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fèi)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列子說符全文及翻譯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詩歌鑒賞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列子說符全文及翻譯

【原文

子列子學(xué)于壺丘子林。壺丘子林曰:“子知持后,則可言持身矣。”列了曰: “愿聞持后!痹唬骸邦櫲粲,則知之。”列子顧而觀影:形枉則影曲,形直則 影正。然則枉直隨形而不在影,屈申任物而不在我,此之謂持后而處先。關(guān)尹謂子列子曰:“言美則響美,言惡則響惡;身長則影長,身短則影短。 名也者,響也;身也者,影也。故曰:慎爾言,將有和之;慎爾行,將有隨之, 是故圣人見出以知入,觀往以知來,此其所以先知之理也。度在身,稽在人。人 愛我,我必愛之;人惡我,我必惡之。湯武愛天下,故王;桀紂惡天下,故亡, 此所稽也;冉悦鞫坏酪玻┲霾挥砷T,行不從徑也。以是求利,不亦難 乎?嘗觀之《神農(nóng)有炎》之德,稽之虞、夏、商、周之書,度諸法士賢人之言, 所以存亡廢興而非由此道者,未之有也!眹(yán)恢曰:“所為問道者為富,今得珠亦富矣,安用道?”子列子曰:“桀紂唯重利而輕道,是以亡。幸哉余未汝語也!人而無義,唯食而已,是雞狗也。疆 食靡角,勝者為制,是禽獸也。為雞狗禽獸矣,而欲人之尊己,不可得也。人不 尊己,則危辱及之矣!

【注釋

、枉:彎曲。

2、身也者:王叔岷:“‘身’當(dāng)作‘行’,下文‘慎爾行,將有隨之’,即承此言!薄啊队[》四百三十引《尸子》作‘行者影也’,可為旁證。”

3、和之:《集釋》:“‘和’,北宋本作‘知’,汪本從之,今從吉府本、世德堂本訂正!

4、故王:《集釋》:“‘故王’,北宋本作‘茲王’,汪本從之,今從各本正。”

5、有炎:即炎帝,傳說中上古姜姓部落首領(lǐng)。一說炎帝即神農(nóng)氏。

6、虞:有虞氏,即舜。

7、靡:通“摩”。

8、勝者為制:《御覽》四百二十一引作“勝者為利”。

【翻譯

列子向壺丘子林學(xué)習(xí)。壺丘子林說:“你如果懂得怎樣保持落后,就可以和你談怎樣保住自身了。”列子說:“希望能聽你說說怎樣保持落后。”壺丘子林說:“回頭看看你的影子,就知道了。”列子回頭看他的影子:身體彎曲,影子便彎曲;身體正直,影子便正直。那么,影子的彎曲與正直是隨身體而變化的,根源不在影子自身;自己的屈曲與伸直是隨外物而變化的,根源不在我自己。這就叫保持落后卻處于前列。關(guān)尹對列子說:“說話聲音好聽,回響也就好聽;說話聲音難聽,回響也就難聽。身體高大,影子就高大;身體矮小,影子就矮小。名聲就像回響,行為就像影子。所以說:謹(jǐn)慎你的言語,就會有人附和;謹(jǐn)慎你的行為,就會有人跟隨。所以圣人看見外表就可以知道內(nèi)里,看見過去就可以知道未來,這就是為什么能事先知道的原因。法度在于自身,稽考在于別人。別人喜愛我,我一定喜愛他;別人厭惡我,我一定厭惡他。商湯王、周武王愛護(hù)天下,所以統(tǒng)一了天下;夏桀王、商紂王厭惡天下,所以喪失了天下,這就是稽考的結(jié)果;寂c法度都很明白卻不照著去做,就好比外出不通過大門,行走不順道路一樣。用這種方法去追求利益,不是很困難嗎?我曾經(jīng)了解過神農(nóng)、有炎的德行,稽考過虞、夏、商、周的書籍,研究過許多禮法之士和賢能之人的言論,知存亡廢興的原因不是由于這個(gè)道理的,從來沒有過。”嚴(yán)恢說:“所以要學(xué)習(xí)道義的目的在于求得財(cái)富,F(xiàn)在得到了珠寶也就富了,還要道義干什么呢?”列子說:“夏桀、商紂就是由于重視利益而輕視道義才滅亡的。幸運(yùn)!我沒有告訴你。人如果沒有道義,只有吃飯而已,這是雞狗。搶著吃飯,用角力相斗,勝利的就是宰制者,這是禽獸。已經(jīng)成為雞狗禽獸了,卻想要?jiǎng)e人尊敬自己,是不可能得到的。別人不尊敬自己,那危險(xiǎn)侮辱就會來到了!

【原文

列子學(xué)射中矣,請于關(guān)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對曰:“ 弗知也。”關(guān)尹子曰:“未可。”退而習(xí)之。三年,又以報(bào)關(guān)尹子。尹子曰:“ 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标P(guān)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 非獨(dú)射也,為國與身,亦皆如之。故圣人不察存亡,而察其所以然!

【翻譯

列子學(xué)習(xí)射箭能射中目標(biāo)了,便向關(guān)尹子請教。關(guān)尹子問:“你知道你為什么能射中嗎?”列子回答說:“不知道!标P(guān)尹子說:“還不行!绷凶踊厝ダ^續(xù)練習(xí)。三年以后,又把練習(xí)情況報(bào)告了關(guān)尹子。關(guān)尹子問:“你知道你為什么能射中嗎?”列子說:“知道了!标P(guān)尹子說:“可以了,記住,不要忘掉它。不僅射箭如此,治理國家與修養(yǎng)身心也都是這樣。所以圣人不考察存亡現(xiàn)象而考察為什么存亡的原因!

【原文

列子曰:“色盛者驕,力盛者奮,未可以語道也。故不班白語道失,而況行 之乎?故自奮則人莫之告。人莫之告,則孤而無輔矣。賢者任人,故年老而不衰, 智盡而不亂。故治國之難在于知賢而不在自賢!

【注釋

、班白:同“斑白”,頭發(fā)花白。

2、故自奮則人莫之告:陶鴻慶:“‘自奮’上奪‘自驕’,二字。‘自驕自奮’承上‘色盛者驕,力盛者奮’而言,張注云:‘驕奮者雖告而不受’,是其所見本不誤!

【翻譯

列子說:“氣色強(qiáng)盛的人驕傲,力量強(qiáng)盛的人奮勇,不可以和他談?wù)摰赖恼嬷B。所以頭發(fā)沒有花白就談?wù)摰,必然出毛病,又何況行道呢?所以自己奮勇,便沒有人再教他。沒有人教他,那就孤獨(dú)沒有幫助了。賢明的人任用別人,因而年紀(jì)老了也不衰弱,智力盡了也不昏亂。所以治理國家的困難在于認(rèn)識賢人而不在于自己賢能。”

【原文

宋人有為其君以玉為楮葉者,三年而成。鋒殺莖柯,毫芒繁澤,亂之楮葉中 而不可別也。此人遂以巧食宋國。子列子聞之,曰:“使天地之生物,三年而成 一葉,則物之葉者寡矣。故圣人恃道化而不恃智巧!

【注釋

、楮:音 chú(楚),木名。

2、鋒殺:楊伯峻:“‘鋒’,《韓非子》作‘豐’。王先慎云:‘作豐是。豐殺謂肥瘦也。’”一說指葉之尖端。柯:樹枝。

3、繁澤:澤,指光澤。《淮南子?泰族訓(xùn)》作“顏澤”,謂顏色光澤。

【翻譯

宋國有個(gè)人給他的國君用玉做成楮樹葉子,三年做成了。葉子的肥瘦、葉莖和樹枝、毫毛與小刺、顏色與光澤,亂放在真的楮樹葉子中便分辨不出來。這個(gè)人于是憑著他的技巧在宋國生活。列子聽說這事,說:“假使天地間生長的萬物,三年才長成一片葉子,那樹木有枝葉的就太少了。所以圣人依靠自然的生化而不依靠智慧技巧。”

【原文

子列子窮,容貌有饑色?陀醒灾嵶雨栒咴唬骸傲杏苌w有道之士也,居 君之國而窮。君無乃為不好士乎?”鄭子陽即令官遺之粟。子列子出,見使者, 再拜而辭。使者去。子列子入,其妻望之而拊心曰:“妾聞為有道者之妻子,皆 得佚樂,今有饑色,君過而遺先生食。先生不受,豈不命也哉?”子列子笑謂之 曰:“君非自知我也。以人之言而遺我粟,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此吾所 以不受也。”其卒,民果作難,而殺子陽。

【注釋

、鄭子陽:楊伯峻:“《呂覽?觀世篇》高注云:子陽,鄭相也。一曰鄭君!

2、望之:王重民:“‘之’字衍文!稘h書?汲黯傳》:‘黯褊心不能無稍望。’師古曰:‘望,怨也。’其妻怨望,故拊心!秴斡[?觀世篇》、《新序?節(jié)士篇》并無‘之’字可證!肚f子?讓王篇》有‘之’字肯,疑亦后人據(jù)《列子》誤增也!

3、過:《集釋》:“‘過’,各本作‘遇’。與《釋文》本合,今從《道藏》白文本、林希逸本,江適本,其義較長。”

4、卒:終。

【翻譯

列子窮困,容貌有饑餓之色。有人對鄭國宰相子陽說:“列御寇是個(gè)有道德學(xué)問的人,住在您的國家里而受到窮困,您難道不喜歡有道之士嗎?”鄭子陽立即命令官吏給列子送去糧食。列子出來接見使者,兩次拜謝并拒絕接受,使者只好走了。列子進(jìn)屋后,他的妻子拍著胸脯埋怨說:“我聽說做有道德學(xué)問的人的妻子都能得到安佚快樂。現(xiàn)在我們挨餓,君王派人來給你送糧食,你卻不接受,難道不是我們的命嗎?”列子笑著對她說:“君王不是自己知道我的,而是根據(jù)別人的話才送給我糧食的;等到他要加罪于我時(shí),又會根據(jù)別人的話去辦,這就是我所以不接受的原因!焙髞恚傩諅児蛔鱽y殺掉了子陽。

【原文

魯施氏有二子,其一好學(xué),其一好兵。好學(xué)者以術(shù)干齊侯;齊侯納之,以為 諸公子之傅。好兵者之楚,以法干楚王;王悅之,以為軍正。祿富其家,爵榮其 親。施氏之鄰人孟氏,同有二子,所業(yè)亦同,而窘于貧。羨施氏之有,因從請進(jìn) 趨之方。二子以實(shí)告孟氏。孟氏之一子之秦,以術(shù)干秦王。秦王曰:“當(dāng)今諸侯 力爭,所務(wù)兵食而已。若用仁義治吾國,是滅亡之道!彼鞂m而放之。其一子之 衛(wèi),以法干衛(wèi)侯。衛(wèi)侯曰:‘吾弱國也,而攝乎大國之間。大國吾事之,小國吾 撫之,是求安之道。若賴兵權(quán),滅亡可待矣。若全而歸之,適于他國。為吾之患 不輕矣!彼祀局,而還諸魯。既反,孟氏之父子叩胸而讓施氏。施氏曰:“凡 得時(shí)者昌,失時(shí)者亡。子道與吾同,而功與吾異,失時(shí)者也,非行之謬也。且天 下理無常是,事無常非。先日所用,今或棄之;今之所棄,后或用之。此用與不 用,無定是非也。投隙抵時(shí),應(yīng)事無方,屬乎智。智茍不足,使若博如孔丘,術(shù) 如呂尚,焉往而不窮哉?”孟氏父子舍然無慍容,曰:“吾知之矣,子勿重言!”

【注釋

、王悅之:王重民:“《御覽》六百四十八引‘王’上有‘楚’字,是也。上文‘以術(shù)干齊侯,齊侯納之’句法相同!

2、軍正:軍隊(duì)中掌握法律的官職。

3、請:《集釋》:“北宋本、秦刻盧解本、汪本‘請’作‘謂’,今從吉府本正!

4、宮而放之:宮,閹割。放,驅(qū)逐。

5、讓:責(zé)讓,責(zé)備。

6、不:《集釋》:“北宋本無‘不’字,汪本從之,今依《道藏》各本、吉府本、元本、世德堂本增。”

【翻譯

魯國的施氏有兩個(gè)兒子,一個(gè)愛好學(xué)問,一個(gè)愛好打仗。愛好學(xué)問的用仁義學(xué)術(shù)去勸齊侯,齊侯接納了他,用他做各位公子的老師。愛好打仗的到了楚國,用作戰(zhàn)方法去勸楚王,楚王很高興,用他做軍正的官。俸祿使全家富裕起來,爵位使親人榮耀起來。施氏的鄰居孟氏同樣有兩個(gè)兒子,所學(xué)的東西也相同,卻被貧困所窘迫。羨慕施氏的富有,便去請教上進(jìn)的方法。這兩人把真實(shí)情況告訴了孟氏。于是孟氏的一個(gè)兒子到了秦國,用仁義學(xué)說勸秦王。秦王說:“現(xiàn)在各國諸侯用武力競爭,所做的不過是征集兵士與糧食罷了。如果用仁義來治理我的國家,便是滅亡的道路。”于是施以宮刑并驅(qū)逐了他。另一個(gè)兒子到了衛(wèi)國,用作戰(zhàn)方法去勸衛(wèi)侯。衛(wèi)侯說:“我國是個(gè)弱小的國家,卻夾在大國之中。對大國我順服,對小國我安撫,這是求得平安的方法。如果依靠兵權(quán),滅亡也就很快了。如果讓你保全身體回去,到了別的國家,那么我國的禍患就不輕了!庇谑强硵嗨哪_,送回到了魯國。回家以后,孟氏的父子捶胸頓足責(zé)罵施氏。施氏說:“凡是適合時(shí)宜的人便昌盛,違背時(shí)宜的人便滅亡。你們的道理與我們相同,而結(jié)果卻與我們不同,是違背時(shí)宜的緣故,不是行為的錯(cuò)誤。而且天下的道理沒有長久是對的,事情沒有長久是錯(cuò)的。以前所用的方法,今天有可能拋棄;今天所拋棄的方法,以后有可能使用。這種用與不用,沒有一定的是非。抓住機(jī)會,適應(yīng)時(shí)宜,處理事情不用固定的方法,這要依靠智慧。如果智慧不夠,即使博學(xué)像孔丘,計(jì)謀如呂尚,到什么地方而不窮困呢?”孟氏父子一下子明白了,不再怨恨,說:“我明白了,你不要再說了。”

【原文

晉文公出會,欲伐衛(wèi),公子鋤仰天而笑。公問何笑。曰:“臣笑鄰之人有送 其妻適私家者,道見桑婦,悅而與言。然顧視其妻,亦有招之者矣。臣竊笑此也。 ”公寤其言,乃止。引師而還,未至,而有伐其北鄙者矣。

【注釋

、晉文公:春秋時(shí)晉國國君,名重耳,公元前636年?公元前628年在位。

2、鄙:邊境地區(qū)。

【翻譯

晉文公出去參加盟會,要討代衛(wèi)國。公子鋤抬頭大笑。文公問他笑什么。他說:“我笑我的鄰居有個(gè)人送他的妻子到別人家,路上見到一個(gè)采摘桑葉的婦女,高興地和她攀談起來。但回頭看看他的妻子,也有人在和她打招呼。我偷笑的就是這件事。”文公明白了他的話,于是停止了行動。率領(lǐng)軍隊(duì)回國,還沒到國都,已經(jīng)有人在攻伐晉國北部邊境地區(qū)了。

【原文

晉國苦盜,有郄雍者,能視盜之貌,察其眉睫之間而得其情。惡侯使視盜, 千百無遺一焉。晉侯大喜,告趙文子曰:“吾得一人,而一國盜為盡矣,奚用多 為?”文子曰:“吾君恃伺察而得盜,盜不盡矣,且郄雍必不得其死焉。”俄而 群盜謀曰:’吾所窮者郄雍也!八旃脖I而殘之。晉侯聞而大駭,立召文子而告 之曰:“果如子言,郄雍死矣!然取盜何方?”文子曰:“周諺有言:察見淵魚者不祥,智料隱匿者有殃。且君欲無盜,莫若舉賢而任之;使教明于上,化行于 下,民有恥心,則何盜之為?”于是用隨會知政,而群盜奔秦焉。

【注釋

、貌:《集釋》:“‘貌’本作‘眼’,今從吉府本、世德堂本正。《御覽》四百九十九引亦作‘貌’!

2、趙文子:即趙武,又稱趙孟,春秋時(shí)晉國大夫,曾執(zhí)晉國政。

3、吾所窮者:王重民:“《御覽》四百九十九引‘所’下有‘以’字,是也!

4、盜而殘之:張湛注:“殘,賊殺之!

【翻譯

晉國苦于強(qiáng)盜太多。有一個(gè)叫郄雍的人,能看出強(qiáng)盜的相貌,看他們的眉目之間,就可以得到他們的真情。晉侯叫他去查看強(qiáng)盜,千百人中不會遺漏一個(gè)。晉侯大為高興。告訴趙文子說:“我得到一個(gè)人,全國的強(qiáng)盜都沒有了,何必用那么多人呢?”文子說:“您依仗窺伺觀察而抓到強(qiáng)盜,強(qiáng)盜不但清除不盡,而且郄雍一定不得好死。”不久一群強(qiáng)盜商量說:“我們所以窮困的原因,就是這個(gè)郄雍!庇谑枪餐カ@并殘殺了他。晉侯聽說后大為驚駭,立刻召見文子,告訴他說:“果然像你所說的那樣,郄雍死了。但收拾強(qiáng)盜用什么方法呢?”文子說:“周時(shí)有俗話說:‘眼睛能看到深淵中游魚的人不吉祥,心靈能估料到隱藏著的東西的人有災(zāi)殃!瘺r且您要想沒有強(qiáng)盜,最好的辦法是選拔賢能的人并重用他們,使上面的政教清明,下面的好風(fēng)氣流行,老百姓有羞恥之心,那還有誰去做強(qiáng)盜呢?”于是任用隨會主持政事,而所有的強(qiáng)盜都跑到秦國去了。

【原文

孔子自衛(wèi)反魯,息駕乎河梁而觀焉。有懸水三十仞,圜流九十里,魚鱉弗能 游,黿鼉弗能居,有一丈夫方將厲之?鬃邮谷瞬⒀闹怪,曰:“此懸水三十仞,圜流九十里,魚鱉弗能游,黿鼉弗能居也。意者難可以濟(jì)乎?”丈夫不以錯(cuò)意, 遂度而出。孔子問之曰:“巧乎?有道術(shù)乎?所以能入而出者,何也?”丈夫?qū)?曰:‘始吾之入也,先以忠信;及吾之出也,又從以忠信。忠信錯(cuò)吾軀于波流, 而吾不敢用私,所以能入而復(fù)出者,以此也!笨鬃又^弟子曰:“二三子識之! 水且猶可以忠信誠身親之,而況人乎?”

【注釋

、厲:《釋文》:“厲,涉水也!

2、忠信錯(cuò)吾軀:俞樾:“‘忠信錯(cuò)吾軀于波流’,‘忠信’字涉上句衍。”錯(cuò),音 cù(醋),通“措”,安置。

【翻譯

孔子從衛(wèi)國到魯國去,在河堤上停住馬車觀覽。那里有瀑布高二三十丈,旋渦達(dá)九十里遠(yuǎn),魚鱉不能游動,黿鼉不能居住,卻有一個(gè)男人正準(zhǔn)備渡過去。孔子派人沿著水邊過去制止他,說:“這里的瀑布高二三十丈,旋渦達(dá)九十里遠(yuǎn),魚鱉不能游動,黿鼉不能居住。想來很難渡過去吧?”那男人毫不在乎,于是渡過河去,從水中鉆了出來。孔子問他說:“真巧妙。∮械佬g(shù)嗎?所以能鉆入水中又能鉆出來,憑的是什么呢?”那男人回答說:“我開始進(jìn)入水中時(shí),事先具有忠信之心;到我鉆出水面的時(shí)候,又跟著使用忠信之心。忠信把我的身軀安放在波濤中,我不敢有一點(diǎn)私心,我所以能鉆進(jìn)去又鉆出來的原因,就是這個(gè)!笨鬃訉Φ茏觽冋f:“你們記。核伎梢砸灾倚耪\心而用身體去親近它,又何況人呢!”

【原文

白公問孔子問:“人可與微言乎?”孔子不應(yīng)。白公問曰:“若以石投水, 何如?”孔子曰:“吳之善沒者能取之。”曰:“若以水投水何如?”孔子曰: “淄、澠之合,易牙嘗而知之。”白公曰:“人故不可與微言乎?”孔子曰:“ 何為不可?唯知言之謂者乎!夫知言之謂者,不以言言也。爭魚者濡,逐獸者趨, 非樂之也。故至言去言,至為無為。夫淺知之所爭者,末矣。”白公不得已,遂 死于浴室。

【注釋

、白公:名勝。張湛注:“白公,楚平王之孫,太子建之子也。其父為費(fèi)無極所譖,出奔鄭,鄭人殺之。勝欲令尹子西、司馬子期伐鄭。許而未行,晉代鄭,子西、子朗將救鄭。勝怒曰:‘鄭人在此,仇不遠(yuǎn)矣!麣⒆游、子期,故問孔子。孔子知之,故不應(yīng)!

2、微言:盧重玄解:“微言者,密言也,令人不能知也。”

3、淄涌之合:淄,水名,在今山東省內(nèi)。澠,音 shéng(繩),水名,故道在今山東省內(nèi)。據(jù)說淄水與涌水的味道不同,合在一起則更難于辨別。

4、易牙:春秋時(shí)齊國人,善于辨別滋味,曾以滋味說桓公,甚見親幸。

5、固:《集釋》:“‘固’,北宋本、汪本、《四解》本作‘故’。王重民曰:《道藏》白文本、吉府本、《淮南?道應(yīng)篇》、《御覽》五十八引‘故’并作‘固’。伯峻案:作‘固’者是,今正!

6、濡:沾濕。

【翻譯

白公問孔子說:“人可以和別人密謀嗎?”孔子不回答。白公又問道:“如果把石頭投入水中,怎么樣?”孔子說:“吳國善于潛水的人能把它取出來!卑坠謫枺骸叭绻阉度胨校趺礃?”孔子說:“淄水與澠水合在一起,易牙嘗一嘗就能辨出來!卑坠f:“人本來就不可以和別人密謀嗎?”孔子說:“為什么不可以?但只有懂得語言的人才能這樣說吧!所謂懂得語言的人,是指不用語言來表達(dá)意思的人。爭搶魚蝦的沾濕一身,追逐野獸的跑痛雙腿,并不是樂意這樣干的。所以最高的語言是不用語言,最高的作為是沒有作為。那些知識淺薄的人所爭論的都是些枝微未節(jié)!卑坠荒茏柚棺约号褋y的念頭。終于死在浴室中。

【原文

趙襄子使新稚穆子攻翟,勝之,取左人中人;使遽人來謁之。襄子方食而有憂色。左右曰:“一朝而兩城下,此人之所喜也;今君有憂色,何也?”襄子曰: “夫江河之大也,不過三日;飄風(fēng)暴雨不終朝,日中不須臾。今趙氏之德行,無 所施于積,一朝而兩城下,亡其及我哉!”孔子聞之曰:“趙氏其昌乎!夫憂者 所以為昌也,喜者所以為亡也。勝非其難者也;持之,其難者也。賢主以此持勝, 故其福及后世。齊、楚、吳、越皆嘗勝矣,然卒取亡焉,不達(dá)乎持勝也。唯有道 之主為能持勝!笨鬃又畡,能拓國門之關(guān),而不肯以力聞。墨子為守攻,公輸般服,而不肯以兵知。故善持勝者以強(qiáng)為弱。

【注釋

、趙襄子:即趙無恤,春秋末年晉國大夫,趙鞅之子。他與韓、魏臺謀,滅智伯,三分晉地。新稚穆子:張湛注:“穆子,襄子家臣新稚狗也。”翟:音 d(敵),張湛注:“翟,鮮虞也。”鮮虞為春秋國名,后改稱中山國,國都在今河北正定縣西北四十里新市城。

2、左人、中人:張湛注:“左人、中人,鮮虞二邑名。”

3、使遽人來謁之:張湛注:“遽,傳電。謁,告也!

4、飄風(fēng):旋風(fēng),暴風(fēng)。

5、持:守。

6、拓國門之關(guān):張湛注:“拓,舉也?琢δ芘e門關(guān)而力名不聞?wù),不用其力也!遍T關(guān),即門閂,門上的橫插,⑦公輸般服:張湛注:“公輸般善為攻器,墨子設(shè)守能卻之,為般所服!

【翻譯

趙襄子派新稚穆子攻打翟人,打敗了他們,奪取了左人、中人兩個(gè)城邑,派信使回來報(bào)捷。襄子正在吃飯,聽到后面帶愁容。旁邊的人問:“一個(gè)早晨就攻下了兩個(gè)城邑,這是大家都高興的事,現(xiàn)在您卻有愁容,為什么呢?”襄子說:“江河的潮水再大也不過三天便退,暴風(fēng)驟雨不到一個(gè)早晨便停,太陽正中不一會兒便斜。現(xiàn)在趙家的德行沒有積累什么恩澤,一個(gè)早晨就有兩個(gè)城邑被攻下,敗亡大概要到我這里了吧!”孔子聽到后說:“趙氏大概要昌盛了吧!憂愁所以能昌盛,高興所以會敗亡。勝利并不是艱難的事情,保持勝利才是艱難的事情。賢明的君主以憂愁來保持勝利,因而他的幸福傳到了后代。齊、楚、吳、越都曾取得過勝利,但最終卻滅亡了,就是因?yàn)椴欢帽3謩倮木壒。只有有道德的君主才能保持勝利。”孔子的力氣能夠舉起國都城門的門閂,卻不愿意以力氣去出名。墨子進(jìn)行防守與進(jìn)攻,連公輸班都佩服,卻不愿意以用兵去出名。所以善于保持勝利的人,總是以強(qiáng)大表現(xiàn)為弱小。

【原文

宋人有好行仁義者,三世不懈。家無故黑牛生白犢,以問孔子。孔子曰:“ 此吉祥也,以薦上帝!本右荒,其父無故而盲,其牛又復(fù)生白犢。其父又復(fù)令 其子問孔子。其子曰:“前問之而失明,又何問乎?”父曰:“圣人之言先迕后 合。其事未究,姑復(fù)問之!逼渥佑謴(fù)問孔子?鬃釉唬骸凹橐。”復(fù)教以祭。 其子歸致命。其父曰:“行孔子之言也。”居一年,其子無故而盲。其后楚攻宋, 圍其城;民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丁壯者皆乘城而戰(zhàn),死者大半。此人以父 子有疾皆免。及圍解而疾俱復(fù)。

【注釋

、薦:進(jìn)獻(xiàn),指祭祀。

2、:音 wǔ(午),又讀 wù(務(wù)),違背。

3、圍:《集釋》:“‘圍’,北宋本作‘國’,汪本從之,今從《藏》本、吉府本、世德堂本訂正。”

4、太半:大半,過半。

【翻譯

宋國有個(gè)好行仁義的人,三代都不懈怠。家中的黑牛無緣無故地生下了白牛犢,便去詢問孔子?鬃诱f:“這是好的預(yù)兆,可以用它來祭祀上帝!边^了一年,他父親的眼睛無緣無故地瞎了,家中的黑牛又生下了白牛犢,他父親又叫兒子去詢問孔子。兒子說:“上次問了他以后你的眼睛瞎了,再問他干什么呢?”父親說:“圣人的話先相反后吻合,這事還沒有最后結(jié)果,姑且再問問他!眱鹤佑秩ピ儐柨鬃印?鬃诱f:“這是好的預(yù)兆!庇纸兴漓肷系邸鹤踊丶腋嬖V了父親,父親說:“按孔子的話去做!边^了一年,兒子的眼睛也無緣無故地瞎了。后來楚國攻打宋國,包圍了宋國的都城,老百姓交換兒子殺了當(dāng)飯吃,剔下骨頭當(dāng)柴燒,青壯年都上城作戰(zhàn),死亡的人超過了一半。這父子兩人因眼瞎都逃避了作戰(zhàn)。等到包圍解除后,眼睛又都恢復(fù)正常。

【原文

宋有蘭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見其技,以雙枝長倍其身,屬其脛, 并趨并馳,弄七劍,迭而躍之,五劍常在空中。元君大驚,立賜金帛。又有蘭子又能燕戲者,聞之,復(fù)以干元君。元君大怒曰:“昔有異技干寡人者,技無庸,適值寡人有歡心,故賜金帛。彼必聞此而進(jìn),復(fù)望吾賞!本卸鴶M戳之,經(jīng)月乃 放。

【注釋

、蘭子:蘇時(shí)學(xué):“今世俗謂無賴子為爛仔,其義疑本于此!薄夺屛摹罚骸啊妒酚洝吩疲骸疅o符傳出入為闌。’應(yīng)劭曰:‘闌,妄也!怂^闌子者,是以技妄游者也,疑蘭字與闌同!比未蟠唬骸疤m、闌古多通用!

2、宋元:此句之“宋元”與下句之“宋元”,“元”字下均應(yīng)有“君”子,以下文三稱“元君,’可證。王重民:“《類聚》六十、《御覽》三百四十四、又四百八十三引‘宋元’下并有‘君’字!蓖跏遽海骸啊稌n》一二二、《六帖》三三、六一,《御覽》五六九引亦并有‘君’字。”

3、脛:小腿。

4、燕戲:戲術(shù)。其技如燕子輕捷如飛。

5、庸:用。

6、擬:《集釋》:“北宋本脫‘?dāng)M’字,汪本從之,今從各本增。”

【翻譯

宋國有個(gè)會雜耍技藝的人,用雜技求見宋元君。宋元君召見了他。他的技藝是用兩根有身長兩倍的木杖捆綁在小腿上。時(shí)而快走,時(shí)而奔跑,又用七把劍迭相拋出,有五把劍常在空中。元君大為驚喜,立即賞賜給他金銀布帛。又有一個(gè)會雜耍技藝的人,能夠像燕子一樣輕捷如飛,聽說了這件事后,又用他的枝藝來求見元君。元君大怒說:“前不久有個(gè)用奇異的技藝來求見我的人,那技藝毫無實(shí)用價(jià)值,恰好碰上我高興,所以賞賜了金銀布帛。他一定是聽說了這件事以后來的,也希望得到我的賞賜!庇谑前涯莻(gè)人抓了起來準(zhǔn)備殺掉,過了幾個(gè)月才釋放。

【原文

秦穆公謂伯樂曰:“子之年長矣,子姓有可使求馬者乎?”伯樂對曰:“良馬可形容筋骨相也。天下之馬者,若滅若沒,若亡若失,若此者絕塵弭轍。臣之 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馬,不可告以天下之馬也。臣有所與共擔(dān)?薪菜者,有 九方皋,此其于馬,非臣之下也。請見之!蹦鹿娭,使行求馬。三月而反, 報(bào)曰:“已得之矣,在沙丘!蹦鹿唬骸昂务R也?”對曰:“牝而黃!笔谷 往取之,牡而驪。穆公不說,召伯樂而謂之曰:“敗矣,子所使求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馬之能知也?”伯樂喟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是乃其所 以千萬臣而無數(shù)者也。若皋之所觀,天機(jī)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內(nèi)而忘其外; 見其所見,不見其所不見;視其所視,而遺其所不視。若皋之相者,乃有貴乎馬 者也。”馬至,果天下之馬也。

【注釋

、秦穆公:春秋時(shí)秦國國君。公元前 659?前 62 年在位,先后攻滅十二國,稱霸西戎,伯樂:姓孫,名陽,春秋時(shí)秦國善于相馬者。伯樂本為天上星辰之名,掌天馬,孫陽善識馬,故稱之為伯樂。

2、良馬可形容筋骨相也:王重民:“《類聚》九十三引‘可’下有‘以’字,是也!痘茨?道應(yīng)篇》同!

3、絕塵弭:絕塵,腳不沾塵土,形容奔馳得很快,弭,音 mǐ(米),停止,消除。,同“轍”,音 zhé(哲),車輪碾過的痕跡。弭轍,指拉車的馬奔馳極快,看不見車輪碾過的痕跡。

4、擔(dān)薪菜:,音 mò(末),繩索。薪菜,柴草。

5、九方皋:人名,姓九方,名皋。

6、此:《集釋》:“‘此’,各本作‘比’,《道藏》白文本、林希逸本、元本、世德堂本作‘此’,《淮南子》亦作‘此’。”“此處當(dāng)作‘此’,不當(dāng)作‘比’,今依《道藏》白文本訂正。”

7、沙丘:地名,在河北平鄉(xiāng)縣東北。

8、牝:雌性動物。

9、牡而驪:牡,雄性動物。驪,純黑色的馬。

0、說:通“悅”。

【翻譯

秦穆公對伯樂說:“你的年紀(jì)大了,你們家族中有可以用來相馬的嗎?”伯樂回答說:“良馬可以從形狀、容貌、筋骨看出來;至于天下之馬,好像滅絕了,好像隱沒了,好像消亡了,好像丟失了,像這樣的馬,跑起來沒有塵土,沒有車轍。我的兒子都是下等人才,可以教給他們怎樣相良馬,卻不可以教給他們怎樣相天下之馬。我有一個(gè)一道挑擔(dān)予賣柴草的伙伴,叫九方皋,這個(gè)人對于相馬下在我之下,請您接見他!蹦鹿右娏怂,派他巡行求馬,三個(gè)月以后回來報(bào)告說:“已經(jīng)找到了,在沙丘那兒!蹦鹿珕枺骸笆裁礃拥鸟R?”九方皋回答道:“母馬,黃色的。”穆公派人去取這匹馬,卻是一匹公馬,純黑色的,穆公不高興,召見伯樂并對他說:“你派去找馬的人太差了,顏色、公母都不能知道,又怎么能知道馬的好壞呢?”伯樂長嘆了一口氣說:“竟然到了這種程度嗎?這就是他比我強(qiáng)千萬無數(shù)倍的原因!像九方皋所觀察的,是馬的天機(jī),得到了馬的精華而忘掉了馬的粗相,進(jìn)入了馬的內(nèi)核而忘掉了馬的外表;見到了他所要見的,沒有見到他所不要見的;看到了他所要看的,遺棄了他所不要看的。像九方皋這樣看相的人,則有比相馬更寶貴的東西!蹦瞧ヱR到了,果然是一匹天下少有的好馬。

【原文

楚莊王問詹何曰:“治國奈何?”詹何對曰:“臣明于治身而不明于治國也。 ”楚莊王曰:“寡人得奉宗廟社稷,愿學(xué)所以守之!闭埠螌υ唬骸俺嘉磭L聞身 治而國亂者也,又未嘗聞身亂而國治者也。故本在身,不敢對以末!背踉唬 “善!

【注釋

、楚莊王:春秋時(shí)楚國國君,公元前63年?公元前59年在位,曾大敗晉軍,使魯、宋、鄭、陳等國歸附,成為霸主。詹何:張湛注:“詹何,蓋隱者也!

【翻譯

楚莊王問詹何說:“治理國家應(yīng)該怎樣?”詹何回答說:“我知道修養(yǎng)身心,不知道治理國家!背f王說:“我能成為祀奉宗廟社稷的人,希望學(xué)到怎樣保持它的辦法!闭埠位卮鹫f:“我沒有聽說過身心修養(yǎng)好了而國家反而混亂的事,又沒有聽說過身心煩亂而能把國家治理好的事。所以根本在于自身,不敢用末節(jié)來答復(fù)!背跽f:“說得好!

【原文

狐丘丈人謂孫叔敖曰:“人有三怨,子知之乎?”孫叔敖曰:“何謂也?” 對曰:“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惡之,祿厚者怨逮之。”孫叔敖曰:“吾爵益 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晃岬撘婧,吾施益博。以是免于三怨,可 乎?”

【注釋

、狐丘丈人:張湛注:“狐丘,邑名。丈人,長老者!睂O叔敖春秋時(shí)楚國大夫,曾為楚莊王宰相三個(gè)月。

2、這:俞樾:“《淮南子?道應(yīng)篇》作‘祿厚者怨處之’,是也!霸固幹^怨仇之所處也,猶曰為怨府也。處與妒、惡為韻。若作‘逮’,則失其韻矣。”王重民:“俞說是也!队[》四百五十九引‘逮’正作‘處’!

3、可乎:王叔岷:“此處敘事未畢,疑有說文!

【翻譯

狐丘丈人對孫叔敖說:“一個(gè)人有三種被人怨恨的事,你知道嗎?”孫叔敖問:“說的是什么呢?”狐丘丈人回答說:“爵位高的,別人妒嫉他;官職大的,君主厭惡他;俸祿厚的,怨恨包圍著他!睂O叔敖說:“我的爵位越高,我的志向越低;我的官職越大,我的雄心越。晃业馁旱撛胶,我施舍得越廣。用這種方法來避免三種怨恨,可以嗎?”

【原文

孫叔敖疾將死,戒其子曰:“王亟封我矣,吾不受也,為我死,王則封汝。 汝必?zé)o受利地!楚越之間有寢丘者,此地不利而名甚惡。楚人鬼而越人?,可 長有者唯此也!睂O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子辭而不受,請寢丘。與之, 至今不失。

【注釋

、亟:音 q(氣),屢次。

2、為:如,若。

3、寢丘:在今河南沈丘縣東南,接安徽阜陽縣界,春秋時(shí)不在楚越之間,恐有誤。

4、楚人鬼而越人,音 j(基),即祥,祈求福佑。張湛注:“信鬼神與祥!

【翻譯

孫叔敖病了,快要死的時(shí)候,告戒他兒子說:“大王多次封我食邑,我都沒有接受。如果我死了,大王就會封給你。你一定不要接受好地方。楚國和越國之間有個(gè)叫寢丘的地方,那里土地不肥沃,名聲很不好,楚人相信鬼神,越人相信祈禱,可以長久保持的只有這個(gè)地方。”孫叔敖去世后,楚王果然用好地方封他兒子。兒子推辭不接受,請求換成寢丘,楚王給了他,直到現(xiàn)在也沒有失去這個(gè)地方。

【原文

牛缺者,上地之大儒也,下之邯鄲,遇盜于耦沙之中,盡取其衣裝車,牛步 而去。視之歡然無憂?之色。盜追而問其故。曰:“君子不以所養(yǎng)害其所養(yǎng)。” 盜曰:“嘻!賢矣夫!”既而相謂曰:“以彼之賢,往見趙君。使以我為,必困 我。不如殺之。”乃相與追而殺之。燕人聞之,聚族相戒,曰:“遇盜,莫如上 地之牛缺也!”皆受教。俄而其弟適秦,至關(guān)下,果遇盜;憶其兄之戒,因與盜 力爭;既而不如,又追而以卑辭請物。盜怒曰:“吾活汝弘矣,而追吾不已,跡 將著焉。既為盜矣,仁將焉在?”遂殺之,又傍害其黨四五人焉。

【注釋

、上地:據(jù)下文,應(yīng)為燕國地名。

2、耦沙:梁玉繩:“《漢書?地理志》及《說文》,水出趙國襄國縣縣西北,師古音藕!跺咀钟洝肺迨牛谛现萆澈涌h西北十六里,俱名沙河水,即耦沙也!

3、盡取其衣裝車,牛步而去:俞樾:“此當(dāng)作‘盡取其衣裝車馬,牛缺步而去!

4、憂,音 ln(吝),同“吝”。憂愁與吝惜。

5、君子不以所養(yǎng)害其所養(yǎng):陶鴻慶以下“所”字衍,此句應(yīng)為“君子不以所養(yǎng)害其養(yǎng)!蓖踔孛褚陨稀八弊窒旅摗耙浴弊,此句應(yīng)為“君子不以所以養(yǎng)害其所養(yǎng)!

6、使以我為:陶鴻慶:“‘使以我為’下脫‘事’字!痘茨献?人間訓(xùn)》云:‘以此而見王者,必且以我為事也。’可據(jù)補(bǔ)!

7、至關(guān)下:關(guān),《集釋》:“北宋本、汪本、《四解》本作‘闕’,《道藏》白文本、林希逸本、江本、元本、世德堂本作‘關(guān)’,今正。”王先慎:“闕乃關(guān)字形近而偽,即函谷關(guān)。”

8、如:楊伯峻:“‘如’,當(dāng)作‘與’!

9、著:通“著”,顯明。

【翻譯

牛缺是上地的一位大儒,往南到邯鄲去,在耦沙遇到了強(qiáng)盜,把他的衣物車馬全部搶走了。牛缺步行而去,看上去還是高高興興的樣子,沒有一點(diǎn)憂愁吝惜的面容。強(qiáng)盜追上去問他是什么緣故,他說:“君子不因?yàn)轲B(yǎng)身的財(cái)物而損害了身體!睆(qiáng)盜說:“唉!真是賢明!”過了一會兒強(qiáng)盜們又互相議論說:“以這個(gè)人的賢明,前去進(jìn)見趙君,假使說了我們搶劫的事,一定要來圍困我們,不如殺了他!庇谑且坏雷飞先⒘怂。一個(gè)燕國人聽到這事,集合族人互相告戒說:“碰到了強(qiáng)盜,不能再像上地的牛缺那樣了!贝蠹叶冀邮芰私逃(xùn)。不久,這個(gè)燕國人的弟弟到秦國去,到了函谷關(guān)下,果然遇上了強(qiáng)盜,想起了他哥哥的告戒,便和強(qiáng)盜盡力爭奪。強(qiáng)盜不給,又追上去低聲下氣地請求還他財(cái)物。強(qiáng)盜發(fā)火說:“我讓你活下來已經(jīng)夠?qū)捄甏罅康牧,你卻追我不止,痕跡已經(jīng)快要暴露出來了。既然做了強(qiáng)盜,哪里還要什么仁義?”于是殺了他,又牽連殺害了他的同伴四五個(gè)人。

【原文

虞氏者,梁之富人也,家充殷盛,錢帛無量,財(cái)貨無訾。登高樓,臨大路, 設(shè)樂陳酒,擊博樓上,俠客相隨而行,樓上博者射,明瓊張中,反兩?翕魚而笑。 飛鳶適墜其腐鼠而中之。俠客相與言曰:“虞氏富氏之日久矣,而常有輕易人之 志。吾不侵犯之,而乃辱我以腐鼠。此而不報(bào),無以立?于天下。請與若等戮 力一志,率徒屬,必滅其家為等倫!苯栽S諾。至期日之夜,聚眾積兵,以攻虞 氏,大滅其家。

【注釋

、訾:估量。

2、擊博:一種賭博方式!夺屛摹罚骸皳,打也。韋昭《博弈論》云設(shè)木而擊之是也。《古博經(jīng)》云:博法,二人相對,坐向局,分為十二道,兩頭當(dāng)中名為水,用棋十二枚,六白六黑,又用魚二枚置于‘水’中。其擲采以瓊為之!

3、博者射:《釋文》:“凡戲爭能取中皆曰射,亦曰投!

4、明瓊張中:瓊,賭博用具,與后來的骰子相似,張湛注:“明瓊,齒五白也!饼X,瓊四面所刻的眼。張中,投中。

5、反兩魚而笑,同榻,音 tà(踏)。魚,賭博用具,擊博中用魚兩枚置于棋盤上“水”中。擲采用瓊,以擲采結(jié)果走棋,棋行到處即豎起來,即入“水”食魚,又名牽魚。每牽一魚獲二籌,翻一魚獲三籌。反兩魚,即翻二魚,獲六籌,為大勝。

6、鳶:老鷹。

7、懂:音 qn(勤),勇氣。

8、等倫:同列的人。

【翻譯

虞氏是梁國的富人,家產(chǎn)充盈豐盛,金錢布帛無法計(jì)算,資財(cái)貨物無法估量。他與朋友登上高樓,面臨大路,設(shè)置樂隊(duì),擺上酒席,在樓上賭博。一幫俠客相隨從樓下走過,正值樓上賭博的人在投骰子,骰子擲出五個(gè)白眼,于是翻了兩條魚,眾人大笑起來。恰好這時(shí)天上一只老鷹張嘴掉下了嘴里銜著的死老鼠,打中了從樓下路過的俠客。俠客聽見笑聲,以為是從樓上扔下來的,便共同議論說:“虞氏富足快樂的日子過得太久了,經(jīng)常有看不起人的意思。我們現(xiàn)在沒有侵犯他,他卻用死老鼠來侮辱我們。對這樣的事還不報(bào)復(fù),便無法在天下樹立我們勇敢的名聲了。希望大家合力同心,率領(lǐng)徒弟們一定消滅他全家,才算是我們的同伍!贝蠹叶急硎就。到了約定的那天夜里,聚集了眾人,會攏了武器,攻打虞氏,把他全家消滅得一干二凈。

【原文

東方有人焉,曰爰旌目,將有適也,而餓于道。狐父之盜曰丘,見而下壺餐以哺之。爰旌目三哺而后能視,曰:“子何為者也?”曰:“我狐父之人丘也! 爰旌目曰:“?!汝非盜耶?胡為而食我?吾義不食子之食也。”兩手據(jù)地而 歐之,不出,喀喀然遂伏而死。狐父之人則盜矣,而食非盜也。以人之盜,因謂 食為盜而不敢食,是失名實(shí)者也。

【注釋

、將有適也:王叔岷:“《御覽》四九九引‘適’上有‘所’字,文意較完!缎滦?節(jié)士篇》亦有‘所’字!

2、狐父:地名,在今安徽碭山縣南三十里。

3、?:音 bǔ(補(bǔ)),通“哺”,以食與人。

4、歐:同“嘔”,吐。

5、遂伏而死:王叔岷:“《釋文》本有‘地’字,當(dāng)從之!秴问洗呵?介立篇》、《新序?節(jié)士篇》、《金樓子?雜記上篇》亦并有‘地’字。”

【翻譯

東方有個(gè)人叫爰旌目,到別的地方去,餓倒在道路上。狐父城的強(qiáng)盜名字叫丘,看見后便把自己壺里裝的飯倒出來喂他。爰族目吃了三口以后便睜開了眼睛,問:“你是干什么的?”強(qiáng)盜說:“我是狐父城的人丘!彪检耗空f:“呀!你不是那強(qiáng)盜嗎?為什么要喂我飯呢?我寧死也不吃你的飯。”于是兩只手爬在地上嘔吐,吐不出來,喀喀地咳了兩聲,便趴在地上死了。狐父城的那個(gè)人雖然是個(gè)強(qiáng)盜,但飯卻不是強(qiáng)盜。因?yàn)槿耸菑?qiáng)盜就說他的飯也是強(qiáng)盜而不敢吃,是沒有搞清楚名與實(shí)的區(qū)別啊。

【原文

柱厲叔事莒敖公,自為不知己,去居海上。夏日則食菱芰,冬日則食橡栗。 莒敖公有難,柱厲叔辭其友而往死之。其友曰:“子自以為不知己,故去。今往 死之,是知與不知無辨也!敝鶇柺逶唬骸安蝗;自以為不知,故去。今死,是 果不知我也。吾將死之,以丑后世之人主不知其臣者也!狈仓?jiǎng)t死之,不知?jiǎng)t 弗死,此直道而行者也。柱厲叔可謂懟以忘其身者也。

【注釋

、莒敖公:春秋時(shí)宮國國君。莒,音 jǔ(舉),西周分封的諸侯國,春秋初遷于莒,在今山東莒縣。公元前 43 年為楚所滅。

2、自為不知己,去:《集釋》:“北宋本、汪本、秦刻盧解本、世德堂本‘去’作‘者’,陶鴻慶云:“‘自’下當(dāng)有‘以,字,‘者,當(dāng)作,去,,以草書相似而誤!

3、菱芰:菱,俗稱“菱角”。芰,音 j(技),即菱。則菱芰意復(fù)。許維?:“《呂氏春秋?恃君覽》‘菱芰,一作‘菱芡,。高誘注:‘菱,芰也。芡,雞頭也,一名雁頭,生水中!避,音 qiàn(欠),江蘇俗稱“狗雞頭”,種子稱“芡實(shí)”,供食用,中醫(yī)上可入藥。

4、懟:音 du(隊(duì)),怨恨。

【翻譯

柱厲叔服事莒敖公,自己認(rèn)為莒敖公不了解自己,便離開了他,住到了海邊。夏天吃菱角雞頭,冬天則吃橡子板栗。莒敖公有了災(zāi)難,柱厲叔辭別他的朋友,要用性命去援救莒敖公。他的朋友說:“你自己認(rèn)為莒敖公不了解你才離開他的,現(xiàn)在又要用性命去援救他,這樣,了解你與不了解你沒有分別了。”柱厲叔說:“不對。我自己認(rèn)為他不了解我,所以離開了他,F(xiàn)在為他而死,是用事實(shí)去證明他確實(shí)是不了解我。我去為他而死,是為了諷刺后代君主中那些不了解他臣下的人。”一般說來,能視為知己的便為他而死,不能視為知己的便不為他而死,這是直來直去的辦法。柱厲叔可以稱得上是因?yàn)樵购薅涀约荷眢w的人。

【原文

楊朱曰:“利出者實(shí)及,怨往者害來。發(fā)于此而應(yīng)于外者唯請,是故賢者慎所出。”

【注釋

、及:俞樾:“‘及’乃‘反’字之誤!觥c‘反’猶‘往’與‘來’,相對成文!薄夺屛摹贰畬(shí)及,作‘實(shí)反’,云:“‘反’一作‘及’,非也。”

2、請:通“情”。所出!

【翻譯

楊朱說:“把利益給出去,就會有實(shí)惠返回來;把怨恨給出去,就會有禍害返回來。從這里散發(fā)出去,在外面能得到響應(yīng)的,只有人情,所以賢明的人對于應(yīng)把什么散發(fā)出去十分謹(jǐn)慎!

【原文

楊子之鄰人亡羊,既率其黨,又請楊子之豎追之。楊子曰:“嘻!亡一羊何 追者之眾?”鄰人曰:“多歧路。”既反,問:“獲羊乎?”曰:“亡之矣。” 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睏钭悠 然變?nèi),不言者移時(shí),不笑者竟日。門人怪之,請?jiān)唬骸把蛸v畜,又非夫子之有, 而損言笑者何哉?”楊子不答。門人不獲所命。弟子孟孫陽出,以告心都子。心都子他日與孟孫陽偕入,而問曰:‘昔有昆弟三人,游齊魯之間,同師而學(xué),進(jìn) 仁義之道而歸。其父曰:‘仁義之道若何?’伯曰:‘仁義使我愛身而后名! 仲曰:‘仁義使我殺身以成名!逶唬骸柿x使我身名并全!巳g(shù)相反, 而同出于儒。孰是孰非邪?”楊子曰:“人有濱河而居者,習(xí)于水,勇于泅,操 舟鬻渡,利供百口。裹糧就學(xué)者成徒,而溺死者幾半。本學(xué)泅,不學(xué)溺,而利害 如此。若以為孰是孰非?”心都子嘿然而出。孟孫陽讓之曰:“何吾子問之迂, 夫子答之僻?吾惑愈甚!毙亩甲釉唬骸按蟮酪远嗥缤鲅,學(xué)者以多方喪生。學(xué) 非本不同,非本不一,而末異若是。唯歸同反一,為亡得喪。子長先生之門,習(xí) 先生之道,而不達(dá)先生之況也,哀哉!”

【注釋

、豎:童仆。

2、況:比擬,比方。

【翻譯

楊朱的鄰居走失一只羊,鄰居既率領(lǐng)他一家人去追,又請楊朱的仆人去追。楊子說:“唉!走失一只羊,為什么要那么多人去追呢?”鄰居說:“岔路太多!弊费虻娜嘶貋硪院,楊朱問:“找到羊了嗎?”回答說:“跑掉了。”楊朱問:“為什么跑掉了?”回答說:“岔路之中又有岔路,我們不知道往哪里去追,所以回來了!睏钭討n愁地變了臉色,好久不說話,整天也不笑。門人覺得奇怪,請問說:“羊是不值錢的牲畜,又不是先生所有,您卻不言不笑,為什么呢?”楊子不回答,門人沒有得到老師的答復(fù)。弟子孟孫陽出來告訴了心都子。心都子于幾天后與孟孫陽一道進(jìn)去,問道:“從前有兄弟三人,在齊國與魯國之間游歷,同向一位老師求學(xué),把仁義之道全部學(xué)到了才回去。他們的父親問:‘仁義之道怎么樣?’老大說:‘仁義使我愛惜身體而把名譽(yù)放在后面!隙f:‘仁義使我不惜犧牲性命去獲取名譽(yù)。’老三說:‘仁義使我的身體與名譽(yù)兩全其美!麄?nèi)齻(gè)人所說的仁義之道恰恰相反,但都是從儒學(xué)中來的,哪一個(gè)對,哪一個(gè)不對呢?”楊子說:“有個(gè)住在河邊的人,熟習(xí)水性,泅水勇敢,劃船擺渡,獲利可以供養(yǎng)百人。背著糧食前來學(xué)習(xí)的人一批又一批,而被水淹死的人幾乎達(dá)到了一半。本來是學(xué)習(xí)泅水而不是學(xué)習(xí)淹死的,但利與害卻成了這個(gè)樣子。你認(rèn)為哪一種對,哪一種不對呢?”心都子不聲不響地走了出來。孟孫陽責(zé)備他說:“為什么您間得那么迂腐,先生回答得那么隱僻?我迷惑得更厲害了!毙亩甲诱f:“大路因?yàn)椴淼蓝喽呤Я搜,學(xué)習(xí)的人因?yàn)榉椒ǘ喽鴨适Я诵悦。學(xué)習(xí)并不是根源不同,不是根源不一樣,而結(jié)果的差異卻像這樣大。只有回歸到相同,返回到一致,才沒有得與失。你在先生的弟子中是位長者,學(xué)習(xí)先生的學(xué)說,卻不懂得先生的譬喻,可悲!”

【原文

楊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緇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 吠之。楊而怒,將撲之。楊朱曰:“子無撲矣!子亦猶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 黑而來,豈能無怪哉?”

【注釋

、緇衣:用黑布做的衣服。與“素衣”相對,素衣指用白布做的衣服。

【翻譯

楊朱的弟弟叫楊布,穿著白布衣服外出,天下雨了,脫下了白布衣服,換上了黑布衣服回家。他的狗不知道,迎上去汪汪叫。楊布很惱火,準(zhǔn)備打它。楊朱說:“你不要打了。你也是一樣。如果讓你的狗白顏色出去,黑顏色回來,你難道不奇怪嗎?”

【原文

楊朱曰:“行善不以為名,而名從之;名不與利期,而利歸之;利不與爭期, 而爭及之:故君子必慎為善!

【翻譯

楊朱說:“做好事不是為了名聲,而名聲卻跟著來了;有名聲不是希望獲得利益,而利益也跟著來了;有利益并不希望同別人爭奪,而爭奪也跟著來了。所以君子對于做好事必須謹(jǐn)慎!

【原文

昔人言有知不死之道者,燕君使人受之,不捷,而言者死。燕君甚怒其使者, 將加誅焉。幸臣諫曰:“人所憂者莫急乎死,己所重者莫過乎生。彼自喪其生,安能令君不死也?”乃不誅。有齊子亦欲學(xué)其道,聞言者之死,乃撫膺而恨。富 子聞而笑之曰:“夫所欲學(xué)不死,其人已死而猶恨之,是不知所以為學(xué)。”胡子曰:“富子之言非也。幾人有術(shù)不能行者有矣,能行而無其術(shù)者亦有矣。衛(wèi)人有 善數(shù)者,臨死,以訣喻其子。其子志其言而不能行也。他人問之,以其父所言告 之。問者用其言而行其術(shù),與其父無差焉。若然,死者奚為不能言生術(shù)哉?”

【注釋

、言有:陶鴻慶:“‘言有’二字誤倒!

2、決:《集釋》:“‘決’,《道藏》白文本、林希逸本、世德堂本、吉府本并作‘訣’。”訣,口訣,方法。

【翻譯

過去有個(gè)說自己知道長生不死方法的人,燕國國君派人去迎接他,沒有接到,而那個(gè)人說自己知道長生不死方法的人卻死了。燕國國君很惱火,要把那個(gè)去迎接的人殺掉。一個(gè)被燕君寵幸的人勸道:“人們所憂慮的沒有比死亡更著急的了,自己所重視的沒有比生存更重要的了。他自己都喪失了生命,怎么能叫您長生不死呢?”于是不再殺那使者。有一個(gè)叫齊子的人也想學(xué)那人的長生不死方法,聽說那個(gè)說自己知道長生不死方法的人死了,于是捶著胸脯悔恨不已。一個(gè)叫富子的人聽說后,笑話他說:“想要學(xué)的是長生不死的方法,可是那人已經(jīng)死了,還要悔恨不已,真是不明白為什么要學(xué)!币粋(gè)叫胡子的人說:“富子的話不對。一般說來,懂得道術(shù)而自己不能實(shí)行的人是有的,能夠去實(shí)行而不知道那些道術(shù)的人也是有的。衛(wèi)國有個(gè)懂得術(shù)數(shù)的人,臨死的時(shí)候;把口訣告訴了他兒子。他兒子記錄下他的話,卻不能實(shí)行,別人問他,他便把他父親所說的話告訴了他。問話的人用他的話照著去做,和他父親簡直沒有差別。如果是這樣的話,自己會死亡的人為什么不能講長生的方法呢?”

【原文

邯鄲之民,以正月之旦獻(xiàn)鳩于簡子,簡子大悅,厚賞之?蛦柶涔。簡子曰: “正旦放生,示有恩也!笨驮唬骸懊裰胖,故競而捕之,死者眾矣。 君如欲生之,不若禁民勿捕。捕而放之,恩過不相補(bǔ)矣!焙喿釉唬骸叭!

【注釋

、邯鄲:古邑名,戰(zhàn)國時(shí)為趙國國都。鳩:鳩鴿科部分種類的通稱,我國有綠鳩、南鳩、鵑鳩和斑鳩。簡子:當(dāng)為趙簡子,春秋末年晉國的卿。

【翻譯

邯鄲的百姓在正月初一日向趙簡子敬獻(xiàn)斑鳩,簡子十分高興,重重地賞賜了他們?腿藛査裁淳壒,簡子說:“大年初一放生,表示我有恩德!笨腿苏f:“老百姓知道您要釋放它,因而互相爭著捕捉它,被殺死的斑鳩就更多了。您如果想要它們生存,不如禁止老百姓去捕捉。捕捉了又釋放,恩惠和過錯(cuò)并不能互相彌補(bǔ)!焙喿诱f:“是這樣的!

【原文

齊田氏祖于庭,食客千人。中坐有獻(xiàn)魚雁者,田氏視之,乃嘆曰:“天之于 民厚矣!殖五谷,生魚鳥,以為之用。眾客和之如響。鮑氏之子年十二,預(yù)于次, 進(jìn)曰:“不如君言。天地萬物與我并生,類也。類無貴賤,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 迭相食;非相為而生之。人取可食者而食之,豈天本為人生之?且蚊蚋?替膚, 虎狼食肉,非天本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哉?”

【注釋

、祖:為人送行。

2、雁:畢沅:“《說文》云:‘雁,鵝也!伺c鴻雁異。”

3、預(yù)于次:預(yù),參預(yù)。次,中間。

4、蚊蚋?膚:蚋,音 ru(銳),與蚊類似的昆蟲,叮吸牲畜和人血,叮咬后有奇癢。?,音 zǎn,叮咬。

5、非:盧文?:“‘非’疑當(dāng)作‘豈’!

【翻譯

齊國的田氏在廳堂中為人餞行,來吃飯的客人有千把人。座位中有人獻(xiàn)上魚和鵝,田氏看著這些菜,便嘆道:“天對于人類太豐厚了,生殖五谷,又生出魚類和鳥類供人食用!笨腿藗兿窕芈曇粯痈胶退U氏的兒子只有十二歲,也在座位中,走上前說:“事實(shí)并不像你所說的那樣。天地萬物與人共同生存,都是同類的生物。同類中沒有貴賤之分,僅僅以身體的大小、智慧和力量互相宰制,依次互相吞食,并不是誰為誰而生存。人類獲取可以吃的東西去吃它,難道是上天本來為人而生的?而且蚊子蚋蟲叮咬人的皮膚,老虎豺狼吃食人的骨肉,難道是上天本來為蚊子蚋蟲而生人、為老虎豺狼而生肉的嗎?”

【原文

齊有貧者,常乞于城市。城市患其亟也,眾莫之與。遂適田氏之廄,從馬醫(yī)作役,而假食。郭中人戲之曰:“從馬 醫(yī)而食,不以辱乎?”乞兒曰:“天下之辱莫過于乞。乞猶不辱,豈辱馬醫(yī)哉?”

【注釋

、亟:屢次。

2、假:憑借。

3、廓:外城。

4、以:通“已”,大,甚。

【翻譯

齊國有個(gè)窮人,經(jīng)常在城中討飯。城中的人討厭他經(jīng)常來討,沒有人再給他了。于是他到了田氏的馬廄,跟著馬醫(yī)干活而得到一些食物。城外的人戲弄他說:“跟著馬醫(yī)吃飯,不覺得恥辱嗎?”要飯的人說:“天下的恥辱沒有比討飯更大的了。我討飯還不覺得恥辱,難道跟著馬醫(yī)吃飯會覺得恥辱嗎?”

【原文

宋人有游于道,得人遺契者,歸而藏之,密數(shù)其齒。告鄰人曰:“吾富可待矣!

【注釋

、契:券契,契據(jù)。古代的券契用竹木或金屬制成,分為兩半,中間以齒相合,兩方各執(zhí)其一以為憑證,如今之合同。

2、齒:契的兩半相合部分均刻有齒,以相合為真,不臺為偽。

【翻譯

宋國有個(gè)人在路上行走時(shí)撿到了一個(gè)別人遺失的契據(jù),拿回家收藏了起來,秘密地?cái)?shù)了數(shù)那契據(jù)上的齒。告訴鄰居說:“我發(fā)財(cái)?shù)娜兆泳鸵獊淼搅!?/p>

【原文

人有枯梧樹者,其鄰父言枯梧之樹不祥。其鄰人遽而伐之。鄰人父因請以為 薪。其人乃不悅,曰:“鄰人之父徒欲為薪,而教吾伐之也。與我鄰若此,其險(xiǎn) 豈可哉?”

【注釋

、遽:惶恐。鄰:俞樾:“‘鄰’字衍文也。上云‘人有枯梧樹者’,此云‘其人,,即此人也!

2、鄰人父:王叔岷:“《六帖》十六引無‘人,字,今本‘人’字疑涉上下文而衍!秴问洗呵?去宥篇》亦無‘人’字!

【翻譯

一個(gè)人家有棵枯死了的梧桐樹,他鄰居家的老人說枯死了的梧桐樹不吉祥,那個(gè)人惶恐地把梧桐樹砍倒了。鄰居家的老人于是請求要這棵樹當(dāng)柴燒。那個(gè)人很不高興,說:“鄰居家的老人原來僅僅是想要我這棵樹當(dāng)柴燒才教我砍倒樹的。他和我是鄰居,卻這樣陰險(xiǎn),難道可以嗎?”

【原文

人有亡?者,意者鄰之子,視其行步,竊?也;顏色,竊?也;言語,竊? 也;作動態(tài)度,無為而不竊?也。俄而?其谷而得其?,他日復(fù)見其鄰人之子, 動作態(tài)度,無似竊?者。

【注釋

、?:音 fū(夫),又讀 fǔ(府),通“斧”。

2、動作:《集釋》:“‘動作’各本皆作‘作動’!蓖踔孛瘢骸啊鲃印,《御覽》七百六十三引作‘動作’是也。下文云‘他日復(fù)見其鄰人之子,動作態(tài)度無似竊?者’!睏畈骸啊秴斡[?去尤篇》亦作‘動作態(tài)度’,王說是也。今依盧重玄本、《道藏?四解》本訂正!妒挛念惥?別集》十八、《合壁事類?續(xù)集》三三引亦作‘動作’!

3、?:音 jué(掘),掘。

【翻譯

有個(gè)人丟失了一把斧子,懷疑是他鄰居家的孩子偷了,看那個(gè)孩子的走路,像偷斧子的;臉色,像偷斧子的;說話,像偷斧子的;動作態(tài)度無論干什么沒有不像偷斧子的。不久他在山谷里掘地,找到了那把斧子。過了幾天又見到他鄰居家的孩子,動作態(tài)度便沒有一點(diǎn)像偷斧子的人了。

【原文

白公勝慮亂,罷朝而立,倒仗策,?上貫頤,血流至地而弗知也。鄭人聞 之曰:“頤之忘,將何不忘哉?”意之所屬著,其行足躓株?,頭抵植木,而 不自知也。

【注釋

、?上貫頤:?,音 zhu(綴),古代馬棰端的針。貫,穿透。頤: 下巴。

2、屬著:屬,音 zhǔ(主),傾注。著,音 zhù(著),通“著”,明顯。

3、足躓株?:躓,音 zh(至),被絆倒,指碰到障礙。株,露出地面的樹根。?,即坎,坑。

【翻譯

白公勝恩謀作亂,散朝回家后站在那里,倒拄著馬棰,棰針向上穿透了下巴,血流到地上也不知道。鄭國人聽到這事后說:“連下巴都忘了,還會有什么不忘掉呢?”意念明顯地傾注于某一點(diǎn)時(shí),他走路碰到了樹樁或地坑,腦袋撞到了樹干,自己也覺察不到。

【原文

昔齊人有欲金者,清旦請冠而之市,適鬻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吏捕得 之,問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對曰:“取金之時(shí),不見人,徒見金!

【注釋

、欲金者:指想得到金子的人。王重民:“《意林》引‘欲’下有‘得’字,《呂氏春秋?去宥篇》同!

2、攫:奪取。

3、何:王重民:“《類聚》八十三、《御覽》八百一十引‘何’下并有‘故’字,《呂氏春秋》同!蓖跏遽海骸啊读钒恕ⅰ妒骂愘x》九、《記纂淵!芬、五五、《事文類聚?續(xù)集》二五、《天中記》五十引亦皆有‘故’字,《淮南子?汜論篇》‘何故’作‘何也’!

【翻譯

過去齊國有個(gè)想得到金子的人,清早穿上衣服戴好帽子到了集市上,走到了賣金子的地方,趁機(jī)拿了金子就走。官吏抓到了他,問道:“人都在那兒,你為什么要拿別人的金子呢?”回答說:“‘我拿金子的時(shí)候,看不見人,只看見了金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shiju/1090099.html

相關(guān)閱讀:荷笠?guī)﹃,青山?dú)歸遠(yuǎn)
拉伊莎_詩歌鑒賞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杜甫《暇日小園散病,將種秋菜,督勒耕牛,兼書觸》原文及翻譯
季節(jié)_詩歌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