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泥溪》原文
弭棹凌奔壑,低鞭躡峻岐。
江濤出岸險,峰磴入云危。
溜急船文亂,巖斜騎影移。
水煙籠翠渚,山照落丹崖。
風生蘋浦葉,露泣竹潭枝。
泛水雖云美,勞歌誰復知。
王勃《泥溪》翻譯
待更新
王勃《泥溪》賞析
《泥溪》是唐代詩人王勃的詩詞作品。王勃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對勞動人民的疾苦常有涉及。他這首五言排律《泥溪》就寫了勞動人民的苦難,對勞動人民的遭遇寄予了深切的同情。詩寫作者牽馬登上高山的岔道,面對江濤、峰磴、水紋、州渚、露珠等,發(fā)出了這樣的感慨:“泛水雖云美,勞歌誰復知!弊诮巷h蕩、騎馬在山中游玩雖是美事,但船工、馬夫所唱的又累又餓的悲歌沒有誰能夠理解。詩人自愧的心情,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及為勞動人民的苦難鳴不平的思想都從這兩句詩中毫無保留地表現(xiàn)了出來。這里對勞動人民苦難的描寫雖是停留在表面上,但在初唐初步繁榮的社會中,作者看到了在表面繁榮的背后,隱藏著的這一極不合理的現(xiàn)實,并用詩的形式把它如實地反映出來,恰恰證明了王勃的高人之處。這正是詩人眼蜻向下,筆觸伸向下層人民的典型范例。
王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并稱為“初唐四杰”,王勃為四杰之首。王勃自幼聰敏好學,據(jù)《舊唐書》記載,他六歲即能寫文章,文筆流暢,被贊為“神童”。九歲時,讀顏師古注《漢書》,作《指瑕》十卷以糾正其錯。十六歲時,應幽素科試及第,授職朝散郎。因做《斗雞檄》被趕出沛王府。之后,王勃歷時三年游覽巴蜀山川景物,創(chuàng)作了大量詩文。返回長安后,求補得虢州參軍。在參軍任上,因私殺官奴二次被貶。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親返回時,不幸渡海溺水,驚悸而死。王勃在詩歌體裁上擅長五律和五絕,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主要文學成就是駢文,無論是數(shù)量還是質(zhì)量上,都是上乘之作,代表作品有《滕王閣序》等。
王勃的詩詞全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1107635.html
相關(guān)閱讀:北史?來護兒傳原文及翻譯
王昌齡《從軍行?大漠風塵日色昏》原文及翻譯 賞析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戰(zhàn)國策?韓一?鄭?之走張儀于秦
王昌齡《送薛大赴安陸》原文及翻譯 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