,日?十,故人十月而生;八九七十二,偶以?奇,奇主辰,辰?月,月主?,故?十二月而生;七九六十三,三主斗,斗主狗,故狗三月而生;六九五十四,四主?,?主豕,故豕四月而生;四九三十六,六?律,律主鹿,故鹿六月而生;三九二十七,七主星,星主虎,故虎七月而生;二九一十八,八主?,???,故?八月而生;其?各?其?矣。??生?而?於?,故皆卵生。??於水,??於?,故立冬?燕雀入;?蛤。?食而不?,??而不食,蜉蝣不?不食,?物之所以不同。介?夏食而冬?,?吞者八?而卵生,?<?爵>者九?而胎生,四足者?羽翼,戴角者?上?,?角?前?者膏,?角?後?者脂,?生者?父,夜生者似母,是以至?主牝,至?主牡。敢?其然乎?」孔子曰:「然,吾昔?老聃亦如汝之言!棺酉脑唬骸干?山?曰:『地?西??,南北??,山??德,川??刑,高者?生,下者?死,丘陵?牡,?谷?牝,蚌蛤?珠,?日月而盛?。是故?土之人?,弱土之人柔,墟土之人大,沙土之人?,息土之人美,<土毛>土之人?。食水者善?而耐寒,食土者?心而不息,食木者多力而不治,食草者善走而愚,食桑者有?而蛾,食肉者勇毅而捍,食?者神明而?,食?者智惠而巧,不食者不死而神。故曰羽?三百有六十,而??之?;毛?三百有六十,而麟?之?;甲?三百有六十,而??之?;??三百有六十而??之?;倮?三百有六十而人?之?。此乾巛之美也!皇庑??之?,王者?必以道?,?必以道?,必?理以奉天地之性,而不害其所主,?之仁?焉?」子夏言?而出,子??曰:「商之?也何如?」孔子曰:「汝?何也?」?曰:「微?微矣,然?非治世之待也!箍鬃釉唬骸溉,各其所能。」
孔子家語?執(zhí)轡翻譯
閔子騫任費地長官時,問孔子治理民眾的方法。
孔子說:“用德政和法制。德政和法制是治理民眾的工具,就好像駕馭馬用勒口和韁繩一樣。國君好比駕馬的人,官吏好比勒口和韁繩,刑罰好比馬鞭。君王執(zhí)政,只要掌握好韁繩和馬鞭就可以了!
閔子騫說:“請問古人是怎樣執(zhí)政的呢?”
孔子說:“古代的天子把內(nèi)史作為幫助自己執(zhí)政的左右手,把德政和法制當(dāng)做馬的勒口,把百官當(dāng)做韁繩,把刑罰當(dāng)做馬鞭,把萬民當(dāng)做馬,所以統(tǒng)治天下數(shù)百年而沒有失誤。善于駕馭馬,就要安正馬勒口,備齊韁繩馬鞭,均衡使用馬力,讓馬齊心合力。這樣不用吆喝馬就應(yīng)和韁繩的松緊前進(jìn),不用揚鞭就可以跑千里之路。善于統(tǒng)治民眾,就得統(tǒng)一道德和法制,端正百官,均衡地使用民力,使民心安定和諧。所以法令不用重復(fù)申告民眾就會服從,刑罰不用再次施行天下就會得到治理。因此天地也認(rèn)為他有德,萬民也樂于服從。天地之所以認(rèn)為他有德,萬民之所以樂于服從,因為各種政令美好,民眾就會交口稱贊,F(xiàn)在人說起五帝、三王,他們的盛德無人能比,他們的威嚴(yán)和明察好像至今還存在,這是什么緣故呢?他們的法制完備,他們的德政深厚,所以一想起他們的德政,必然會稱贊他們個人,朝夕為他們祝禱。上天聽到了這些聲音,天帝知道了都很高興,因此讓他們國運長久而年成豐收。
“不善于治理民眾的人,他們丟棄了德政和法制,專用刑罰,這就好比駕馭馬,丟棄了勒口和韁繩,而專用棍棒和馬鞭,事情做不好是必然的。駕馭馬沒有勒口和韁繩,而用棍棒和馬鞭,馬必然會受傷,車必然會毀壞。沒有德政和法制而用刑罰,民眾必然會流亡,國家必然會滅亡。治理國家而沒有德政和法制,民眾就沒有修養(yǎng),民眾沒有修養(yǎng),就會迷惑不走正道。這樣,天帝必然認(rèn)為這是擾亂了天道。如果天道混亂,就會刑罰殘暴,上下相互奉承討好,沒人再考慮忠誠信義,這都是沒有遵循道的緣故。現(xiàn)在人們說到惡人,必定會把他比作夏桀、商紂,這是為什么呢?因為他們制定的法令不能治理國家,他們的德政不厚。所以民眾厭惡他們的殘暴,沒有不嘆息的,會朝夕詛咒他們。上天聽到了這些聲音,天帝不會免除他們的罪過,降下災(zāi)禍來懲罰他們,災(zāi)難禍害一起發(fā)生,因此滅絕了他們的朝代。所以說德政和法制是治理民眾的根本方法。
“古代統(tǒng)治天下的帝王,用六官來總理國家。冢宰之類的官來成就道,司徒之類的官來成就德,宗伯之類的官來成就仁,司馬之類的官來成就圣,司寇之類的官來成就義,司空之類的官來成就禮。六官控制在手就如同有了韁繩,司會使仁義均齊就如同有了內(nèi)側(cè)韁繩。所以說:駕馭四馬的人要控制好六條韁繩,治理天下的人要掌握好六官。因此,善于駕馭馬的人,端正身體攬好韁繩,使馬均勻用力,讓馬齊心一致,即使走曲折婉轉(zhuǎn)之路,到何處都隨心所欲。所以可以走長道,可以赴急難。這是圣人用來掌握天地和治理民眾的法則。天子把內(nèi)史作為左右手,把六官作為韁繩,然后和三公一起來控制六官,使五教均齊,使五法齊備,只要你有所指引,沒有不如愿的。遵從道,國家就能治理;遵從德,國家就能安定;遵從仁,國家就能和平;遵從圣賢,國家就能平安;遵從禮,國家就能長治久安;遵從義,國家就會有信義。這就是施政的方法。
“過錯和失誤,是人之常情,人不可能沒有過失。有了過錯而能改正,就不為過。因此,官屬不理清,職責(zé)不分明,法律政策不統(tǒng)一,百事失去綱紀(jì),這叫做混亂;靵y就整飭冢宰。田地沒有種好,財物沒有增加,萬民饑寒,教令不行,風(fēng)俗yin亂邪僻,人民流離失散,這叫做危險。危險就整飭司徒。父子不親,長幼失序,君臣上下離心離德,各有其志,這叫做不和。不和就整飭宗伯。賢能的人失去官爵,有功勞失去獎賞利祿,士卒心懷怨恨,兵力虛弱不堪使用,這叫做不平。不平就整飭司馬。刑罰暴亂,奸邪不能被制伏,這叫做不義。不義就整飭司寇。度量不詳審,舉事失去條理章法,城邑不修,財物流散,這叫做貧窮。貧窮就整飭司空。所以駕馭著同樣的車馬,有的可以行千里,有的走不到數(shù)百里,這就是所謂進(jìn)退緩急不同啊。各級官員執(zhí)行的是同樣的官法,有的人治理得很好,有的人卻導(dǎo)致了混亂,這也是因為進(jìn)退緩急不同造成的。
“古時候天子常在冬末考察德政,調(diào)整法令,用以觀察治亂。德政深厚,世道就安定;德政淺薄,世道就混亂。所以天子只要考察德政,那么天下的治亂,坐在朝堂之上就可以知道了。德政深厚,法令就會得到修治,德政不深厚就要整飭,法令和政治都合乎德就不會衰敗。所以天子又在春季的第一個月評論官吏的德行及功勞才能。能夠遵守德政和法治的為有德行,能夠施行德政和法治的為有才干,施行德政和法治有成效的為有功勞,能運用德政和法治來管理政事的為有智謀。因此天子評定官吏,而德政和法治得到推行,政事得到治理而大功告成。冬末調(diào)整法律,初春評定官吏,這是治國的關(guān)鍵!
孔子家語?執(zhí)轡賞析
這是孔子回答閔子騫問政的一篇對話?鬃影阎卫砻癖扔鳛轳{馭馬,把德法比喻為銜勒。德法為御民之具,銜勒為御馬之具!吧朴裾撸计涞路,正其百官,以均齊民力,和安民心”,“善御馬者,正銜勒,齊轡策,均馬力,和馬心”。治民“無德法而用刑,民必流,國必亡”,御馬“無銜勒而用棰策,馬必傷,車必敗”。接著又講六官猶如馬韁繩,天子控制好六官,并定期對他們進(jìn)行整飭、考核,這是“治國之要”。
【孔子家語 孔子家語原文及翻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1080928.html
相關(guān)閱讀: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關(guān)帝靈簽21簽 關(guān)帝靈簽解簽第二十一簽
被擄者的哀歌_詩歌鑒賞
亞瑪兒菲夜曲_詩歌鑒賞
心在天山,身老滄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