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庭筠《拂舞詞》原文
黃河怒浪連天來,大響??如殷雷。
龍伯驅風不敢上,百川噴雪高崔嵬。
二十三弦何太哀,請公勿渡立徘徊。
下有狂蛟鋸為尾,裂帆截棹磨霜齒。
神椎鑿石塞神潭,白馬參覃赤塵起。
公乎躍馬揚玉鞭,滅沒高蹄日千里。
溫庭筠《拂舞詞》注釋
、??:一作“肱肱”。
2、二十三:一作“二十五”
3、勿:一作“莫”。
4、參覃:這兩字原來的寫法都是在左邊再加“走”字旁,音zàntán。因字庫里沒有這兩字,這里以其右偏旁代替。
溫庭筠《拂舞詞》翻譯
待更新
溫庭筠《拂舞詞》賞析
《拂舞詞》是唐代詩人溫庭筠的詩詞作品,此詩歌詠樂府古題《公無渡河》之本事,前四句描述水勢之浩大洶涌,中四句寫彈箜篌者以哀聲勸阻之語,后四句以富有浪漫色彩的寫法推陳出新,說在神力輔助之下渡河人終于如愿以償。
《全唐詩》中,此詩題下注:一作“公無渡河”。據(jù)《樂府詩集》:“子高晨起刺船,有一白首狂夫,被發(fā)提壺,亂流而渡,其妻隨而止之,不及,遂墮河而死。于是援箜篌而歌曰:‘公無渡河,公竟渡河,墮河而死,將奈公何?’聲甚凄愴,曲終亦投河而死!边@首《公無渡河》歌的主題,乃是瘋狂與死亡。在講求中庸的中國文化里,如此明確的以瘋狂與死亡為審美對像的,格外使人顫栗。波濤在前,命運已定,前進就是死亡,卻依然蹈死而不顧。這種執(zhí)著,緣自于強大到瘋狂的人格力量,定要做無望之極的抗爭。渡河,正是一個凝固了抗爭的極致和死亡的瞬間的意象。不是每個人都會試圖去探求和解讀它,但是幾乎每個讀者都能直截感受到它的沖撞。唐代詩人中,李白、王建、李賀、溫庭筠和王睿,都有以此題歌詠本事的作品。
溫庭筠此詩前四句描述水勢之浩大洶涌,中四句寫彈箜篌者以哀聲勸阻之語,后四句以浪漫色彩的寫法推陳出新,在神力輔助之下渡河人終于如愿以償。最可玩味者在后四句,個體力量到底渺小,弱勢力量在強勢力量面前應該相機而動,方可實現(xiàn)自身價值。
此詩在表達手法上可玩味的地方也多。溫庭筠所用的手法和李白《公無渡河》詩是一樣的,也就是由遠景攝入,拉近到渡河一刻,然后及渡河之后事。溫庭筠的描寫不可謂不好,但是并不是高度個性化的!罢埞鸲伞币呀洿蟠笳蹞p了語勢,最后“公乎躍馬揚玉鞭,滅沒高蹄日千里”把慘痛死亡,消解為高蹈成仙,似乎想另開一層境界和遐想,卻幾乎把悲劇色彩全數(shù)抹煞。
溫庭筠,晚唐時期詩人、詞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濃艷精致,內容多寫閨情,少數(shù)作品對時政有所反應。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fā)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其詞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詞的文采和聲情。被尊為“花間詞派”之鼻祖。
溫庭筠的詩,寫得清婉精麗,備受時人推崇,《商山早行》詩之“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更是不朽名句,千古流傳。相傳宋代名詩人歐陽修非常贊賞這一聯(lián),曾自作“鳥聲茅店雨,野色板橋春”,但終未能超出溫詩原意。
溫庭筠的詞惟題材偏窄,被人譏為“男子而作閨音”。代表詞作有《望江南》二首、《菩薩蠻》十四首、《更漏子》六首、《酒泉子》四首、《楊柳枝》、《南歌子》、《河瀆神》、《訴衷情》等。
溫庭筠的詩詞全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1080935.html
相關閱讀:杜甫《人日兩篇》原文及翻譯 賞析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
梅堯臣的詩詞作品全集
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原文及翻譯
戰(zhàn)國策?韓一?張儀謂齊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