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眼望著長滿鮮花的小洲,手舉著斟滿美酒的瓦甌,在無邊的波浪中我擁有了自由。
[出自] 五代 李煜 《漁父》
一棹春風(fēng)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
注釋:
棹(zhào):搖船的工具。短的叫楫,長的叫棹。
繭縷(lǚ):絲線,這里指漁弦。繭,繭絲。
渚(zhǔ):水中間的小塊陸地。
甌(ōu):裝酒的器具,即盅,一種平底深碗。
頃:土地面積單位。一百畝為一頃。
譯文:
在春風(fēng)中我蕩著一葉小舟,相伴我的呢只有一根蠶絲和一個魚鉤,眼望著長滿鮮花的小洲,手舉著斟滿美酒的瓦甌,在無邊的波浪中我擁有了自由。
賞析:
這一首寫漁父的自由。詞中連用四個“一”字而不避重復(fù),是詞人有意為之,為的是強調(diào)漁父一人的獨立自由。我們可以想象漁父駕著一葉扁舟,劃著一支長槳,迎著春風(fēng),出沒在萬頃波濤 之中,何等瀟灑自在。他時而舉起一根絲線,放下一只輕鉤;時而舉起酒壺,看著沙洲上的春花,心滿意足地品著美酒。宋代歐陽修晚年自號六一居士,他家藏書一萬卷,集錄金石遺文一千卷,有琴一張,有棋一局,置酒一壺,加上他一個老翁,所以自號六一。李煜詞中這們漁父,也可以稱六一漁父:一葉舟,一支槳,一綸絲,一只鉤,一壺酒,一個漁翁。李煜這兩首詞,寫來情調(diào)悠揚輕松,應(yīng)該是亡國前所作。據(jù)宋劉首醇《五代名畫補遺》記載,李煜這兩首詞是題畫詞,原畫名《春江釣叟圖》。這兩首詞,也有畫境?上г嬕咽鳌R窃嬕擦鱾飨聛,我們就可以體會詞畫相得益彰的妙處了。
春風(fēng)泛舟、繭縷輕釣,仍是寫畫意,但作者寓意轉(zhuǎn)淡,轉(zhuǎn)以畫境的空闊遼遠和優(yōu)悠自在為主,是一種襯托、渲染的用法,與第一首“有意”“無言”稍不同。“花滿渚”“酒盈甌”實寫美景,虛寫心情,“自由”二字一出,作者意趣暢然而出。這首詞短而不麗,工而不奢,四個“一”字連用,不但不顯重復(fù),反而有一氣呵成、悠然不斷之感。取“一”與“萬頃”相映照,細巨對應(yīng),工整而精妙。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1145885.html
相關(guān)閱讀:三國志?后妃傳全文及翻譯
是誰在我閨房門口?_詩歌鑒賞
李白《見京兆韋參軍量移東陽二首》原文翻譯及賞析
杜甫《同諸公登慈恩寺塔》原文 賞析 翻譯
憶_詩歌鑒賞