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 《醉花陰》
作者:【李清照】 年代:【宋】 體裁:【詞】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注釋】
①此詞調(diào)首見于北宋毛滂詞,詞中有“人在翠陰中”、“勸君對客杯須覆”等句。因據(jù)其意,取作調(diào)名。雙調(diào),五十二字,仄韻。
②永晝:悠長的白天。
③瑞腦:即龍腦,香料名。金獸:獸形的銅香爐。
④玉枕:瓷枕的美稱。紗廚:紗帳,一稱碧紗帳。
⑤東籬:陶淵明《飲酒》詩:“采菊東籬下,悠悠見南山”。后即以東籬指代賞菊之處。
⑥暗香:幽香。這里指菊花的香氣。
⑦簾卷西風:“西風卷簾”的倒文。 ⑧黃花:指菊花!咀g文】
稀薄的霧氣濃密的云層掠起煩愁直到白晝,龍腦的香料早已在爐金獸中燒完了。美好的節(jié)日又到重陽,潔白的瓷枕,輕紗籠罩的床廚,昨日半夜的涼氣剛剛浸透。
在東籬飲酒直飲到黃昏以后,淡淡的黃菊清香飄滿雙袖。別說不會消損神魂,珠簾卷起是由于被受西風,閨中少婦比黃花更加消瘦。賞析:
這首詞是作者婚后所作,抒發(fā)的是重陽佳節(jié)思念丈夫的心情。傳說清照將此詞寄給趙明誠后,惹得明誠比試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詞數(shù)闋,然終未勝過清照的這首《醉花陰》。全片由一個“愁”字統(tǒng)領(lǐng)。詞的上片主要寫獨處的愁苦。“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地面薄霧彌漫,天空濃云籠罩,室內(nèi)香爐里輕煙飄散,這長長的白晝真讓人難熬啊!常言道:歡娛嫌日短,苦愁怨更長。此二句移情于景、移情于物,渲染出濃烈的愁苦氣氛:天愁、地愁、物愁、人更愁。更何況“佳節(jié)又重陽”,一個“又”字,說明詞人不止一次一個人獨處重陽了。詞人化用王維“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一句,借愁句更添愁思,怎不叫人分外傷心!獨自一人入睡,卻久久不能成眠,身涼心更涼。下片寫思夫的深切。“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原應與丈夫把酒賞菊,共享花香,無奈“借酒消愁愁更愁”,勾起對丈夫更為強烈的思念:“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愁”字被進一步深化。凄涼的西風吹處,卷簾飛起,簾內(nèi)的思婦久久凝望著黃花沉思默想……黃花、佳人,原應互相比美,然心在丈夫身上的佳人,卻因思夫之愁更比黃花瘦。怎一個“愁”字了得!詞人善于用典,善于用喻,善于寄情于景于物。“佳節(jié)又重陽”化用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詩句“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使愁緒更長;”東籬把酒黃昏后”化用陶淵明”采菊東籬下”的詩句;”有暗香盈袖”一句借用古詩”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的詩意,極寫離別之恨.從天氣到瑞腦金獸、玉枕紗廚、簾外菊花,詞人用她愁苦的心情來看這一切,無不涂上一層愁苦的感情色彩。在末了三句里,“人比黃花瘦”一句是警句。“瘦”字并且是詞眼。詞眼猶人之眼目,它是全詞精神集中表現(xiàn)的地方。以花木之“瘦”,比人之瘦,詩詞中不乏類似的句子,這是因為正是“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三句,才共同創(chuàng)造出一個凄清寂寥的深秋懷人的境界。“莫道不消魂”,直承“東籬把酒”以“人擬黃花”的比喻,與全詞的整體形象相結(jié)合。“簾卷西風”一句,更直接為“人比黃花瘦”句作環(huán)境氣氛的渲染,使人想象出一幅畫面:重陽佳節(jié)佳人獨對西風中的瘦菊。有了時令與環(huán)境氣氛的烘托,“人比黃花瘦”才有了更深厚的寄托,此句也才能為千古傳誦的佳句。這首詞末了一個“瘦”字,歸結(jié)全首詞的情意,上面種種景物描寫,都是為了表達這點精神,因而它確實稱得上是“詞眼”。在這里,詞人巧妙地將思婦與菊花相比,展現(xiàn)出兩個迭印的鏡頭:一邊是蕭瑟的秋風搖撼著羸弱的瘦菊,一邊是思婦布滿愁云的憔悴面容,情景交融,創(chuàng)設(shè)出了一種凄苦絕倫的境界。 以煉字來說,李清照另有《如夢令》“綠肥紅瘦”之句,為人所傳誦。這里她說的“人比黃花瘦”一句,也是前人未曾說過的,有它突出的創(chuàng)造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1100757.html
相關(guān)閱讀:兄之所貴者,友也;弟之所貴者,恭也
韋應物 ? 滁州西澗 古詩詩意,賞析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的意思及詩意賞析
有關(guān)中秋節(jié)的古詩
“聲來枕上千年鶴,影落杯中五老峰!钡囊馑技叭姺g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