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舊唐書?李抱玉傳原文翻譯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詩歌鑒賞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舊唐書?李抱玉傳原文

李抱玉,武德功臣安興貴之裔。代居河西,善養(yǎng)名馬,為時所稱。群從兄弟,或徙居京華,習文儒,與士人通婚者,稍染士風。抱玉少長西州,好騎射,常從軍幕,沉毅有謀,小心忠謹。

乾元初,太尉李光弼引為偏裨,屢建勛績,由是知名。二年,自特進、右羽林軍大將軍、知軍事,遷鴻臚卿員外置同正員,持節(jié)鄭州諸軍事兼鄭州刺史、攝御史中丞、鄭陳潁亳四州節(jié)度。時史思明陷洛陽,光弼守河陽,賊兵鋒方盛,光弼謂抱玉曰:"將軍能為我守南城二日乎?"抱玉曰:"過期若何?"光弼曰:"過期而救不至,任棄城也。"賊帥周摯領安太清、徐黃玉等先次南城,將陷之,抱玉乃紿之曰:"吾糧盡,明日當降。"賊眾大喜,斂軍以俟之。抱玉因得繕完設備,明日,堅壁請戰(zhàn)。賊怒欺紿,急攻之。抱玉出奇兵,表里夾攻,殺傷甚眾,摯軍退。光弼自將于中?城,摯舍南城攻中?,不勝,乃整軍將攻北城。光弼以兵出戰(zhàn),大敗之。固河陽,復懷州,皆功居第一,遷澤州刺史、兼御史中丞。代宗即位,擢為澤潞節(jié)度使、潞州大都督府長史、兼御史大夫,加領陳、鄭二州,遷兵部尚書。抱玉上言:"臣貫屬涼州,本姓安氏,以祿山構禍,恥與同姓,去至德二年五月,蒙恩賜姓李氏,今請割貫屬京兆府長安縣。"許之,因是舉宗并賜國姓。

廣德元年冬,吐蕃寇京師,乘輿幸陜,諸軍潰卒及村閭亡命相聚為盜,京城南面子午等五谷群盜頗害居人,朝廷遣薛景仙領兵為五谷使招討,連月不捷,乃詔抱玉兼鳳翔節(jié)度使討之。抱玉探知賊帥行止之處,先分屯諸谷,乃設奇潛使輕銳數(shù)百南自洋州入攻之。賊帥高玉方與諸偷會,遽為銳卒數(shù)十人掩擒之,因大搜獲偷黨,悉斬之,余黨不討自潰,旬日內(nèi)五谷平。以功遷司空,余并如故。

時吐蕃每歲犯境,上以岐陽國之西門,寄在抱玉,恩寵無比,遷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又兼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河西隴右山南西道副元帥、判梁州事,連統(tǒng)三道節(jié)制,兼領鳳翔、潞、梁三大府,秩處三公。抱玉以任位崇重,抗疏懇讓司空及山南西道節(jié)度、判梁州事,乞退授兵部尚書。上嘉其謙讓,許之。抱云凡鎮(zhèn)鳳翔十余年,雖無破虜之功,而禁暴安人,頗為當時所稱。大歷十二年卒,上甚悼之,輟朝三日,贈太保。

舊唐書?李抱玉傳翻譯

李抱玉是武德年間的功臣安興貴的后代。世代住在河西,因善于喂養(yǎng)好馬,受當時人稱贊。他的侄兒們,有的遷居京城,成了儒生,和儒士結成了親家,逐漸受到了儒士的影響。李抱玉從小在西州長大,喜歡騎馬射箭,經(jīng)常在軍營任隨從,沉著、堅毅、有計謀、忠誠并細心謹慎。

乾元初年,太尉李光弼命他任偏將,多次立有功績,因此出了名。乾元二年(759),從特進官、右羽林大將軍、知軍事,升任鴻臚卿員外置同正員;持節(jié)鄭州諸軍事兼鄭州刺史,代理御史中丞,鄭、陳、潁、亳四州節(jié)度。當時史思明攻陷了洛陽,李光弼據(jù)守河陽,叛軍兵力正強,李光弼對李抱玉說:“您能替我守兩天南城嗎?”李抱玉說:“過了兩天怎么辦?”李光弼說:“過了兩天沒有救兵來,可以放棄城池!迸衍娫獛浿軗绰拾蔡、徐黃玉等先抵達南城,要攻城,李抱玉就騙他們說:“我軍糧食吃完了,明天就投降!迸衍姾芨吲d,收兵等他們投降。李抱玉因此能修好守衛(wèi)設施,第二天,他堅守城墻求戰(zhàn)。叛軍因被騙發(fā)怒而猛烈攻城。李抱玉乘敵兵沒防備進攻,內(nèi)外夾攻,殺死了很多敵軍,周摯軍退卻了。李光弼親自率軍守中?城,周摯放棄南城進攻中?城,沒獲勝,就整頓軍隊要攻北城。李光弼率軍出城進攻,大敗叛軍。固守河陽,收復懷州,他的功勞都最大,因此升任澤州刺史、兼任御史中丞。唐代宗登基,提升他為澤潞節(jié)度使、潞州大都督府長史、兼任御史大夫,兼管陳、鄭兩州,升任兵部尚書。李抱玉上書說:“我的籍貫是涼州,本來姓安,因為安祿山反叛,我不愿與他同姓,至德二年(757)五月,承蒙皇帝賜我姓李,現(xiàn)請求改籍貫為京兆府長安縣!被实弁饬耍瑥拇巳宥夹绽盍。

廣德元年(763)冬天,吐蕃進犯京城,皇帝逃到陜州,各軍散兵和各地亡命之徒聚集成為草寇,京城南邊子午等五條山谷的草寇對人民危害較大,皇帝派薛景仙率軍任五谷使征討,幾個月都沒有獲勝,于是下詔命李抱玉為鳳翔節(jié)度使討伐草寇。李抱玉探聽到匪首住處,先派兵分別駐守各條山谷,又出奇兵暗暗派幾百名精兵從洋州進攻草寇。匪首高玉正和眾匪首聚會,突然被幾十名精兵抓獲,于是又大舉搜捕匪首,把他們都殺了,其余匪徒不攻自散,十天以內(nèi)五谷都平定了。因此升任司空,其他職務和過去一樣。

當時吐蕃每年進犯邊境,皇帝認為岐陽是國家西邊的大門,靠李抱玉鎮(zhèn)守,對他無比寵信,提升他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又兼任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河西、隴右、山南西道副元帥、判梁州事,同時兼任三道節(jié)度,又掌管鳳翔、潞、梁三大府,官任三公。李抱玉認為職務太高,堅持上奏懇切辭讓司空官職和山南西道節(jié)度、判梁州事,又請求辭去兵部尚書;实圪澷p他的謙遜禮讓,同意了。李抱玉鎮(zhèn)守鳳翔十多年,雖然沒有打破敵軍的戰(zhàn)功,但禁絕強暴安撫百姓,很受當時人贊揚。大歷十二年(777),他去世了,皇帝非常悲痛,為此停止上朝三天,贈官為太保。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1108646.html

相關閱讀:戰(zhàn)國策?楚三?楚三?張儀之楚貧
魏征《五郊樂章?青帝角音》原文及翻譯 賞析
生與死_詩歌鑒賞
鳥兒回旋曲_詩歌鑒賞
隋書?蕭氏傳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