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問《臨江仙?荷葉荷花何處好》原文
李輔之在齊州,予客濟源,輔之有和。
荷葉荷花何處好?大明湖上新秋。紅妝翠蓋木蘭舟。江山如畫里,人物更風流。
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負歡游。一尊白酒寄離愁。殷勤橋下水,幾日到東州!
元好問《臨江仙?荷葉荷花何處好》翻譯
待更新
元好問《臨江仙?荷葉荷花何處好》賞析
《臨江仙?荷葉荷花何處好》是金代文學家、詩人、歷史學家元好問的詞作。這首詞記載的是作者與李輔之兩次暢游大明湖。全詞筆調清新,以寫景入手,導入感情的抒發(fā),以景寫人,因景抒懷。一揚一抑,情感變化起伏迭宕,其景其情,均秉筆直書,無一假借。而結尾把二人的深厚友情推到了極點。內容與形式統(tǒng)一,可謂“得其所哉”。
這是一首寫景寄情之作。上片寫景,下片抒情。既表達了與友人團聚的歡樂,又寫出與之天各一方的離別的愁悵。詞的上片盡寫初秋的大明湖。正值“秋荷方盛,紅綠如繡,令人渺然有吳兒州渚之想”。“荷葉荷花”一綠一紅,以鮮明的色調突出新秋大明湖的美景,而“紅妝”、“翠蓋”則呼應開篇的“荷花”、“荷葉”。不禁讓人聯(lián)想起李清照的“綠肥紅瘦!弊髡叻磸吞峒熬爸轮,可見對上次游湖仍記憶猶新。
在紅綠掩映之間。湖上泛舟之人,真是十分愜意。盡寫美景是為了烘托人物。詞中的風流人物是指作者本人與友人李輔之。統(tǒng)看上片,可見作者沉浸在對昔日的美好回憶之中。如畫的江山,風流的人物,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的欣喜歡暢。
詞的下片,在表達效果上與上片迥然不同。下片與上片所寫不同時、不同地。道出了與友人分別三年的思念!扒Ю锕嗜饲Ю镌隆睂憙扇说姆蛛x。此詞的寫作時間大約在戊戌年,此時正值元遺山準備攜家由濟源回太原,與濟南相隔甚遠,故曰:“千里”,“三年”寫出與友人分離的確切時間。古代文人墨客常借酒消愁,作者也無一例外!耙蛔鸢拙萍碾x愁”,來表達對輔之的離愁別念。而僅以此舉還不夠。作者又借流水寄言,寄淚。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達到思想的共鳴,李白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蘇軾《江城子?別徐州》中“欲寄相思千點淚,流不到,楚江東”。而全詞以情作結,感情流露自然,純真。
元好問的詩詞全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1081738.html
相關閱讀:挽水西流想無法,從今不養(yǎng)五更雞
張九齡《晚憩王少府東閣》原文及翻譯 賞析
梁書?昌義之傳原文及翻譯
白居易《寒閨怨》原文及翻譯賞析
—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